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对盆景源于自然的看法 不必的争议

日期:2013-04-24 10:34:36     浏览:3    
核心提示:自然一词在盆景语言中使用率极高,但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候表达的意思却相差甚远。如果对自然一词理解不够,有时会错误的表达意思,

对“盆景源于自然”的看法 不必的争议


自然一词在盆景语言中使用率极高,但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候表达的意思却相差甚远。如果对自然一词理解不够,有时会错误的表达意思,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论。
      本人愿与大家一同探讨自然一词的含义。现将自己所理解自然一词的含义介绍如下:


      东西两种哲学体系,赋予自然一词两种含义。
      一、西方的认识论对自然的含义是:除了人(及人为因素)以外的客观存在,可理解为自然界。对中国人而言这种观点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目前官方语言中广泛使用,也被一般民众所接受。这种思维方式将人与自然分开,自然是人认识、掌握、利用的对象,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驾驭与被驾驭的关系。就盆景而言,自然的树石(或山水)就是盆景作者认识、掌握、利用的对象。盆景作者认识掌握了自然树石的某种本质后,通过人为的集中,强化这种本质,使制作出来的盆景比自然的树石更具有这种本质的外在特征,那么盆景比自然的树石就会更美。持这种观点看盆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肯定是没有错的。


      须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自然一般是集合概念,是指整体的自然界,我们不能用自然界中个体的特征来取代这个集合概念。如我们不能做出这样的推理:因为黄山的迎客松比盆景美,黄山的迎客松是自然的树,所以自然的树比盆景美。这个推理错就错在以偏概全,偷换了概念。

     二、东方的体验论对自然的含义是:包含人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本源,可理解为自然性,属于形而上的东西。这种观点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人特别是艺术界广泛使用。这种思维方式将人和人以外的存在统视为自然派生之物,人是自然的一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母与子的关系,人只有在自然中才能得到归宿。如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历代艺术家都遵循着两个自然,首先是“艺术肇(开始)于自然”,这是从本根层面看艺术的来源;其次是“艺术当造乎自然(以自然为创造的标准)”,这是从境界层面看艺术的最高理想。持这种观点看盆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肯定是错的,只会说盆景“源于自然,美在自然”。

须要注意的是,自然的这个含义没有普及,一般只用于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对象,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的。

      在使用过程中,自然的这两层含义往往是重叠的,只是侧重不同。如“盆景源于自然”,这里的自然有自然性的含义也有自然界的含义,具体的确认依赖于具体的语言环境。
      不对处敬请指正! 好,讲得透彻。不过,我觉得‘人’既有‘物性’的一面,也有‘理性’的一面。从‘物性’的一面来说,人是动物中的高级动物,似乎也可以归属西方认识论的自然。
原来谈到人都只注重“理性”的一面,否认“物性”的一面,这是一个大错误。
目前的前沿科学认为:人的本质仍是“物性”,“理性”只是“物性”派生的为“物性”服务的“物性”延伸之物。
从此观点看,人有极大一部分应归属西方认识论的自然。

唉!现在都什么时候哪?还有人咬文嚼字呢。村长叫我来看看我们村的风吹树盆景好不好卖,快过年哪等钱用啊,村长说:要想富,风吹树。
我们村长还说:看帖不回帖,肯定没补贴。烦人,贴。我的新华字典呢?
自然:1.天然,非人为的。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不造作,非勉强的。后汉书:“耽道乐术,清亮自然。”
      3.犹当然。史记:“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
第一点木兄说的不对。

 

 
更多>盆景故事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025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5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