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怎么迎春花附石盆景的对话

日期:2013-03-11 20:51:42     作者:丁一    浏览:52    
核心提示:本刊编辑将本期作为封面作品的日本迎春花附石盆景照片送给丁一先生欣赏;并请他谈谈对这件作品的看法。你对这件日本迎春花附石作品有何观感?起初还以为是一盆矮壮的大树,细看才知道是一件附石作品。仔细琢磨,感到作者用石非常巧妙,这盆迎春花附石盆景最能打动你,

作者 
    本刊编辑将本期作为封面作品的日本迎春花附石盆景照片送给丁一先生欣赏;并请他谈谈对这件作品的看法。

以下是一段对话录。

附石盆景

   




    丁:比较喜欢。起初还以为是一盆矮壮的大树,细看才知道是一件附石作品。仔细琢磨,感到作者用石非常巧妙:当其与迎春花融合为树时,山石化成了苍劲的树干;当其在盆中化成大自然中的地貌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丛迎春花在山岩上怒放。

横卧在盆中的山石,左右两部分构成了盆中的近景和中景,盆右边的空余部分成了远景,使人感到作品取景十分深远。

    编:你能简要地说说它的艺术特色吗?

    丁:我在欣赏这件作品时,深深地感到作者在选材和制作上的严谨。为烘托迎春花娇嫩的金黄花,作者选用了冷峻的硬质石料,两者不仅在色彩上形成强烈的对比,而且在质地上也造成极大的反差,使花与石各自的美感都得以充分展示。山石恰当地表现了迎春花的生长环境,因此相互的存在又显得十分和谐,令人回味无穷。

    当作者选用盆与几座时,注意到深棕、深紫色与迎春花的金黄色产生的对比。椭圆形的盆因为浅,使人在视觉上提高了盆中景物的高度。盆中苔藓的嫩黄色,在色彩上与迎春花呼应,又表现了春季的寒冷,让人有花儿迎春的联想。总之,作者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使主题非常突出。
 



   
    编:的确是这样,这件作品干净利落,是一件观花附石盆景中的佳作。你能依据这幅照片判断这件作品的大小规格吗?

    丁:我想,只能依据花朵的直径来判断了。从盆面到迎春的顶梢,大约是一朵花的十七倍,一般迎春花的直径三公分左右,那么这件作品大约是五十几公分高。
     
    编:不对,据我所知,日本有一种小叶迎春,叶极小,大约在0.3公分至1公分之间,花的直径约2公分左右,不知这件作品是否是这个品种,如果是的话,那么尺寸就更小了,但是境界却不小,真如一首春的颂歌,一曲田园的交响。
 




    丁:日本的附石盆景,一般用一块石料,选择好凹陷的部分,加以钻凿,然后用胶或者水泥将金属丝固定于凹底,以便固定植物的根系。植物附着在山石上,土壤有限,但在管理上很到位,所以长势都特别好,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如果用我们的盆景鉴赏标准来看待海外盆景,有其共性的地方,在作品中我们不能领略到高超的艺术手段和令人敬佩的技艺;但也有不能达到共识之处和在审美鉴赏上不一致的地方。例如这件迎春花附石盆景中的迎春造型,因其制作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以没有向背关系,在我们看来,就非常不习惯。又如整个景物的重心太偏左,又缺乏起到均衡作用的“称砣”,使作品显得重心不稳。当然,我们不必按照对自己的要求来要求别人。
 



   
    编:最后我问你,这盆迎春花附石盆景最能打动你,引起你的感想的是什么?

    丁:盆景既然是一门艺术,就必然涉及精神层面上的内容,在前面我们讨论了作品上的艺术处理和精神内涵等等方面,现在就不重复了。另外,透过作品可以感受到作者制作和展示作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认真的精神,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总结的。一景二盆三几座,一说谁都知道,然而在展览上或发表作品时,我们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作品不配几座,这种草率实质上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在艺术上,条条大路通罗马,中国盆景要坚持自己的文化底蕴,强调诗情画意,造景抒情,追求神韵和意境,对海外盆景采取拿来主义,洋为中用,吸收、包容各种新的形式和因素。既不遗忘本土的文化优良传统,又不忽视现代盆景的要求,认真地去寻找海外盆景连结转化的内在机制,而不是去简单的模仿,把握住中国盆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望我们的盆景艺术能得到新的、质的突破。

 
>更多关于附石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895 second(s), 118 queries, Memory 1.0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