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雀梅王》盆景怎么制作的方法

日期:2012-02-06 12:56:37     浏览:63    
核心提示:盆景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特殊艺术品,它不同于其它文物、古董,只要陈设于特定的环境中,就可一劳永逸,盆景的价值首先依存于生命力和可变的艺术造型。生命要通过科学的养护管理来延续,而艺术性必须经作者主观意识造型来展现。

 提起苏州虎丘万景山庄镇园之宝《雀梅王》盆景,因其四百多年的树龄和美妙绝伦的艺术造型,而曾震惊中外盆景界,并被誉为雀梅王。但有谁想到《雀梅王》日后也曾因名所累,又因近年对其展开救护,而再次成为盆景界的关注热点。
 

盆景 雀梅


盆景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特殊艺术品,它不同于其它文物、古董,只要陈设于特定的环境中,就可一劳永逸,盆景的价值首先依存于生命力和可变的艺术造型。生命要通过科学的养护管理来延续,而艺术性必须经作者主观意识造型来展现。想当年《雀梅王》是何等的风光无限,可到后来盛名留下的既是宝贵财富,也是沉重的管理压力。由于各种因素,《雀梅王》因长期得不到翻盘换土,已严重缺乏营养,先谢顶后骨折,再有得不到适时的制作整容,早已脱枝落形,宛如一位不堪重负的迟暮老者。

值得庆幸的是《雀梅王》的境况已引起了多方关注,尤其是园林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随之启动了拯救《雀梅王》的行动。但涉及到《雀梅王》的制作时,问题不免就变得复杂起来。因《雀梅王》是苏派盆景一代宗师朱子安先生的代表作,其历史地位和价值不言而喻,再有其产权属于国有园林部门。因此,制作风险和行政监管都非一般制作那么单纯。究竟《雀梅王》要不要制作、又如何制作、又由谁来担当此任等一系列后续问题,已成为苏州盆景界中的议论焦点。

有人担心制作后的《雀梅王》是否还能保持大师的原创艺术风格,也有认为制作应在原有不变的基础上小修小补。 对于上述观点,就我个人的看法是,既然盆景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特殊艺术品,它就必须遵循生命传承和艺术不断升华的基本规律,而尊重大师的最好行动,恰恰就是要使其作品永葆艺术青春。这就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的传承谱系一样,原创的历史地位永远不可取代。至于如何制作应视目前《雀梅王》的实际生存形态来定,但要恰到好处地寻找到原创风格与制作创意的平衡点。

再当话题切入有谁来操刀制作时,一时争议不断,持专家组合作完成的理由是能集思广益,发挥各自所长。而相反的看法是往往设想虽好,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免互相扯皮谁也不负责的局面。总之,不管是意见也好,还是争议也罢,这都是关心《雀梅王》的一种积极态度。

《雀梅王》盆景怎么制作的方法

 可当决策层真正将《雀梅王》的制作重任落在我的肩上时,这既是信任也更是压力。面对这些我反倒异常的冷静和理智,回想几十年来的盆景从艺路,曾经舍弃了不少,又淌过那么多艰辛坎坷,之所以能坚持到今天,不都是凭着对盆景的一腔痴情热爱吗?我能走上盆景艺术之路,同样离不开朱子安大师生前艺德人品对我的影响。今天有机会能为苏州盆景尽一份力,不也是我平生的一大心愿吗?怎么能在此节骨眼上绕道走呢?这也不是我的个性。


话要说回来,信心是一回事,但要真正做起来却是另外一码事。尤其是制作大师名作,除了发自内心对大师的尊敬外,还要以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寻找新的艺术切入点,老景才能焕新意。因我长期有对《雀梅王》的悉心揣摩,心里早已形成腹稿,所以对《雀梅王》的制作在技术层面上不存在太大问题,但鉴于各种人为因素,同样轻松不起来,那段时间自己犹如走火入魔似的满脑子都是《雀梅王》的影子,并如过电影似的反复过滤《雀梅王》的各种想象形态。我认为宁可将所有问题和预案想得更多更细更全面些,事后才会少遗憾。


制作实施的第一步是清疮防腐,防病治虫的综合处理。《雀梅王》因长期受风化虫害侵蚀影响,主干躯体已日渐腐朽萎缩,针对防腐就用了三法,先用专用工具剔除朽木杂质,后用“502”凝固强化木质纤维结构,再用石硫合剂防腐防病双管齐下,而对盆土以下长期潮湿部位的枯根,则采用柏油涂层来强化隔水防腐能力,以延缓腐烂速度。这是通过把脉《雀梅王》的病理状态后,所开出治病固本强身的处方。

接下来就是明确《雀梅王》的造型面向定位,只要从事过盆景制作的人都知道,盆景的面向定位是制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雀梅王》的制作面向定位不管争议如何,都应视目前《雀梅王》的实际生存形态来下定论。前面已提到《雀梅王》因受风化侵蚀困扰,原创时的主体形态已发生变化,综合这些因素,故将原来的反面构思调整为最好欣赏面,并在此基调下重新理顺分布枝片格局,以达到整体融合和谐的艺术效果。


当制作进入关键的剪扎整形阶段时,由于《雀梅王》体量超大的特殊情况,无法象通常作品制作那样可直接进操作间,后期管理也能在培养基地中过渡。但《雀梅王》都不具备上述两个基本条件,只能在展示区原地进行,既不能影响观赏展示效果,又不能一步到位,再加上《雀梅王》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这无疑又给制作增大了难度和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我在剪扎过程中尝试运用了盘枝速成法。对长势较好的枝片也尽量少剪多扎以保块面丰满,而对长势较差部位就重点采用盘枝充填法,尽管这仅是过渡期的应急变通之举,但实用效果较为理想,只要经过逐年新枝更替改造,盘枝的应急功能就会自然退位。

《雀梅王》盆景怎么制作的方法

 当历时十二天的制作完工拆除脚手架和护栏时,令人欣慰的是眼前的《雀梅王》又焕发出了昔日风采。制作不仅仅保留了原创时的整体风格,同时在观赏面和枝片布局上又有新意,制作效果普遍认为要比预想的还要好。在来自各方的赞扬声中,而我内心的担忧更多于兴奋,因我十分清楚,制作的成功仅是初考第一关,而日后的管理和不断调整完善的工作远未结束,日后还会遇到一些想到或未想到的诸多问题正等待我们去解决。

在此,我由衷地要给产权管理方提几个建议,一要密切关注病虫害,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除,切不可等问题严重了再病重乱投医。二要慎重新修剪枝,为不影响观赏也要多扎少剪,将枝养发养壮,待秋后落叶再作调整也为时不晚。三要贯穿制作思路的连续性,只有这样《雀梅王》才能真正摆脱困境迎来新生。

(编辑 刘启华) 

 
标签: 雀梅盆景
>更多关于雀梅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2.994 second(s), 519 queries, Memory 3.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