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制作雀梅盆景怎么修剪发芽的20年经验

日期:2017-09-04 00:19:39     浏览:102    
核心提示:雀梅根干自然奇特,树姿苍劲古雅,皮色古拙,地域适应性强,从黄河流域到岭南,雀梅无处不在,以其独特的韵味征服着无数盆景爱好者,所以在雀梅桩培养修剪过程中留枝部位对侧的上方可多留出一个芽眼的长度,发芽时上、下芽眼都会发芽,
 从黄河流域到岭南,雀梅无处不在,以其独特的韵昧征服着无数盆景爱好者,是中国传统的盆景佳材。然而由于独特的生理结构而导致雀梅盆景爱发生偏枯,经常因修剪、养护不当而使植株失枝甚至死亡。
 
 
    雀梅根干自然奇特,树姿苍劲古雅,皮色古拙,地域适应性强,从黄河流域到岭南,雀梅无处不在,以其独特的韵味征服着无数盆景爱好者,是中国传统的盆景佳材。然而由于独特的生理结构而导致雀梅盆景爱发生偏枯,经常因修剪、养护不当而使植株失枝甚至死亡,这些都困惑着盆景爱好者。 
 
 本人制作雀梅盆景20年,有过失败的教训,也有逐步摸索出经验
 
   本人制作雀梅盆景逾二十年,有过失败的教训,也有逐步摸索出的经验,近年我所养护、培育的雀梅盆景极少发生偏枯、失枝等情况,对雀梅的养护也渐入佳境,今将本人养护雀梅的一些经验与盆景爱好者分享。或许本人的经验受地域或品种不同的限制,并不一定适用所有地区、所有的雀梅品种,但我仍期待能对依然在摸索中的朋友有所帮助。
 
 
 
    一般来说雀梅发生偏枯的原因不外乎三种:物理性的(由于碰撞造成桩皮受伤)、病理性的(由于细菌病毒引起,这种情况较少)、生理性的,也是最主要的,前面两种情况多少也与第三种情况有关,是由于雀梅桩特殊的生理结构导致的:雀梅的外皮维管束如果中间断掉就完全失去了远输水分的功能,不像别的树种被截断的维管束细胞能和周边的维管束细胞连接产生新的维管束继而愈合。
 
 
 
了解了雀梅这一特性,我想对雀梅偏枯发生的原因就有了较直观的理解,在雀梅的日常修剪、养护中有针对性的防范,定能减少雀梅偏枯的发生。所以在雀梅桩培养修剪过程中留枝部位对侧的上方可多留出一个芽眼的长度,发芽时上、下芽眼都会发芽,由于顶端优势的作用,顶芽会长得最快,此时对顶芽进行适当修剪控制其生长,只让它不死就行了,让顶端优势慢慢转移到下面要留的枝条上,等到下面要留枝长到一定粗度、顶端优势已经完全转到下枝时,此时就可以修剪去多出的顶枝一节了。 
 
 
 
   另外讲一讲雀梅的采挖、养护、修剪、病虫害防护方面的经验。在浙江地区,雀梅最好采桩期是小寒至大寒期间,树木经过体眠,积蓄了大量的营养,有利于发芽和生根。生坯采回后,按树势及需要去留枝干,再将挖掘时留下的旧刀口切除约1cm,刀口切平后,将修剪过的生坯用硬毛刷在水中把根部表皮清洗干净并晾干,然后用千分之三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根部一小时左右后晾干,再用千分之四左右的萘乙酸水溶液浸泡树坯根一夜,用于补充在挖掘、运输途中散失的水分及增强伤口的愈合能力。初植后一个月,雀梅树坯一般都能形成新根,发出新芽,三个月后进入稳定生长期。农历六、七月,天气炎热,水分蒸发快,必须将树桩置于阴处,上、下午各淋水一次,中午用喷雾器全树喷水
 
 
 
    雀梅树桩原来生长在野生地带,根系发达,耐旱耐涝,而栽在咫尺浅盆中,生长条件受到限制,如养护不当容易死亡,所以要特别细心照料。雀梅修剪时间的选择极为重要,在浙江地区,我一般选择在6月1 5号以前和落叶后两次修剪,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修剪对雀梅生理的影响,减少偏枯现象的发生。雀梅生长力极强,易造型,萌发力很强,耐修剪,小枝柔软,易蟠扎。多采用蓄枝截干法造型,制作出来的盆景枝干虬曲、苍劲古朴,极具线条感与力度美。  
 
 制作雀梅盆景怎么修剪发芽的20年经验
 
  天牛和红蜘蛛是雀梅上常见的害虫。天牛雌虫咬破树皮产卵于枝干上,初孵幼虫在树皮下蛀食,长大后蛀入树干、根内,被危害的植株往往被蛀空而枯死。防治时,可根据排泄物判断虫害所在部位,用铁丝插入虫孔刺死幼虫,也可用敌敌畏200倍液浸湿棉花球塞蛀孔,用药毒杀幼虫,然后用湿泥密封。红蜘蛛体小,长不足1mm,呈橙红或红褐色卵圆形。红蜘蛛在植株叶上结网,以其口器刺入枝叶吸取汁液,受害叶片的叶绿素受破坏,色泽变黄淡,叶面呈现细密灰黄斑点,叶片逐渐枯黄败落,有的甚至全株叶片脱光枯死。可喷洒敌敌畏或乐果1000倍液至1500倍液灭杀。 
 
 
 
   细心、耐心是养护雀梅盆景的关键,掌握了其生理特性,在日常管理中尽力适应它,就可尽量避免偏枯、失枝乃至整株死亡情况的发生,有了强健的树势保障,制作出优秀的盆景作品才有了基础。多年来,我酷爱雀梅盆景,现拥有盆龄二十余年的雀梅盆景众多,其古朴的树态,苍老、虬曲的枝干、枝节顿挫的力度无不让人陶醉。
 
>更多关于雀梅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
更多关于盆景发芽的文章

Processed in 3.153 second(s), 566 queries, Memory 3.6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