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图解 案例研究2 日本黑松盆景的蟠扎

日期:2018-05-10 13:23:21     浏览:92    
核心提示:图片4-造型前的日本黑松; 注意到枝条向上生长,遮蔽了内部的生长; 为了纠正这种情况,我们将使用铜线向下压迫树枝,从而允许光线穿透到树的内部区域。
 案例研究2:日本黑松盆景的蟠扎

老外原著  PenJing8翻译

案例研究2:日本黑松盆景的蟠扎
 
图片4-造型前的日本黑松; 注意到枝条向上生长,遮蔽了内部的生长; 为了纠正这种情况,我们将使用铜线向下压迫树枝,从而允许光线穿透到树的内部区域。

案例研究2:日本黑松盆景的蟠扎
 
图片5 - 注意长分支完全没有任何内在增长 - 忽视的结果; 通过将分支向下蟠扎,光线能够更好地穿透并潜在地激活进一步回到分支上的休眠芽。

案例研究2:日本黑松盆景的蟠扎
 
图片6 - 在接下来的2-3个分支之后的日本黑松; 通过迫使枝条向下散开,光线和空气可以更好地渗透到内芽中。
 
展览蟠扎
 
与上述技术相比,为展览目的蟠扎盆景不一定考虑内部芽和叶的健康,而是有利于美学设计目标。在为展览准备一棵树时,蟠扎后的分支放置旨在为树提供一个“更丰满”的外观。通常情况下,盆景的设计是从一个典型的正面来看待;因此展览蟠扎往往会使盆景从这个预期的视角看起来更加饱满。而不是以手形方式扇出每个分支,分支和树叶可能会略微重叠,甚至可能会交叉(尽管通常不会以任何极端的方式)来“填充”树。
 
我们再次以柏树 Juniper为例。一般来说,杜松盆景上的每个垫子都应该设计成底部几乎是直的并且与地面或盆子平行。当然,这在外观上是“不自然的”但是,我们必须记住,其目标是最终在分支上显示有限或无线的树。因此,通过最初创建一个带有金属丝的平底叶子垫,一旦线材最终被移除展示,粗糙的直线底边将稍微上升并恢复成更自然的形式,同时仍然显得精致。
 
每个垫的顶部应该被连线成更圆的形状,从而使树更加饱满。我们如何产生这种圆角效应?通过使用导线轻微重叠二次和三次增长。当实际放置每个单独的分支或垫时,请记住,没有两个垫应垂直或水平对齐。这里的推理是,因为盆景是“小”的,所以分支必须全部放在不同的视觉平面上以产生视觉兴趣并避免使观众无聊。事实上,分支的布局非常困难,因为必须实现整体盆景和单个垫子本身的平衡。这种对美学设计的理解来自于实践和观赏高艺术价值的盆景。我建议使用日本的Kokufu-ten展览相册作为参考。
 
如前所述,盆景通常被设计为从单一前方观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树叶都应该连线并且仅仅指向树的前端。在参观展览时,可能会注意到每个盆景接近并通过时,树的左右两侧也都可见。因此,在布展盆景时,我们还必须考虑树的侧面外观。简单地推动所有的增长将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树“拥抱”观众。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最好在一定程度上扇出每个衬垫,以便一些增长向树的后部移动。这不仅消除了“拥抱”外观,而且增加了构图的视觉深度。
 
在为展览蟠扎任何树木,特别是柏树 Juniper等常绿树种时,顶点实际上是设计树中最难的部分。通常情况下,一个圆形的顶点是理想的,因为它使盆景看起来更老,更强大。顶点的圆角效果以与每个单独的垫子几乎相同的方式创建 - 轻轻地重叠或穿过使用线材的二级和三级分支。挑战来自平衡整个顶点。例如,一个区域的太多生长可能会导致顶端出现偏斜,并反过来给树木造成不平衡的外观。
 
如前所述,每个盆景通常意味着从一个单一的“前”观察,因此,在蟠扎顶点时,大部分的盆景都朝向这个前角,以使其具有更完整的外观。通常情况下,这会在树的后面形成一个略显“秃顶”的外观。当显示树时,这绝对没问题,因为从前视角可能不会(也不应该)可见。事实上,许多在日本国家展展出的盆景(特别是新巴侏儒)在它们的顶点后面都有相同的“秃头”。
 
案例研究3:柏树盆景的展览布置

案例研究2:日本黑松盆景的蟠扎
 
图片 7 - 柏树盆景 Juniper为展览进行蟠扎 - 请注意,所有的垫子都是平底的,顶部是圆形的; 此外,每个垫都放置在不同的视觉平面上,水平和垂直。

图解 案例研究2 日本黑松盆景的蟠扎
 
图8 - 从侧面看,叶片衬垫扇形展开,以便它们都向前并向树的后部突出以产生视觉深度; 这是必要的,因为树的两侧将在展览中被观众看到。
 
一般来说,最好尽早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对盆景应用最基本的蟠扎和分支布局技术。 树木的健康比直接显示树木的能力重要得多,特别是在树木发展的最初阶段,作为盆景。 创造一个值得参展的盆景的过程可能是漫长而乏味的,但如果早期采用适当的技术,那么效益和回报将远远超过养护人员/设计师的时间和精力。

作者:Bjorn Bjorholm
 
>更多关于黑松盆景图解的文章     
最新文章
更多关于盆景蟠扎图解的文章

Processed in 4.099 second(s), 704 queries, Memory 4.2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