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制作盆景的实跋经验应注意六个方面

日期:2018-08-16 19:25:41     浏览:9    
核心提示:结合27年制作盆景的实跋经验,晓波说拜自然为师应注意六个方面:人们对于树木盆景意境美的欣赏,通常是通过树木的外形来领会其蕴含的神韵,其神韵印入脑海,形成形象定格,激发心有灵犀,构成了植物盆景艺术特有的意境。
  去年春节前夕,南方雪灾,心情像天气一样阴冷透了。忽然有人送来一盆蝴蝶兰,七茎五彩,鲜亮照人,像是提前在连绵的阴雨里拥有了满怀春色。当我得知是经营浙江绿色园林市政公司的李晓波送来后,面对缤纷的蝴蝶兰,呼吸缕缕不绝的芳馨,便有了采访老朋友的冲动。
自然亦我师
晓波的绿色园林公司位于玉环城东隧道口不远处,走近奇花异草、珍乔贵木掩映的别致小洋楼,门廊右侧的一盆巨大迎客松在阳光下清秀而精神的形态留住了我的脚步。晓波请我走向洋楼左侧,我又被一株引入注目的黑松深深地吸引,那黑松形似道龙双飞,粗大的虬干由根部分叉,左右曲折反向生长,极具飞龙出水的姿态,枝叶似鬃发挥洒着阳刚的力度。少顷,走进遮阳网搭挂的盆景培养棚,无数造型千姿百态的盆景一一呈现在眼前。
盆景制作要师法自然,要展示自然美。晓波认为,要制作出精美的盆景,不仅要掌握植物栽培、养护管理及山石雕琢等技术,而且要懂得画理,熟悉布局、造型等手法,同时还要拜自然为师,了解自然,熟悉自然,从大自然中寻找美,捕捉美。
盆景植物由根、干、枝、叶组成,还要开花结果。虽然一棵树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盆景制作必须突出自然美、放大自然美。晓波说,自然美有个侧重点,古人看山.美景四时不同。“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收,冬山如睡”(清代恽南田语),这是自然界山峦的个性。植物取材于自然界,不是照搬自然形态,而是经过概括、提炼和艺术加工,把若干树木之美艺术地集中于一棵树木身上,使之具有更普遍、更典型的美。比如,树有盘根露爪、俯仰曲屈之别,强调侧重之美,绘画中就要删繁就简,以一当十。

 
制作盆景的实跋经验应注意六个方面
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曾在题梅花时写道:“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这“三两枝”就是删繁就简的结果,也是自然美的侧重表现。美之侧重,通常经过对比而凸现,即便是“树根要露,树干要曲”这样的常识,也要侧重于腐朽与鲜活的对比,方能突出生机盎然,打造“饱经风雨,历尽沧桑,顽强生存”的形象。
只有拜自然为师,才有机会“妙得自然”,晓波指点说,比如黑松作品《我心自然》、雀舌黄杨作品《乌儿天堂》、榆树作品《女娲擎天》,都是师法自然的结果。《我心自然》看似自然景观的微缩,重点则表现形态生机与生命禅意:《乌儿天堂》则于微缩景观中拓展了想象空间,重点突出自然生态营造的韵律氛围;《女娲擎天》则在表现时空交错的奇妙,在生态需要绿色支撑的现实中,成功地切入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神话形象。
结合27年制作盆景的实跋经验,晓波说拜自然为师应注意六个方面:
一是极力保持和突出材料的天然本质,其作品的唯美色彩应体现揭示生命的真谛。
二是造型取势生动、不拘一格。风格应讲究古雅隽永,技巧应重视辅佐点缀、布局得体、层次分明。
三是构图须因势利导,不露人工痕迹,思路应遵循虚实而似,刚柔相济,美丑依存,枯荣融洽,藏露相宜,做到观之酷似自然且妙于自然,自始至终自自在在。
四是素材的选择应慧眼独具,于平凡中挖掘美,赋予灵性与魅力:造景时集绘画、书法、诗境、音律之精神,讲究形象与抽象并举。五是坚持视土如金、惜土如金、用土如金,趁着翻盆时盘根、拉根、截根与补根的机会,促使根盘盈露丰隆,面面溢秀。
六是修剪时追求透视空间,保证通气透光,明暗清晰,突出主体画面,促使盆中树与自然树一样神采奕奕。
意境用心造盆景艺术讲究意境,讲究艺术情感的寄托与抒发。意境是情景交融的必然,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是自然神韵的凝聚,是作者与欣赏者的情感、知识相互沟通时所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
如何实现景致与情感的有机交融?晓波说,需要一个认真选材、巧妙构思、艺术加工的过程。这一过程融入了作者对心、情、境的充分认识和再现。其中的“心”,是心态品质的流露;“情”,是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所欲追求的境界。制作盆景作品,除了达到上述要求之外,再配以相得益彰的盆钵,进行精心养护,使之精神饱满,苍翠欲滴,冠之以画龙点晴的景名,方能算得上“意境由心造”,方能获得完整的艺术盆景。
优秀作品带给人的感觉,通常是“一勺则江湖万里”、“一峰则太华千寻”,极具丰富的感触、联想与想象,这就是意境观感。晓波说,人们对于树木盆景意境美的欣赏,通常是通过树木的外形来领会其蕴含的神韵,其神韵印入脑海,形成形象定格,激发心有灵犀,构成了植物盆景艺术特有的意境。艺术盆景的意境是内在的、含蓄的,只有具备一定欣赏能力的人,才能体味到其中美感。
一盆《岁月如歌》,利用锦松的苍劲嶙峋、诡奇独特,表现了一个人久经风霜之后,依然健壮发达,葱茏自得。铜皮铁骨是意志力展示,碧叶如针是活力使然,特别是它的韵律之美,仿佛伴随着舒缓的音调与充斥其中的欢乐与痛苦,强有力地进行着默默无声地承受,坚定着自己的信念,以诗意栖居的情怀,表达了决不退缩的意志力,令人欢欣鼓舞。
一盆《豁达情怀》,通过真柏枝叶的伸屈自女口,造成风袭后拔根的自然裸露,从而促使生长点重量的偏移而获得悬崖树形,形成一边是壮实有力的写意水线与舍利干的沧桑形态,一边是充满了生机的树冠与簇簇绿叶。定睛凝眸,便有一种极具意志力的牢牢抓握,执着于那份亮丽鲜活的豁达。
还有名为《相信奇迹》的榆树盆景,利用榆树的古朴沧桑以及缸片残块承载不了多少泥土的缺陷,特意营造了生存空间的严峻,眼前的这棵老榆树树桩,是如何长成照人眼亮的绿色生机呢?想当初,有人担心榆树树桩难以存活。可是,晓波却不这么认为,他说,一切事情都有它的可能,只要给予榆树更多时间的精心照料,奇迹就会出现。显然,晓波后来的功夫没有白费,榆树终于奇迹般地暴发了它的活力。于是,《相信奇迹》自然成了这一盆景的景名,并且雄辨地证明,世界上最珍贵的勇气就是相信奇迹!
点睛在景名站在一盆并不起眼的黑松前,晓波让我猜猜它的景名。眼前是一株立在三脚紫盆中的高干黑松,根部只有一坯黄土,直挺的身子,扛着弯形的脊梁,斜挽着单枝丝叶。看了一会,竟想不出它应该取名什么。
晓波说,你不觉得它生长在“脊梁”上的单枝,就像思想者在低头思考?或者像谦恭者在揖让?想想有点神乎其神,便问他是否就是文人树?晓波笑着点了点头,问我,给它取名“文心风骨”是否妥当?
作为外行,如不先听介绍,自然难以评判。
晓波介绍说,所谓文人树型,即指比曲干型的高度更长,更纤细,且去除下部枝,枝数异常稀少的树型。“文人树”盆景就是把绘画中的“画意树”通过盆景这一艺术形式来展现给观众,其艺术特征主要表现是简淡古朴、真拙含蓄、形浪孤傲、洒脱俊逸、气韵高雅、图精骨力、高飘瘦劲、妙造禅趣。“文人树”的制作,秉承了文人画的制作理念,讲究“人品、学问、才情与思想”,注重的就是它的写意性,是艺术个性或自然灵性的体现与表白。
这棵树的高度较高,树枝极短,下部无枝,造型单纯且变化和缓,却不失风骨。神韵风骨,有着“风通文意,骨连文辞”的内涵,是对作品的情与辞提出的一种美学要求。就像南朝梁袁昂《书评》中说的“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说的“形似须全其骨气”,东晋顾恺之评画时说的“有奇骨而兼美好”等。文人树的制作离不开一个“妙”宇,一是“妙”在结构上,二是“妙”在神韵上。就结构而言,自然之景与妙得心悟之景相佐相成,彼此增辉;就神韵而言,景名画龙点晴,启迪观者灵性。
想必晓波基于这一高起点,方才制作出如此出类拔萃的“文人树”,以它的“文心风骨”,自然而然地将我引入美妙的文心境界。
一切皆情语在由情与境相统一而构成的盆景艺术意境中,情自始至终居于主导地位,即“情为主,景为宾”。晓波说,盆景艺术作品中的意念与哲理,都必须“带情而行”,意是情意,理是理趣,是渗透了作者感情的结晶。
盆景之景是作者以象征手法寓情于景,因此使用的素材务必完全符合所寓之情的要求。晓波还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借用于盆景艺术也完全恰如其分。如使用的主方法材树和石的品格、姿态、特征等等,都应考虑到国人传统的审美习惯和当代的审美情趣,力求“一枝一叶总关情”。
因此,在晓波这里,“充盈的感情”便是植物盆景作品的个性特征。他的榆树作品《情系故乡》、《坐拥乡情》(又名《榴岛之春》)无不充满了浓浓的乡情与对故乡的深深爱恋。他巧妙地利用盆景的独特语汇,以榆树根桩的亦峰亦石,主干的三弯九拐,枝盘的聚散疏密,新叶的嫩绿可人,脚坡的绿茵青翠,石岸的错落有致,高底搭配,起起伏伏,无不真切地体现了作者的浓郁乡情和缅怀激情。
犹其是《坐拥乡情》,凝眸石岩阔水或者往来船只,似有听涛依旧,鸥影翔集,故乡之情自然涌动于胸。这种“以情造景,置景人格化、感情化”的手法,成为他那盆景艺术“景即是情,情即是景,情景交融”的形象写照,也成为联系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情感纽带。有道是,“春山碧树绿重秋,故乡自在月圆中”,既是赞美崇绿情怀的生态展示,又是激发心灵共鸣的诗意铺陈。
透过晓波的乡情作品,观赏者极易发现他的盆景作品的清丽风格,那就是注重“返璞归真”,凸现生态的质朴、平淡与自然的风格,有着“自然却不废旖旎,天籁且辅以人声”的巧妙。这种巧妙是来自技巧与造诣,乡情作品努力追求空间力学的张扬和空间关系的和谐,凡明暗对比、虚实互补、阴阳转换、刚柔相济、聚散错落,无不通过枝与干、枝与枝、枝与叶、叶与叶之间的形式大小、层次高低、叶片疏密、距离远近等等处理得恰到好处,促使观赏者产生左顾右盼、响应相承的留连与舒爽,即便“不睹文字,也见性情”,从而联想“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进入“池塘生春草”的“天籁”境界。于是,“既雕且琢,复归于璞“,最终从“有我之境界”,升华到“无我之境”。
制作盆景的实跋经验应注意六个方面
前缘系情结
身为浙江绿色园林市政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李晓波,还是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台州市花卉盆景协会常务理事。他从事盆景制作27年,潜心钻研盆艺,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展并获奖。其作品师法自然,文化底蕴深厚,讲究诗情画意,凤格疏朗清新,极富艺术韵味。
晓波原是我的同届校友,曾经在玉环县楚门镇河桥村经营花木。10多年前,我们邂逅楚门于九曲桥畔,他曾热情地邀请我去他的一方花木天地参观。记得那个地方被他起了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名叫“月波园”,取意“月波潋滟金为色;风籁殍琮石有声”,很容易让人想到北京海淀谐趣园里知鱼桥的美景。
当时,我们也曾谈过为什么喜欢花草景木的,记得他告诉我,是他父亲引领他走上盆景艺术之路。小时候,他看到父亲常常在摆弄盆景,长期的耳濡目染,让他发现了父亲把一些看似没有生命的树根变成艺术盆景的方法,生命里便涌动着一股传承父亲爱好盆景艺术的激情。
21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促使晓波与盆景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年春天,他来到苏州万景山庄,第一次被那么多千姿百态的盆景而深深地迷恋,遗憾的是没有带照相机,不能把那些盆景一一拍摄下来。于是,他留连再三,下决心花了三天时间,啃着面包,把自己喜欢的盆景形态画了下来。三天下来,他的手都画酸了,却为得到一整本盆景素描而欣喜不已。
回家后,晓波就利用在粮管所上班的休息天、节假日,去山里挖树根,在玉环的山坡陡谷之间寻寻觅觅,坚持了一年多时间,将挖到的树根重新栽种,精心侍弄培养,终于获得了数十盆有别有盆栽的木桩盆景。
有了这么多盆景,老房子内由于庭院局促,自然放置不下,晓波便有了拥有私家园林的梦想。1985年,时兴下海淘金,他决意卖掉老房子,筹集8万元本钱,准备绿色创业,经营花木,拥有自己的公司。于是,他以每亩5万元的价格在楚门镇河桥村买下一块占地2亩的三面环。当时的玉环的经济不像现在那么发达,不仅市政园林尚未出现,民间的花木消费也未成气候。因此,晓波的月波园经营还只停留在勉强维持阶段。在更多的时间里,他把培养盆景当作精神追求与自得其乐。他把整个家搬进月波园,一边制作盆景或做根雕,一边钻研盆景艺术,并将月波园当成微缩的盆景来打造。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10多年过去。据说“月波园”历经数次的精心规划与改造,如今园内乔木浓荫,花草繁茂,500多件各种松柏类、杂木类与梅桩等艺术盆景,与置于三面环水环境里的建筑、花木山石相映成趣,处处古朴典雅,精彩纷呈,成为一座具有鲜明特色的盆景术风景园。可惜当日的已晚,不能前往一睹风;
握别晓波,他送我秀美的文竹。看那贝壳子里的文竹信手拈捏的艺乇在音乐在萦回飘荡。回顾27年来对盆景艺术的那份情感,他在一篇文章里深情款款地写道:“盆景是我生活与事业的组成,更是我人生不离不弃的至交!每当制作自己的作品,侍弄那一枝一叶时,犹如牵着爱人的手,梳理她飘逸迷人的秀发!心中有事,我就默默来到园中,与之交流。让她分享内心的喜悦,消除内心的苦闷,平抑内心的烦恼,填充内心的空虚。无论坐在培育园还是月波园,我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她使我远离喧嚣,回归宁静,淡泊名利。”
这真是,“与你一相逢,心有千千结”!此时此刻,我已被晓波的一份牢牢执着的盆景情缘所感染。
 
更多>盆景制作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1.172 second(s), 176 queries, Memory 1.6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