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重庆文人树盆景在重庆盆景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日期:2013-04-26 10:56:28     浏览:19    
核心提示:重庆盆景艺术发展,文人树盆景虽然不是树桩盆景里一个“完全”单独的形式,但它已日益受到年轻盆景技师的重视,它是美的,它蓬勃的生命力是无可置疑的。以重庆盆景为特例系统研究文人树盆景。从追溯历史渊源,分析了文人树盆景在重庆盆景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重庆文人树盆景在重庆盆景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肖颖 廖嵘
    摘要:以重庆盆景为特例系统研究文人树盆景。从追溯历史渊源,研究风格特色入手,并结合两则重庆文人树盆景实例,赏析其艺术特色。分析了文人树盆景在重庆盆景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风景园林;重庆盆景;文人树
1前言
    文人树盆景是树桩盆景的一种。在形态上,一般的树桩盆景讲究有矮壮的树干、适度的大枝、繁密的分杈等;而文人树桩却讲究有瘦高的十,简约的枝,稀疏的分权,给人们提供独特的美的享受。从意境上看,文人树盆景与诗、书、画、园等属于同一类别,都注重人品和文化修养,讲究意境的表现。它以其瘦小中呈雄伟,简洁中见高雅,脱俗中有乐趣而备受人们欣赏。
   
    重庆盆景,原属川派盆景中的一支,与川派盆景渊源甚深,风格相近。得巴渝山水之灵气,形成“浑厚、自然、苍劲、雅致”的巴渝风格。其树桩盆景,以传统攀扎之悬根露爪、曲干、平枝、圆盘而著称于世;而其山水盆景则突出其幽秀、险、雄、讲究气势凝重,造型生动,意境深邃饱含神韵。    文人树在重庆盆景中作为一个小分支,将重庆盆景的“雅致”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它看似简单,却蕴涵着丰富的内涵。

2  文人树盆景的渊源
2.1文人树盆景的由来
    中国的文人雅士早在汉代之前,从简化和缩制的园林中,摧出了盆栽这一“活的艺术”雏形,并历经多年使之逐步成为盆景。文人树盆景则是明代文人雅士偶有模拟古诗古画的意境而创作出简约、高瘦的细树桩盆景,用以象征文人节操,而成为“文人树盆景”,可视为盆景的一个分支。它又经历多年,约于清代逐步成型。前辈的盆景尤其是文人树盆景,只能通过诗、画等模糊地了解,直到新中国才留下了逼真的实物和图片。近年来文人树盆景才开始逐渐普及。
   
2.2文人树与中国文人的关系
    文人树的造型和风格都与中国文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巾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以文取十,历代沿袭,文人与官常常足二者合一或足紧密相连,从而形成一个特定的“士大夫”阶层。这个阶层的人大多既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到的艺术品位,又处于上述特殊的地位,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造就了独具一格的文人艺术,其中的精华一直被继承至今。
   
    中国盆景自产生起就是文人艺术的·种。它与诗、书、画、园等属于同一类别,都注重人品和文化修养,讲究意境的表现。正如在中国画中有-种被称做“文人画”的重要流派,在盆景中也有“文人树”的造型风格,这种风格最能体现中国文人艺术的精神与特点。
    如上所述,文人树一般选用主干瘦长,枝叶稀疏的树木材料,以简洁,夸张甚至抽象的表现于法,通过修剪、蟠扎、雕刻、培养等技术手段,创作出一种独特的树形。典型的文人树多为单干孤植、主干瘦高、线条流畅、枝叶清疏、生于主干上端或有大枝下垂。这种树形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经常出现,与其说表现了某种树木景象,不如说借树木表现了,一种精神,一种文人孤高、飘逸而又略带伤感,同时也创造了一种诗的意境。
   
3  丈人树盆景的特点
3.1简洁
    简洁是中国文人艺术的重要准则,它有着深远的思想文化渊源。儒家主张“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力求简易以发挥审美的效果;道家以“少则多,多则惑”为处世原则,认为“大道至简”,简单之中蕴涵复杂。
    简洁的风格在文人树上体现得最为突出,无论哪一种造型,其枝叶总是少之又少,直至不可再少,不仅主干F部分一大截无出枝,即便顶端,也较一般树木稀疏(见图1)。简洁是一种洗练的方式,去粗存精,单刀直入。虽枝叶寥寥,却能以一当十,这样更有助于借物写心,以景抒情。
    简洁还含有抽象的因素,从景物中抽出一些线条,但这些线条不是单纯的线条,也不仅仅是表现形体的因素,还可以展示作者主观情感的运动规律。中国艺术是线的艺术,中国人喜欢将情感浓缩在线条之中。这一点在书法,舞蹈和绘画中尤其明显。文人树则与之一脉相通,它的外型虽然很简洁,然而那是经过了高度的提炼,抓住了本质,表现了情感,因而其内涵却非常丰富。
   
    文人树的造型简洁明了,无遮无掩,稍有不当之处便一目了然。故其制作难度较大,要创造出高品位的作品,不仅要掌握过硬的技术手段,更要具备敏锐的艺术眼光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3.2孤高
    孤高原为文人的特点,有志向远大、学识超群、独树一帜而不随波逐流之意。孤高也是文人树的一个显著特点,从造型上看,大多文人树的主干均呈高耸状,或直立,或微弯,其高度与粗度之比,远远超过一般的树木(见图2)。虽然也有些文人树主干大幅度弯曲或倾斜,以至呈悬崖状,但其下部分的三分之二却很少出枝,仍然显出一种孤高的姿态。至于双干、多干或合植的文人树,其每株的造型均具有孤高的特点。这种造型所表现的其实就是文人孤高的精神。
3.3淡雅
    淡指平淡、天真、无华;雅有文雅、脱俗、高尚之意。淡雅是一种书卷气,是文化修养的表现,它标志着文人的审美准则和生活追求。
    淡雅的思想根源与道家文化及士大夫的处世方式有关。所谓“顺物之性,因物自然,不设不施”,“君子之交淡如水”,都是强调适应自然和显示追求一种超脱的境界。文人树的造型不属于常见的大树形,看似特别,其实也是以自然为模本的,只是做了夸张和抽象。它与那种脱离自然,追求“华丽”,“巧饰”和“浓烈”是相互排斥的。这种平淡的风格,要求作者在构思和表现上都要顺应自然,使作品呈现出随意、飘逸、浑然天成的效果。文人树的雅表现在与俗相对立,在选择题材上,俗者多选材陈旧、老套和重复、随波逐流、毫无新意;雅者则追求清新、独特、别开生面。在表现手法上,俗者追求形似一枝一叶都不遗漏,力求将所有内容全部显示出来,结果让人一览无余,毫无想象空间;雅者则求“不似之似”抓住精神,以少胜多,达到景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中国的文人艺术多以淡雅为最高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没有任何取巧的捷径,只有付出长期的努力,而且作者的人品、学识与修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特点不是金规玉律,也不是近代必须遵循的法则,但它却是从许多成功作品中总结出来的共同要素。文人树盆景与其他树桩盆景之间无法以“一刀切”的方式来进行界定,两者之间有一个呈相当宽度交叉过渡的“边界”。然而,每种艺术都可从众多的作品的共性中提炼出特色,文人树盆景的特色就是这样产生的。
   
3.4脱俗
    文人树还综合体现出脱俗之美。这种美出自文人树各个细部相互之问的协调得体,既顺乎自然造化,又追求艺术章法,它的如诗如画和再现野趣,就是从此生发出来的,象孤立的干、可数的枝、稀疏的叶、不大的冠、稍露的根、简朴的盆和架,再布置一个素雅的环境,这一切,怎能不是一首徐缓如歌的乐章!
    有辅株的文人树,可视为父子、师生、兄弟、主仆等人情关系,依然是文人意境范畴的形式。除了前述文人情操外,又有亲情关爱内容,无伤主旨大意,更富人情事理。
   
4  两则重庆文人树盆景赏析
4.1  “文人骚客”
    重庆江北区田一卫作品“文人骚客”(见图3)是典型的文人树盆景。取材为雀舌罗汉松,主干直立,高90 cm,最大干径3 cm,独株,全桩细瘦颀长,挺直,干皮自然,无刻意加工做疤。在构图上呈不等边锐角三角形。树冠较小,侧枝除最下部一特设拖枝外均向上与主干方向相同,拖枝在造型上起到把主干重心降低,平衡构图的作用。作者这样安排枝条的构造,意在比拟文人精神是文人树意境的核心,清瘦颀长,昂扬挺立,无拘无束而又不卑不亢。既可寓意超凡脱俗,洒脱不羁,又可模拟隐居闲适,逍遥自得。以此树喻翩翩雅士,佼佼君子何其贴切之甚!
   
    4.2  “巴渝文人”
    以乌柿为桩材的“巴渝文人”(见图4)是重庆大渡口区谭守诚的作品。巴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一部分。该“巴渝文人”主干下部软弧大弯,但从整株高度来审视,比例适度,更是天然所成;根部到干部到顶梢粗细均匀,树势不乏挺拔向上之气度;主干中部右侧一探枝有君子恭身迎客之意。另外,是对盆面做了些修饰,铺上一层青草,桩脚处还有一方小缀石,以烘托和增强它的青春活力和对外物的亲和力。当然在这盆作品中也保持了许多传统做法:如孤植、树干细瘦、树干相对小些且自然疏朗、树根略为裸露等特点。
    以上2件作品的不足之处都在于用盆深了一些。
   
5  文人树盆景在重庆盆景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5.1文人树盆景在重庆盆景中的地位
    在重庆盆景中,文人树并不多见,然而它在体现盆景作者的个性、风度、气质、情感等方面,却有着独特的长处。
    当前重庆盆景中文人树盆景较少,不是文人树不具欣赏性,而是它的制作难度较大的原因。首先是制作文人树“硬件”操作不费工夫,而“软件”从构思到设计,到因材施制,到面对干和枝的取舍、变曲,走错了一步都可能造成遗憾,这是对创作者掌握盆景艺术和相关艺术知识深浅的考验。其次是它“韶华易逝”,不是说文人树桩寿命短,而是其观赏形态一般只能在树桩“年轻”干细的阶段,几年欣赏期过后,当桩干成型,文人树越长越壮,干粗树高,且不得不通过控制顶端限制其高度时,就会出现干要长粗而树不能让其增高的矛盾。此时文人树细瘦欣长的特点已无法保持,只得结束传统意义上的文人树阶段,做一般高耸式树桩盆景再继续培养。
   
5.2发展前景
    一切艺术形式要生存发展都必须推陈出新,适应时代需求。文人树盆景也不可墨守成规,抱住传统不放,而要努力创新突破旧框架,做出新形式。从意境方面来说,不外是表现当代人的精神风貌;从形式方面来说,就是要求更健康完美少些病态。
    首先应在树材品种上考虑。此前,传统文人树所用的树种多为榆、雀梅、乌柿等,多为叶小,枝长的品种,重在赏叶,追求朴素风格。当今完全可以扩大范围,起用水杉、侧柏等其他树种;盆和架,也可起用颜色、质地、花式好一些的类型;展示环境也可宽松一些,简朴豪华均可。
    其次应在主材造型上考虑。此前,传统文人树大体规范在瘦、高、直、疏、简、雅等风格内,然而对其中少数因素做局部变动也可构成新的看点。比如主干倾斜些,弯大些或多些,下部有小枝;枝出偏下些,偏多些,偏长些;只要不是随心所欲做大面积改动,且改动后外观是美的,主旨是反映文人气节就可。
    显然,主材的扩大和造型的宽松直接影响意境更新,反映新时代文人的新精神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综观重庆盆景艺术发展,文人树盆景虽然不是树桩盆景里一个“完全”单独的形式,但它已日益受到年轻盆景技师的重视,它是美的,它蓬勃的生命力是无可置疑的。

 
>更多关于重庆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
更多关于文人树盆景的文章

Processed in 4.404 second(s), 418 queries, Memory 2.4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