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近几年 多肉植物风靡北京城 图片

日期:2019-01-12 17:10:05     浏览:18    
核心提示:近几年,多肉植物风靡京城,很多家庭里都愿意种上几株可爱的多肉植物来增添绿意,但大部分多肉植物都是来自海外的品种,北京一种常见的原生多肉植物却随着砖瓦房的减少而丧失了栖息地,
地球孕育了生命,而多样的生命形态又影响了地球。蓝藻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使得我们的每一次呼吸里都有它们的生命印记;蚯蚓在土壤里默默耕耘,帮助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种植者,文明孕育而生;酵母吸收糖分放出酒精,为李白的诗歌增添了几分豪情。
 
今天,人类也已经成为能够影响整个地球环境的物种,2016 年 12 月北极的异常升温在中国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正在从人类捕杀、栖息地破坏演变为地球环境的改变尤其是气候变化上,这一点需要我们在生物多样性教育上有所察觉与行动。
 
作为一名普通的环境教师在此分享一下北京的一些实践与经验。2016 年,笔者参与了生态家园指导手册的编写工作,负责根据整体框架来设计教育活动,整体框架被分解为:生命、生态、家园三个逐层递进与拓展的板块,是对生物多样性教育与自然教育的一次有力探索。

 
近几年 多肉植物风靡北京城
 
生命板块以生命的传承、演化、独特性为基础,通过自然体验与参与式活动来体会生命的意义;生态板块以不同生物之间的依存、竞争、平衡揭示了生物多样性的本质,也是传统生物多样性教育的着力点;家园板块以人类与其他生命共享家园引发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探讨,这种探讨脱离了传统的拒绝猎杀野生动物、保护珍稀植物、保护栖息地等题材,而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人类在生态家园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对接。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 “在其位谋其政”,指的是人所作所为要符合自己所处的地位,而人类现在的一些行为显然超越了我们在整个地球生态中的位置,生态家园体系的转变将单纯的生物多样性教育扩展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语境下,这更符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变化。像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是已经被人类高度改造的环境,其特点是原生物种少,外来物种多,大部分物种依靠人工栽培、饲养、维护,已经很难从中寻找到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了。那么,我们如何在北京中心城区开展生物多样性教育的呢?
 
第一个要点是关注城市变迁中的生物多样性问题。太多平房院落中的树随着城市的发展一起消失了,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周又红老师就曾带领学生在北京开展有关枣树的调查,经过调查发现北京有枣树 22 个品种,很多品种都被种植在院落中,例如鲁迅就曾经写到:“我家后院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
 
但随着平房院落变为高楼,大部分品种在今天都难寻踪迹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北京郊区大面积种植的外来种枣树。这个调查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今天这样的情况依然在发生着,近几年,多肉植物风靡京城,很多家庭里都愿意种上几株可爱的多肉植物来增添绿意,但大部分多肉植物都是来自海外的品种,北京一种常见的原生多肉植物却随着砖瓦房的减少而丧失了栖息地,它就是瓦松(景天科瓦松属二年生草本植物)。
 
从瓦松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适合生长在砖瓦房的屋顶,随着城市的变迁,屋顶再不适合它们的生长,笔者已经在今年带领学生开展北京原生种瓦松的考察工作,探究它们能否成为北京屋顶绿植、家庭绿植的可选多肉植物。除了居住条件改变所带来的生物多样性问题,城市绿化的变化也受到了关注。
 
北京经常用早熟禾来进行绿化,但其根系短,耗水量大,冬季地上部枯萎,绿化效果差。周又红老师曾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开展早熟禾与冬小麦绿化的对比研究,发现如果用冬小麦来替代早熟禾,耗水量可以降低 90% 以上,种植小麦的过程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成为学校实践课程的一部分,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园林工人负责维护的草坪绿地改换为由学生进行种植维护的菜园与花园。
 
笔者的学生曾经针对北京的地行性蜘蛛(即生活在草丛中,不依靠结网捕食的蜘蛛)进行过调查,也发现在单一种植的城市草坪中,昆虫的种类单一,生态系统脆弱,而在原生植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草坪内,发现了自成生态链的多种昆虫。城市绿化如何更好地保护本土生物多样性,显然需要负责部门更科学的规划。第二个要点是关注消费观念所导致的生物多样性问题。
 
中国近年来中产阶级数量激增,北京更是如此,这一广大群体的消费观念会对北京乃至周边省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比如北京近年来开始流行饲养爬行类与两栖类的宠物,来自北美的鳄龟由于独特的外形深受青睐,但其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在北京河道里没有天敌使得一些放归鳄龟形成了生物入侵。

 
近几年 多肉植物风靡北京城
 
第三个要点是探寻传统文化中的生物多样性问题。中国文化崇尚天人合一,在文化遗产中也蕴藏着对自然的观察与体会,北京的老师就一直在挖掘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关注其中所蕴含的生态要点。北京人喜欢放风筝,而在传统风筝中影响力最大的一种就是燕型风筝。生活在北京的燕子中有一个物种叫北京雨燕,雨燕目雨燕科,是为数不多的以北京命名的物种,可随着北京城市的快速发展,北京雨燕的栖息地及食物来源减少,导致城区内北京雨燕种群数量锐减,北京四中的卓小利老师带领学生组成了北京雨燕生存状况调查小组,通过调查北京雨燕的生存状况发现北京雨燕的巢大多建在古建筑里,但由于近年来很多古建筑保护安装了防护网,使得北京雨燕无法筑巢,小组成员们接下来准备搭建适合北京雨燕的人工巢,在人工巢内完成北京雨燕的繁殖工作,希望在小组成员的努力下,北京雨燕能够像北京的燕子风筝一样快乐地翱翔在春季的蓝天下。二胡是京剧中必不可少的乐器,制作这种乐器的蒙皮是蟒的皮,虽然现在大部分的蟒皮都来自人工饲养的蟒,但养蟒取皮依然是一件有悖于生态保护的事情。
 
而且从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由于环境变化的原因使得蟒蛇的皮质发生变化,也使得二胡的音色有所改变。人造蟒皮的探索一直在进行。在 2012 年北京市科学委员会的科学展示活动中,一位二胡演奏老师发明的人造蟒皮让人印象深刻,虽然现在人造蟒皮在音色上依然无法取代蟒皮,但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与人们对相关问题的持续关注,一定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地球孕育了人,人又影响了地球。作为呼吸着蓝藻的呼吸,品尝着蚯蚓的脉动,痴醉于酵母菌芬芳的地球村长,愿我们的努力将诺亚方舟驶向光明的彼岸!
 
更多>多肉植物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248 second(s), 143 queries, Memory 1.2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