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根雕艺术怎么创作的5个随想

日期:2022-12-17 22:44:23     浏览:4    
核心提示:根雕是脆弱的。追塑历史,人们于从史料中摘取只言片语,便把根雕艺术说得如何渊源流长。事实上,古人并没留下丰富的遗产可继承,改革开放以来才是根雕创作的兴盛时期。
看根是常事,谈根也是常事。不但如此,有时会长时间地审视根,长时间地翻看各种根雕画册。订了十年的《花木盆景》杂志,抖开已是一大堆。从这一大堆中,我感受到了许多。从认识根到品味根,时间悄然流逝了二十余年。有时蓦然回首,不觉想起了几句古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根雕是诱人的。搞根雕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而人的一切艺术创作是伴随着人的社会活动而来的。简单地说,艺术是人的生命活动,它的价值就在于形象地展示了生命的感觉与回应。因而,艺术是生命在歌唱,这种歌唱,能给生命永恒。难怪歌德说:“人生苦短,艺术长青”。在所有的艺术创作中,没有那一种艺术能这样更直接、更直观地化腐朽为神奇,把自然界已经枯死的生命,艺术再现生命的活力。喜爱根雕,就应该懂得在人类的艺术史上,被人们永远记得的仅仅是艺术家队伍中的少数幸运者,而大多数人却是辛劳一生,最终与名利无缘。
 
但是,立志于根雕艺术的人更应该J懂得,从古到今,真正的艺术家从来都是以追求艺术的真谛为首位的,如果一开始就把自己摆在功利之上,那绝无传世之作。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总是在世俗的冲击下与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的抗争中苦苦挣扎,消磨着生命的岁月。艺术的成就高低,取决于人品、悟性、修养的高低。纵观当今根艺界,真正的艺术大师并没出现,广大根艺家仍需发奋努力。
 
根雕是脆弱的。追塑历史,人们于从史料中摘取只言片语,便把根雕艺术说得如何渊源流长。事实上,古人并没留下丰富的遗产可继承,改革开放以来才是根雕创作的兴盛时期。二十多年的探索,根艺理论并没成熟。根艺理论,是根艺创作的指导思想。二十多年来,从事根雕创作的队伍在不断扩大,而根艺理论的探索却一直是个薄弱环节。

根雕艺术怎么创作的5个随想
 
对于像《花木盆景》这样在全国根雕界具有权威性的杂志,所刊登的理论文章,我们应该认真拜读,从中获得有益的创作指导。但一开始,我们就应该明确根艺理论的“根”并不在于就根论根。根雕既然是门艺术,其基础理论应该是与其它艺术门类理论一样的,那就是创作上依然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在艺术中,自然的一切都是为人的创造力而存在的。塞尚指出,艺术作品不是直接的,“它是我心灵的作品”,只有在表现问题上作长时间的沉默观察才能达到。
 
简而言之,面对一自然根材,是被动摹仿根材外形而因材施艺,还是认真地思索根材纹理的内在美,从而引起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而产生强烈的表现意识再进行创造,这便是根雕作品品位高低的关键所在。以往我们熟悉的理论,并非都是正确的,根艺理论还有待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完善。
 
根雕是神秘的。不论在中国还是西方,艺术一开始就包容了神秘。根的神秘,首先表现在它的美学特征。在自然界中,根历经艰难的生命磨砺,展现的是千变万化的自然肌理。细细品味,那鬼斧神功的肌理本身就昭示着一种神秘的信息。作为根雕作者,在审视根时,首先会被自然界那神秘的自然现象所倾倒,再从中感悟到什么,然后进行创作。在艺术创作中,任何艺术自身的美学特征,总是与其它的物化手段和信息传递方式分不开的。根的神秘,是一种诱惑,它把人类的目光引向无穷。
 
尽管虚无并非存在,但是对虚无的想象可以为我们打开另一个无尽的空间。当我们面对根的神秘,再试图展示人们心灵中天生就有的一颗想象的心灵,而神秘正巧适应人们满足欲望的天性。问题是,艺术中所折射的神秘美如何表达人们心灵的丰厚多情。从题材上来讲,中国古代的女蜗补天、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等都体现了远古的神秘,西方艺术从地狱、炼狱到天堂的“灵魂三步曲”与东方艺术中的“凤凰涅架”都在共同描述着人生的神秘之路。而当今,根雕艺术上的神秘则是与现代人繁杂的多变的审美情趣相融合的。总之,根的神秘为我们展示了宽广的创作领域。
 
根雕是一种修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都是一种修饰。根只要在人的感觉中美,经人为的修饰后更美,它便成了艺术。比如,居室之内的装饰,先是平整粉刷,再之后便是裱贴美化,完工之后便是装磺艺术。再诸如生活里的时装艺术、插花艺术、园林艺术、盆景艺术和赏石艺术,它们都是通过对物质对象的改造与修饰,既在人心之内,又出乎人意之外,故而这种修饰便成了艺术。既然根雕艺术是一种修饰艺术,便应该在表现主题升华之后,或是刻意追求一种充分展现主题升华之后,再刻意追求一种充分展现美的表现手段,来尽善尽美地展现根之美。过去,在品评根雕作品时,常是众说纷纭。
 
任何艺术标准都有其道理,但基本的一条是,必须给人以美感。根要使其给人以灵感,除了艺术构思外,制作方面又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维。除了加工精细外,木质表面的处理便成了问题。古朴是一种风格,清丽也是一种风格,如果是彩色的呢?无论怎么说,有三种观点值得探讨,一是根雕是否一经上色就破坏了自然美:二是根雕是否都应该是以厚重色来表现古朴的自然:三是根雕是否可以金属、石等材料来点缀。评判艺术品的优劣,永远是以“赏心悦目”为基础的。
 
因而,作为根雕艺术家来说,不该把自己禁锢在一个模式中。雕塑的发展是随着当今科技、大众生活的变化而创新的,我们根雕是否可以有所借鉴呢?艺术贵在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根雕艺术创作实现新的繁荣。
 
更多>根雕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538 second(s), 529 queries, Memory 2.7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