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不同移栽方式对红花龙胆幼苗生长的影响

日期:2020-06-24 13:15:26     浏览:4    
核心提示:为此,本研究以红花龙胆5月龄幼苗为试验材料,移栽时采用覆草、移栽14d后覆膜、搭建遮阳网、覆膜等4种方法,比较并记录红花龙胆幼苗的存活率,测量株高、叶片长度、叶片宽度、节间距、叶片数以及分枝数等形态数据,旨在为红花龙胆的人工栽培提供基础资料。
不同移栽方式对红花龙胆幼苗生长的影响
 
摘 要:为探索红花龙胆(Gentiana rhodantha)幼苗移栽的适宜方法,幼苗移栽时采用覆草、移栽14d后覆膜、搭建遮阳网、移栽前覆膜种4种处理,分析移栽后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移栽前覆膜处理的存活率最高,为(89±9.42)%,其次是移栽搭遮阳网处理,存活率为(88±3.74)%,最低的是覆草处理,存活率为(45±4.92)%。

遮阳网、移栽前覆膜比覆草、移栽14d后覆膜的幼苗高,分枝数多,长势好,但遮阳网杂草较多,幼苗纤细,且存活率、长势均略低于移栽前覆膜。因此,移栽前覆膜是红花龙胆移栽的较好方法,二级分支与叶片数最多,与其他3种移栽方法差异显著。
 
红花龙胆(Gentiana rhodantha),苗族又称“青鱼胆草”,隶属龙胆科龙胆属,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1],在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广西等地区也有发现。全草均可入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新收载品种,具有清热除湿、解毒、止咳之功效[2]。目前,对红花龙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学[3]、生物学特性[4]、资源调查[5-7]、化学成分[8-10]及抑菌研究[11-12]等方面,而尚未见幼苗移栽方面的报道。为此,本研究以红花龙胆5月龄幼苗为试验材料,移栽时采用覆草、移栽14d后覆膜、搭建遮阳网、覆膜等4种方法,比较并记录红花龙胆幼苗的存活率,测量株高、叶片长度、叶片宽度、节间距、叶片数以及分枝数等形态数据,旨在为红花龙胆的人工栽培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六盘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基地进行,地处六盘水钟山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5℃,年降水量1200~1500mm,1月平均最低气温均在0℃以上,无霜期230~300d[13]。

不同移栽方式对红花龙胆幼苗生长的影响
 
1.2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红花龙胆5月龄幼苗。采集野生红花龙胆种子,2018年4月份经漂浮育苗所得。
 
1.3 试验方法 
 
选择适宜的土面面积进行全面整地,用工具进行翻耕,去除土壤杂草和杂质(石头、玻璃等)后,进行区域划分和起垄,并做好标记,每个区域面积1m2,起垄高度在20~30cm,建立排水沟,便于排水。2018年9月中旬进行移栽,移栽时选择长势一致的红花龙胆幼苗(株高2~3cm),根据规划好的区域,按覆草、移栽14d后覆膜、移栽前覆膜、搭建遮阳网等4种移栽方法分别进行种植。移栽时,带有漂浮盘内原有土壤,有利于存活。每种方法供试植株100株,株距与行距均为10cm左右4个处理具体如下.
 
1.3.1 覆草 
 
移栽好后,就地取杂草进行全面覆盖。
 
1.3.2 移栽后覆膜
 
移栽14d后根据土面面积,截取大于土面面积的地膜进行覆盖(尽可能保证无褶皱),用周围泥土固定地膜,然后用剪刀在红花龙胆苗的位置进行开口,使红花龙胆幼苗露出地膜面。

不同移栽方式对红花龙胆幼苗生长的影响
 
1.3.3 移栽前覆膜 
 
移栽前,根据土面面积,截取大于土面面积的地膜进行覆盖(尽可能保证无褶皱),用周围泥土固定地膜,剪刀开口地膜,将幼苗移栽至开口处。
 
1.3.4 搭建遮阳网 
 
移栽好后,根据土面面积,用土壤固定U型拱杆,在U型拱杆上方覆盖遮阳网(遮阳率60~70%),保证土面能够完全遮阴。
 
 
1.4 统计分析 
 
2018年10月24日、11月24、12月24日3次记录存活数,测量株高、叶片长度、叶片宽度、节间距、叶片数和分枝数等。成活率取3次记录的平均数,2019年4—6月,每种方法每次随机挑选10株幼苗进行测量。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和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标签: 红花 移栽
>更多关于红花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1.212 second(s), 572 queries, Memory 3.0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