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蜗牛兰属植物怎么繁殖的方法

日期:2020-07-28 15:48:15     浏览:13    
核心提示:蜗牛兰植株为合轴生长,假鳞茎短小,卵圆形,基部具叶鞘包围,叶长30cm。花序腋生,具数朵花。花色鲜艳,以红色为主,有鲜红、猩红、洋红、紫红等颜色。花期春、夏、秋三季。除原种外
蜗牛兰属植物繁殖与栽培
 
蜗牛兰是兰科文心兰亚族蜗牛兰属植物,为热带树上附生的中小型兰花植物之一。全属仅 8 个原生种和 3个变种,与文心兰属、齿舌兰和堇花兰属 ( 密尔顿兰属 ) 有近缘关系。广泛分布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及玻利维亚高海拔地区,19 世纪初引入英国栽培,早期被称为齿舌兰属,后于 1881 年重新命名,将属名改为蜗牛兰属,因唇基胼胝体形似蜗牛而得名。
 
蜗牛兰植株为合轴生长,假鳞茎短小,卵圆形,基部具叶鞘包围,叶长30cm。花序腋生,具数朵花。花色鲜艳,以红色为主,有鲜红、猩红、洋红、紫红等颜色。花期春、夏、秋三季。除原种外,种间杂交较多,与一些相关属的杂交后代中培育出了很多具有观赏性的艳丽花色品种。常与之杂交的属有齿舌兰属、文心兰属、堇花兰、美堇兰、长萼兰、凹萼兰、丘茧兰(爱达兰)、虎斑兰、剑心兰 ( 托伦兰属 )、喜兰属、富仙兰等。

主要栽培品种有贝氏蜗牛兰、朱红蜗牛兰、诺氏蜗牛兰、玫瑰蜗牛兰、火山蜗牛兰、密花蜗牛兰、杂色蜗牛兰、丘茧蜗牛兰‘圣福西恩’、蜗牛齿舌兰‘圣克莱门特’、蜗牛齿舌兰‘火魔鬼’、堇花蜗牛兰‘樱花’、文心蜗牛兰‘三岛’、蜗堇齿心兰(蜗牛兰属、堇花兰属、齿舌兰属、文心兰属的 4 属杂交)、长萼蜗牛兰、蜗牛美堇兰、蜗牛虎斑兰、蜗牛剑心兰、喜蜗牛兰、富仙齿舌蜗牛兰、文丽蜗牛兰等。

蜗牛兰属植物怎么繁殖的方法
 
繁  殖
 
蜗牛兰可采用分株、无菌培养基播种及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
 
无菌播种
 
蜗牛兰的无菌播种方法可参考文心兰,但蜗牛兰种间杂交和属间杂交授粉的成功率较低。授粉较易成功的时间是花朵完全开放时至开花 3 天内、未开放或半开放的花朵及开花 3 天后的花朵,柱头的黏性较差,授粉不易结荚。授粉当日温度低于 20℃,杂交形成果荚的成功率最高,在 20℃~ 25℃的范围内授粉次之,温度高于 30℃,授粉成功率为零。因此,授粉当天温度高于 20℃以上时,应将植株置于低温的温室内。授粉时间以早上为宜,10 点以后杂交授粉的效果不佳。花药应取鲜淡黄色花药。
 
蜗牛兰杂交授粉后至果荚成熟需要35 ~ 250 天不等,以刚转黄的果荚为主。初果用 75% 酒精擦洗干净,用 0.1% 的氯化汞消毒 8 ~ 15 分钟,无菌冲洗 5次。吸干后用刀片将果荚内细如粉尘的种子取出,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基配方先要做试验,以 MS 盐类中大量元素分别采用 1/4、1/3、1/2 及全量,添加全量微量元素、铁源、有机酸和维生素,及 20g/L 蔗糖,培养基 p H 值调整为 5.2,再加入 2g/L 活性炭及 9g/L琼脂。以 1/4 ~ 1/2MS 最适合蜗牛兰种子发芽和原球体发育。

采用基本培养基花宝 1 号 (7-6-19)2g/L、蛋白胨2g/L、活性炭 2g/L、琼脂 0.9% 和蔗糖 20 ~ 25g/L,为最适合播种培养基。或以花宝 1 号添加蔗糖 2g/L、蛋白胨2g/L 及 0.9% 琼脂为基本培养基时,添加活性炭 2g/L 及椰子汁 10ml/L有助于增加种子发芽和加速原球体的发 育。 分 化 成 苗 培 养 基 为 MS+6-BA1.0mg/L+IAA0.2mg/L+ 蔗糖20g/L+7 ~ 8g/L 琼脂 ( 或卡拉胶 )。生根壮苗培养基为 MS+6-BA0.1mg/L+NAA0.5mg/L+ 活性炭 0.5g/L+ 蔗糖20g/L+7 ~ 8g/L 琼脂 ( 或卡拉胶 )。
 
 
  组织培养
  
  除用无菌播种外,可从健壮母株上采集茎尖、花梗或叶片等为外植体快速繁殖,采取长 5cm 左右的嫩芽,从假鳞茎着生基部或花梗腋芽切下,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用 0.1% 多菌灵溶液浸泡,冲洗干净,再用抗褐化剂溶液浸泡,最后用 0.1% 升汞进行外植体消毒。在无菌超级工作台上放在解剖镜下,剥去外层几片,并切取完整的芽尖,芽尖大小以2~4mm的小块为宜。培养基和添加物需先做试验,茎尖诱培养基建议以 1/2MS+ 琼脂 10g/L+ 蔗糖25g/L+ 活性炭1g/L+TDZ2.5 ~3.0mg/L+NAA0.2 ~ 0.4mg/L,p H 值为 5.8,光 照 时 间 14 小 时, 光 照 强度 2000 ~ 4000lx, 培 养 温 度 为25℃ ±2℃。

蜗牛兰属植物怎么繁殖的方法

丛生芽分化继代培养阶段,将再生芽在超级工作台上用手术刀切割成 带 1 叶 芽, 长 1cm, 在 1/2MS+ 琼脂 10g/L+ 蔗糖 25g/L+ 活性炭 1g/L+亚硫酸钠 1g/L+TDZ2.8 ~ 3.0mg/L+NAA0.32 ~ 0.4mg/L 的 培 养 基 中 培养。经 5 ~ 6 代继代增殖培养后,丛生芽分化出小苗,经过壮苗培养,再放置在生根培养基上培养。生根培养基以1/2MS+6-BA0.2 ~ 0.4mg/L+NAA0.8 ~1.2mg/+ 活性炭 1g/L+ 蔗糖 20g/L+琼脂 8g/L。
 
采 用 叶 片 组 培 时, 以 切 取 长 约1cm 的叶片作为培植体。培养基成分为 1/2MS 的 盐 类, 七 水 合 硫 酸 亚 铁(Fe SO4·7H2O) 及 乙 二 胺 四 乙 酸 二 钠(EDTA-2Na) 为全量,添加肌醇 (myo-inositol)100mg/L、烟酸(niacin)0.5mg/L、维生素B6(Pyridoxine HCI)0.5mg/L、硫胺素 ( 维生素 B1)0.1mg/L、氨基乙酸 (glycine)2.0mg、蛋白胨 1000mg/L、磷酸二氢钠 (Na H2PO4)170mg/L、蔗糖 2000mg/L、植物凝胶 (GelriteTM)2200mg/L,p H 值在加入植物凝胶前调整为 5.2±0.01,每瓶分装 10ml 培养基,高温121℃高压15psi杀菌15分钟。

在 25℃ ±1℃下作全暗培养。在进行叶培植时,把切取无菌苗叶片长约1~5cm,置于 TDZ4.54μM(1mg/L) 的 1/2MS 培养基上,培养约 1 ~ 2 个月后,形成多量球状体胚。若添加葡萄糖10~30g/L、果糖 10 ~ 30g/L、蔗糖 20 ~ 60g/L、水 杨 酸 1μM 与 TDZ1.0mg/L、 乙 醯水杨酸 0.01 ~ 1.0μM 与 TDZ1.0mg/L或 ACC20μM 与 TDZ1.0mg/L,可提高杂种品种的叶培植体胚发生效率。

此外,ACC1 ~ 5μM、亚精胺 10μM 可促进属间杂种品种的叶培植体胚发生,而 TDZ1.0mg/L 组 合 孕 酮 0.1μM 的处理,则促进属间杂种品种的叶培植体胚发生。一般球状胚体分布于叶尖、切口、叶边缘或整片叶培植体的向轴面。在形成原球茎进行增殖再生植株时,诱导形成的团块状原球茎,用刀切割分离出单个原球茎,分别置于 1/2MS 的培养基 ( 见茎尖组培部分 )。生根培养后,在出瓶前宜将试管苗转移到温室荫蔽下炼苗一段时间,使根系发达粗壮,以增强幼苗对环境的适应力。

蜗牛兰属植物怎么繁殖的方法
 
炼苗后将生长健壮的试管苗用镊子轻轻取出,洗净基部培养基,并用 0.1% 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2 ~ 3 分钟或用 0.1% 多菌灵溶液消毒 10 分钟,待表面水分稍晾干时即可种植。移栽基质以透气、排水、保湿材料为佳。以水苔或细树皮块,也可使用蕨根和椰糠等量混合的基质。基质经消毒灭菌后,栽入 1 ~ 1.5 寸杯盆中,种植后托盘置于庇阴、高湿的玻璃温室内,弱光下缓苗培养,但基质不宜过湿,以防烂苗。两周后小苗恢复生长,应增加通风和光照,并酌情施肥,可每周喷施花宝 1 号 2000 ~ 3000 倍液,以达到壮苗和加快生长的目的。移栽温度对成活率影响很大,一般以 23℃~ 26℃最适宜,夏季温度过高和冬季温度过低时应加强温室内的配置设施。
 
分株繁殖  
 
同文心兰繁殖方法一致,常在春季 4 ~ 5 月新芽萌发前结合换盆进行分株。将已长满盆株脱出,剔去附着旧基质,剪除老根,将新、老假鳞茎分开,以每丛分成 2 ~ 3 个芽的假鳞茎,伤口需涂抹多菌灵粉,最后用新材料将分株苗栽入盆内,放半阴处 2 ~ 3周,不浇水,仅对植株叶片喷雾清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待恢复萌发嫩芽和长出新根后,转入正常管理。若肥水管理得当,次年可开花。
 
标签: 蜗牛兰 繁殖
>更多关于蜗牛兰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983 second(s), 494 queries, Memory 2.7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