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2020年福建农林大兰花研究成果获国家进步奖

日期:2020-08-01 13:10:28     浏览:39    
核心提示:这是我国兰花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也是福建省花卉产业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由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仲健等主持完成的“中国特色兰科植物保育与种质创新及产业化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我国兰花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也是福建省花卉产业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
 
福建农林大学是该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遵义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海南大学、福建连城兰花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参与了该项目研究。
 
由于生境破坏、人为任意采挖等原因,数十年来,野生兰花资源急剧下降,许多种类濒临灭绝,《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把兰科植物列为全科保护,占全球濒危植物种类的90%。为加强兰花保育研究,促进兰花产业可持续发展。兰思仁课题组在国内率先提出“以保育促进产业、产业反哺保育”目标,从1993年开展资源调查,并与国内相关高校、机构经过20余年联合攻关,构建了以基础研究引领关键技术突破,以关键技术支撑产业化体系的创新链。

2020年福建农林大兰花研究成果获国家进步奖
 
“中国特色兰科植物保育与种质创新及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的主要亮点为“两大突破”“四大创新”和“八大关键技术”。“两大突破”即率先突破了兰花基因沉默技术瓶颈,解析了花色、花香调控关键基因,为兰花的功能基因验证和分子设计定向育种提供手段。率先攻克兜兰组织克隆世界性难题,14种兜兰是世界上首次无菌播种成功,把兜兰体细胞克隆变成现实,有力推动兜兰规模化和规范化生产。
 
“四大创新”,首先是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占区域的97.8%的属和83.2%的种,建成全国最大的兰科种质资源库,制定实施保育新策略,推动一批珍贵兰科植物资源成功回归野外;其次是厘清兰属、蝴蝶兰属、石斛属和兜兰属系统发育关系,解析花色、花香调控关键基因,建立转化体系,为进一步推动兰花资源遗传改良奠定了坚实基础;再者是创新育种手段,使兰花育种周期缩短一半以上,各项性状指标均大幅度优于传统育种手段的品种;另外是创建高效繁育技术体系,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增殖系数达5.5~10倍以上,降低成本20%~33%,提高单位产量30%~100%,有力推动我国兰花产业智能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
 
“八大关键技术”,坚持聚焦需求、问题导向,研发运用真菌共生生境营造技术、野外回归技术、基因沉默技术、“试管开花+杂交”技术、兜兰无菌萌发技术、兜兰组织克隆技术、金线莲一次性成苗技术、花期调控技术,有效破解兰花保育和产业化发展中的重大技术瓶颈,推动了我国兰花保育和产业化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大幅提升我国兰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福建农林大学兰花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目前获批建有兰科植物保护与利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兰花创新联盟和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的理事长单位,汇聚了一批国内知名专家,累计培养从事兰花研究的博士后和博硕士研究生62人,已经成为我国兰花专家学者集聚的人才高地、兰花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兰花研究和成果推广的孵化基地。兰思仁(左)和刘仲健在观察蝴蝶兰兰思仁手捧获奖证书
 
标签: 兰花
>更多关于兰花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443 second(s), 221 queries, Memory 1.4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