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室内植物对人体心理效益影响的3个研究进展

日期:2022-03-05 17:00:55     浏览:27    
核心提示: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室内植物可以对人体的心理效益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室外自然环境,未能揭示室内植物与人体心理效益之间的影响关系。
室内植物对人体心理效益影响研究进展
 
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室内植物可以对人体的心理效益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室外自然环境,未能揭示室内植物与人体心理效益之间的影响关系。以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等为依据,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1995—2021年间发表的室内植物与人体心理效益相关的定量实证研究。分析室内植物对人体心理效益影响研究领域内的文献发表年度趋势、研究热点、领域动态以及主要研究方法,并从室内植物对心理健康、认知能力和环境感知3个方面的影响,总结出室内植物对人体心理效益可能存在的影响机制。

最后,归纳出当前室内植物对人体心理效益影响研究的趋势、室内外植物影响的差异和目前研究存在的争议,并提出今后研究应当扩展室内植物类别与特征研究、充分利用新兴的技术手段、重视室内空间的多样性以及室内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等建议,以期为今后室内植物的身心健康效益研究提供借鉴。
 
全球疫情背景下,人们在室内以及独处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多,一天中80%~90%的时间人们都在室内度过,接触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室外自然环境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伴随着人们待在没有绿色植物的室内环境时间越长,可能出现不良建筑综合症(sickbuildingsyndromeSBS)、呼吸系统慢性炎症、肿瘤和癌症等身心健康问题,影响人们的舒适度与工作效率[1]。

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与身心健康问题,人们在室内种植植物来增加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因为植物是自然的象征[2]。栽植室内植物的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300年的古埃及时代,就有利用盆、桶等容器栽种植物的迹象[3]。另外,据文献记载,2000多年前的庞贝城中,人们也曾在室内种植过植物[4]。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围绕室内植物与人们健康的关系及其影响作用展开[5-6],实证研究表明室内植物不仅能够对建筑环境产生积极影响,还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7-8],由此,建筑环境资源和社会医疗支出都会因此而受益[9]。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实况报道,截至2021年,世界上最值得关注的3种疾病是抑郁症、心血管疾病和艾滋病,其中抑郁症是导致人类致残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全球疾病总负担的主要原因[10]。自然环境被证明能够有效缓解压力相伴随的相关症状,如抑郁症等,但由于自然环境主要存在于室外,因此,许多的研究重点关注了室外自然环境与人体心理效益之间的关系,而较少有研究关注室内植物营造的“自然环境”对人体心理效益的影响[11]。
 
目前,国内关于室内植物对人体健康效益的研究较为缺乏,少数研究对室内植物给人体带来的健康效益进行了回顾和实证[12],重点关注了物理和生物层面的影响[13],但缺乏室内植物对人体心理效益影响的研究,并且关于室内植物对人体心理效益影响机制的研究尚不充分。

因此,本研究采用知识图谱分析主题词的网络关系,辨析室内植物对人体心理效益影响的研究热点、领域动态,归纳主要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基于此,总结出室内植物与人体心理效益之间可能存在的影响机制,提出在未来研究中待优化完善的内容,以期为心理效益导向下的室内绿色空间研究提供基础和线索。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以WebofScience核心合集、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作为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基础,并以其他文献中所涉及的与本研究相关但未被检索到的文献作为增补,收集1995—2021年间室内植物对人体心理效益影响研究的相关文献。为了使检索更加全面准确,通过多次检索策略的比较,对中文文献①与英文文献②分别进行检索。随后通过文献管理工具NoteExpress软件去重,以及经过人工筛选与排除,最后得到定量实证研究文献共74篇,其中英文文献63篇,中文文献11篇,并将文献题录导出为可在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的RefWorks软件文献管理题录样式。
 
1.2研究方法
 
VOSviewer软件是由荷兰莱顿大学VanEck等[14]研发的一款专门揭示文献知识单元的可视化软件,是一款用来构建和查看文献计量图谱的免费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可用于绘制各个科学领域的知识图谱。与传统文献分析方法相比,知识图谱分析以科学知识为研究对象,通过直观可视化的图形关系清晰地揭示学科知识演进的内在历程与结构[15]。主题词共现图谱能够清晰地反映主题词的词频及相关度,图谱中节点的大小表示主题词的词频,不同颜色表明不同的聚类
 
通过VOSviewer软件分别导入中文文献和英文文献的RefWorks软件文献管理题录样式文本数据集,用于分析文献标题和摘要中主题词的共现。由于中文文献数量较少,分析图谱中主题词之间关联性不强,因此,本研究主要展示英文文献分析结果的图谱,并结合人工分析结果,归纳总结室内植物对人体心理效益影响研究的领域动态及进展。
 
2室内植物对人体心理效益影响研究概况
 
2.1文献发表年度趋势

室内植物对人体心理效益影响的3个研究进展

室内植物对人体心理效益影响的3个研究进展
 
 
研究领域内的文献发表情况可以最直观地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度和趋势。根据目前的检索结果,国内外学者对室内植物的心理效益研究都呈逐年递增趋势。但相比于国外,中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图1、2)。
 
2.2研究热点
 
运用VOSviewer的网络可视化分析(networkvisualization)功能对63篇英文文献展开计量分析,构建主题词共现图谱(图3)。可以看出,主题词“室内植物”共现频次最高,其次,“焦虑”和“疲劳”共现频次较高,且二者之间联系紧密,说明室内植物可能通过缓解人们焦虑的情绪状态,进而缓解或者预防身心上的疲劳。此外,共现频次较高的主题词还包含“高校学生”“病人”“上班族”“教室”和“病房”,表明了主要的研究对象和地点。最后,“相对湿度”“室内空气质量”等主题词,表明植物对室内环境质量的影响也是讨论的热门话题。
 
2.3领域动态

室内植物对人体心理效益影响的3个研究进展
 
运用VOSviewer的聚类视图(clusterview)功能将研究关联性大的主题词聚为一类,用同一种颜色表示,可以得出3个主要讨论的主题,再结合出现频次较高的主题词,对同色区域的元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研究方向主要分布在学校教室、办公区域和医院病房等含有植物的室内空间(图3)。

室内植物对人体心理效益影响的3个研究进展
 
结合不同时间段研究的主题动态,可以看出先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病房内患者的情绪状态方面,随后转向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方面,最近研究的关注点主要在改善教室环境质量方面(图4)。
 
3室内植物对人体心理效益影响研究方法
 
目前,室内植物对人体心理效益影响的研究方法主要为实验法结合问卷调查法,少部分只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16]。其中,实验法结合问卷调查法能够较为准确收集人体心理效益的整体作用结果,而单纯的问卷调查则能够快速获得数据,但数据的准确性较差。
 
3.1测量方法分析与总结
 
当前,对于人体心理效益的测量主要是通过量表来实现,已有大量实证研究关注到室内植物对人们的情绪状态、健康状态和恢复性效益等方面的影响。情绪测量主要采用如情绪状态量表(POMS)、POMS的子量表[17]、Y-1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Y1)[18]、语义差异法(SDM)[19]、改版的朱克曼个人反应清单(ZIPERS)[20]等情绪测量量表。其中,由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情绪状态会有所差异,因此国内学者黄秋韵等[21]在针对老年的情绪研究中采用了老年人负面情绪表。另外,健康自评的量表主要有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国身心健康量表(CPSHS-134)、健康状况调查(SF-36)[22]和改版的SF-12[23]等。

其中,由于部分健康自评量表题目过多,因此,国内学者姚亚男等[24]采用了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疲劳量表(FS-14)与5项躯体症状调查作为一般健康状态自评量表,并且表现出较好的信效度。恢复性效益的测量主要是基于Ulrich的压力恢复理论[25-26]和Kaplan的注意力恢复理论[27-28]而改编的压力恢复简短量表以及注意力恢复简短量表。另外,也有学者为了研究教室内的植物对儿童上课时注意力的影响而采用天空搜索任务(一种选择性注意力的测试),该测试是儿童日常注意力测试(thetestofeverydayattentionforchildren,TEA-Ch)中的一个子测试[29]。
 
可以看到,将生理指标测量纳入心理效益研究逐渐成为实证研究的趋势,这表明实证研究开始注重主观与客观测量数据的结合,以追求研究的深入性和科学性。此外,由于实验方法的局限性,少数研究需要针对个体开展横断面调查③,例如通过网络问卷或线下访谈询问被试者工作场所或家庭空间内是否存在植物,从而探索其心理效益的变化状况[33]。
 
横断面调查易于实施,且比较节省时间与经费,研究所得结果具有较好的概括性和代表性,但可能存在组群效应,适用于分析和比较不同群体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心理特征。从优劣势来看,情绪、健康自评和恢复性效益可选择的测量量表种类较多,多数量表也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但有些量表题目过多,容易导致被试者在填写问卷时感到身心疲倦。因而研究者需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选取测量量表,并根据语境调整量表题项。
 
另外,虽然生理指标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被试者的身心状态,但目前测量仪器的普及程度也是研究者常遇到的难题之一。从研究内容来看,探究室内植物对人体心理效益层次下的诸多方面的相关性研究和影响机制研究多通过量表获取数据,而探究不同绿化特征对人体心理效益影响之间的差异性研究则多采用量表结合仪器测量的方法。但无论是量表测量还是仪器测量,情绪状态都被认为是影响人体环境感知的基本因素[34],因而成为多项研究共同探讨的首要心理感受。因此,未来研究可以更加重视分析与测量个体差异和室内绿化特征差异,并探究其综合影响。
 
3.2刺激材料类型分析与总结
 
此外,诸多学者探讨了丰富多样的室内植物类型,并以此作为对人体心理效益影响研究实验的刺激材料[35-36]。据统计,绝大部分研究的实验干预采用了真实植物,其中按形态特性和观赏部位可分为观花植物、观叶植物和观姿植物等。按功能用途可分为观赏植物、闻味植物以及互动植物(被试者参与种植与维护等园艺活动);按空间位置可分为桌面盆栽、地面盆栽以及垂直植物墙等;按植物绿量可分为低绿量植物、中绿量植物和高绿量植物。另外有部分研究采用视觉模拟体验,通过让被试者观看有真实植物的照片或视频来进行实验调查[37]。

较早的研究采用传统的浏览图片和观看视频的方式,最新的研究中则使用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技术。被试者通过佩戴VR设备,体验由数字技术生成的虚拟植物的3D场景,或者是在拍摄真实植物全景后导入设备生成的3D场景。相较于传统的2D视频和图片,3D场景通过模拟现实环境给被试者提供了更多的身临其境的体验,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青睐[38]。
 
对于不同的实验干预,采用真实植物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也能够为室内植物对人体心理效益影响研究提供实证依据,但该方法便捷度不高,适用于小空间范围内的特定人群。视觉模拟则具有良好的创新性和可控性,但对于模拟设备、被试者认知水平等方面要求较高,适用于高校学生等认知能力较高的人群。因此,对于不同的研究群体和场所,应当根据不同群体和场所的特征来选择适宜的实验刺激材料
 
标签: 室内植物
>更多关于室内植物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292 second(s), 186 queries, Memory 1.3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