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6个樟子松种源幼苗耐盐性盆栽试验

日期:2021-03-17 11:12:13     浏览:1    
核心提示:樟子松在降水少、风沙大、土地盐碱化严重的西北寒旱荒漠区成功引种,并得到大面积造林推广,说明樟子松遗传资源非常广泛,具有耐盐碱胁迫的种质基础[1-4]。因此,本文在种源收集的基础上,采用室内盆栽法,对6个樟子松不同种源进行了盐胁迫处理,
6个樟子松种源幼苗耐盐性盆栽试验
 
摘要:以6个樟子松不同种源幼苗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法,对其耐盐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土壤盐胁迫下,不同种源幼苗苗高、地径、生物量均受到了抑制,根冠比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6个樟子松种源耐盐性存在差异,其排序为:柳河>加格达奇>呼玛>鄂温克旗>榆林>桦南。柳河种源能耐8g/kg盐胁迫,其他种源只能耐5g/kg盐胁迫。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为欧洲赤松(Pinussylvestris)的一个地理变种,天然分布范围非常窄,主要在内蒙古红花尔基的沙丘地带及大兴安岭阳坡的山地。由于其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薄,引种栽培从寒温带针叶林区、温带针阔叶混交区到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都取得了成功。
 
尤其是近20年,樟子松在降水少、风沙大、土地盐碱化严重的西北寒旱荒漠区成功引种,并得到大面积造林推广,说明樟子松遗传资源非常广泛,具有耐盐碱胁迫的种质基础[1-4]。因此,本文在种源收集的基础上,采用室内盆栽法,对6个樟子松不同种源进行了盐胁迫处理,对其耐盐性进行评价,旨在筛选樟子松耐盐种源,并为其遗传育种奠定基础。

6个樟子松种源幼苗耐盐性盆栽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2016~2017年,从樟子松分布区内收集不同种源种子(表1),收集后置于5℃冰箱恒温保存。2018年3月,将沙藏萌动的种子播种到营养钵中,所用基质为腐殖土、草炭和珍珠岩按体积分数1∶3∶1混合均匀的复合基质,每个营养钵中基质质量相等,并用稀释800倍的多菌灵溶液进行消毒处理。试验在武威市国家杨树樟子松良种基地温室内进行。
 
1.2试验方法
 
2019年3月,对长势一致的樟子松幼苗采用盆栽法进行一次性盐胁迫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1个对照,每个处理5株,分别用0、3、5、8和10g/kg的NaCl溶液(是指每1kg干土壤中含有的NaCl质量克数)处理。盐胁迫期间,花盆下垫塑料托盘,防止盐分流失,定期浇水,连续处理50天。试验开始后,每15天观察记录一次苗木症状。2019年7月20日测定苗高、根冠比,2019年11月17日测定生物量。
 
1.3观测指标及方法
 
1.3.1苗高生长量测定
 
盐胁迫前后分别调查幼苗的苗高H0和H1,计算不同处理的苗高绝对生长量ΔH=H1-H0,并在试验过程中每7天观察记录各种源幼苗的盐害症状。
 
1.3.2生物量测定
 
试验结束时,每个处理选取生长中等的幼苗5株,在105℃下烘15min,然后置于80℃下烘干至恒重,自然冷却后分别测定地上和地下部分干物质的质量,取其平均值,用减质量法测得盐胁迫期间各种源的生物量累计值,并计算根冠比值。
 
1.3.3数据分析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AS进行方差分析和Excel2007进行处理,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并用字母法标记。
 
更多>盆栽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1.186 second(s), 499 queries, Memory 2.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