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为什么很多奇石被命名为禅石 有什么不妥

日期:2022-01-14 10:44:40     浏览:3    
核心提示:最近被邀参加第五届中国赏石暨国际赏石展,看到一些奇石被命名为“禅石”,读到一些文章大谈奇石的禅境之妙,感到不大对劲,故在此申述浅见。
最近被邀参加第五届中国赏石暨国际赏石展,看到一些奇石被命名为“禅石”,读到一些文章大谈奇石的禅境之妙,感到不大对劲,故在此申述浅见。
 
禅宗文化是既深月_广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影响了文学艺术发展的意识形态。从唐代盛世禅宗产生以后,在宋代形成高潮。在帝王的倡导下,士大夫知识分子很少有人不受影响。当时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园艺家受禅宗美学观的影响,创作了大量有禅意的诗词、书画、散文和园林艺术。园林中的太湖石、灵璧石也是构成禅境的部件。

王维、柳宗元、白居易、苏轼、黄山谷、宋镰、李蛰、公安三袁、朱茸都以其有禅意的诗文名作光耀于历史星空。在封建社会,处于政治风浪迭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士大夫知识分子在遭受打击、压抑又不得不依附那个政治体制时,只有逃于禅、游于艺,在空寂虚静中,求得心灵平衡,在艺术中表现恬淡的禅意禅趣。那种自性清净的恬淡风格,曾引起广泛的精神共鸣,应该说禅境—超越世俗或功名利禄,超越庸人趣味,但求精神自由解脱的艺术境界,在占代是一种反抗精神和有反异化色彩的行为特征,对此我们应历史地评价它。
 
明代以后,资本主义萌芽了,人们的审美理想从佛国降到尘世,禅宗衰微,禅意的追求也逐渐淡化。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在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时,大禅学家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杨度等将遁世的、追求自性清净的禅宗,改造为“人间佛教”,企图通过宗教改造民心、改造社会。谭嗣同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气概走向涅架。柳亚子投身于辛亥革命,杨度弃禅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禅宗也从此结束了在知识分子中的主导作用。
 
简述禅宗的兴衰史,是要告诉人们:禅境早已不是艺术家的最高审美境界了。禅悦只是历史上的美感现象,今人的精神文化结构中既无禅的意识,当然不会、也不可能在奇石中参禅而入禅的审美境界。

 
禅石,是一种审美客体。顾名思义,是指奇石中有佛或禅师的形象,有禅意存在。禅美在客体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然何以定名禅石?
 
据科学家研究,地球的年龄可推测为46亿年,44亿年前形成了海洋,41亿年前出现了最古老的火山岩,38亿年前有了沉积岩,并有了生命的痕迹(化石),地球在它非线性运动中使得种种化学元素在冷缩过程中、在力的作用下,形成晶体结构形状和斑斓色彩的岩石。那时连海洋生物也没有,更谈不上人了;而禅宗产生在千余年前的唐武则天时期。可见石中无禅师、无如来、无莲花,也无禅境。

名曰禅石,不是强加意志于物质构成么?至于禅意,那不过是审美主体精神的对象化、外化,是有禅宗审美理想的人,感到奇石给自己有虚空、恬淡的感觉,令人忘世、忘物、忘我,达到“梵我同一”的禅悦效果。当今大千世界的亿万芸芸众生,如果都去追求禅境,对奇石“自悟、自致、自证”,还有什么积极意义而言?
 
欣赏奇石之美,是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判断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不是靠非理性的直觉,不是靠潜意识的作用,而是受审美理想制约的。而审美理想既受制于历史传统文化的积淀、艺术欣赏水平的高低和审美经验,更受制于美学观。菊花石令人喜爱,因为从魏晋时代起饮菊酒、吟菊诗、画菊、唱菊,取名为菊,已成传统文化的内容;菊的迎霜怒放,枝头不凋,独傲秋风已比德于人,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击困难与灾祸的象征,所以一见石中的“菊形、菊姿、菊韵”,就产生美的形象联想,从而产生美感,这种美感正是审美理想的实现。

西方人没有这个菊文化传统,没有崇菊的审美理想,因此审美上不会将注意集中于菊花形象,不会产生丰富的审美联想(包括诗词书画作品)与第二度创造,从而也不会激发浓烈深厚的审美感受。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评价“这一块”菊花石抗霜傲雪的儒家之情,“采菊东篱下”的道家之情,“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禅家之情,但不能说只有禅意才是最高的审美境界,将禅美抬到超越一切审美意识的高度。有人认为,用禅宗“模式”去赏石,“可以使人从石头中体验到具有丰富的内涵、无限深度的象外之意。也就是说,天生的奇石还要发挥人的主体性,才能发现那隐藏很深的美……在赏石过程中升华到主体意识的觉醒。”此论就值得商榷了。
 
第一,要以禅宗模式去欣赏奇石,欣赏者必须悟禅和肯定禅宗佛教的审美理想是最高的。众所周知,禅宗的审美理想是虚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一切物色都是空相,是虚无,连自我肉身也是无,自然景物,社会事业、人生价值都是虚,只有自性清净才是美的,因为这颗心是佛:“即心是佛”。


达到这个境界,就进入了佛国,才产生恬淡的禅悦之美,这种境界有什么丰富的内涵、无限的深度?灵魂“升华”到虚无的佛境,生命“觉醒”到四大皆空,看破红尘才美吗?大家都看破了红尘,谁来建设社会主义?谁来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
 
第二,道与禅在唐代已经开始融合。所以有人说禅家是披着袭装的道家。宋代以后,大儒朱熹的理学已融儒道禅为一体,只有净土宗在保持戒定慧的修行仪轨,在追求西天极乐世界的理想境界。从宋至今已经近千年了,被整合的思维,今天怎样分解出来,在奇石中去理解禅美呢?
 
再说,欣赏奇石时,要采取非功利态度,要有心无杂念,凝神观照,联想万千,“移情”于物领悟理蕴等心理活动,是审美的普遍规律,赏石如此,赏词书画等一切艺术都是如此,并不为禅宗佛教审美时专有。禅宗的《古尊语录》、《五灯会元》等公案中,也没有一则记载奇石是禅石,也没有记载一位参禅赏石而进入佛的审美境界的禅师。即使设想赏石可以进入,也只是一次偶然特例,并非一切人赏石都可进入,都可使灵魂升华。


 
第三,由于儒道禅已融合于古代中华的整体文化中,所以人们赏石时,可以自由地赋予儒道禅的色彩。一块秃鹰状的奇石形象,你可以说这有儒家精神,因为它表现了“自强不息”的雄豪刚劲之美:也可以说有道家精神,因为象征了“鱼昆鹏展翅”的精神绝对自由之美;还可以说,这有佛家精神,因为这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灵鸳山上的灵鹭:甚至你还可以说,这头鹰是当今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象征,可见赏石是没有儒道禅模式的。
 
奇石文化和艺术的确可使人的灵魂净化,可以使精神得到升华。所谓净化,是指在赏石活动中让灵魂进入审美王国,隔绝和减少精神污染,抗拒物质、金钱、女色对人的奴役异化,使自我素质向真善美发展;所谓升华,是指精神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从庸俗、平庸的生活情趣中,提升到高雅的审美境界。而这不是自然而然获得的,天然奇石本身没有这种社会功能,只有审美主体建构了先进文化的审美观和审美理想,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有较高的文艺素养和社会生活经验,他才会发现奇石的美,欣赏和评价奇石的美,并通过命名使奇石有时代精神,赋有积极的诗意,引导欣赏者进入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境界。

如果命名引导欣赏者进入禅境,去体验封建士大夫的、禅家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发思古之幽情,发禅悦之宗教情感,那就不是灵魂净化而是复古,不是精神升华而是沉沦了。
 
禅境,是古代知识份子曾追求的审美境界,那时代毕竟已经遥远了。对祖先们留下的这笔文化遗产,现代的人们必须用科学的、辩证的眼光去对待它,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才是正确之态度。
 
更多>奇石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081 second(s), 70 queries, Memory 0.7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