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 PenJing8

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2025-09-18 邓必平0
核心提示:为提升林业技术专业的学生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林业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为载体,在充分了解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
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邓必平(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为提升林业技术专业的学生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林业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为载体,在充分了解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理论,分析教学方法要素和师生课堂中具体活动,构建了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模式,开展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对比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2种模式下学生的测验成绩和教学反馈满意率情况,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各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但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2个方面优势并不明显,仍有优化提升的空间。
 
20世纪初,杜威及克伯屈首次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后人把他们的理论实践作为项目教学的起源[1]。杜威提出“做中学”的教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克伯屈认为项目课程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重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3],更进一步明确了项目教学课程内涵。项目教学在国外理论发展趋于成熟,形成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内由于项目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关项目教学理论和理论本土化研究相对较少,但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在一些工科类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上应用较为广泛。项目教学起源于职业教育,理论基础和课程模式积淀深厚,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并应用到各学科专业教学中[4]。通过搜索发现,项目教学法在林业技术专业教学中应用研究较少。本研究整合任务驱动和项目教学模式,应用到林业技术专业“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以期改善课程教学现状,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意识。
 
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促进林业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满足对学生知识、技能与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更为有效的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模式,在实施项目之前,有必要摸清“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因此对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2019级林业技术专业23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设计主要包括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度、重要性及参与度的认知,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的认知,对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的了解程度,学生对课程已学知识和技能的熟悉度和对学习收获的满意度,学生感知的学习障碍等内容,共发放调查问卷234份,回收230份,有效问卷230份。
 
1.1学生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的基本认知
 
1.1.1学生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专业课程的兴趣度、重要性及参与度的认知。由表1可知,仅有21%的学生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这门课程不感兴趣,7%的同学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持否定态度,但从课堂实际参与人数、参与时间和积极性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有48%的学生认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这门课程的课堂参与度不高。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这门课还是很感兴趣,并能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可能是由于老师的授课方式影响了学生参与度,使大部分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完全投入课堂学习。
 
1.1.2学生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难易程度的认知。通过调查发现,仅有2%的学生认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这门课程比较容易,74%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比较难或非常难,要上好这门课,就需要老师结合项目实践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学生充满信心,掌握方法克服难点,对老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1.2学生对林业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的了解程度
 
由表3可知,有50%的学生对林业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不太了解或不了解,只有24%的学生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还有26%的学生了解程度为一般。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林业技术专业的学习目标和未来职业方向并不清楚,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之前有义务指导学生深入了解林业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划职业方向,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投入课程的学习。
 
1.3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
 
1.3.1学生对课程已学知识和技能的熟悉度和对学习收获的满意度。由表4可知,49%的学生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已学知识的熟悉程度较低或很低,熟悉程度为一般的占比34%,熟悉程度较高和非常高的占比仅为17%;收获满意度方面处于较低或很低水准的占比41%,满意度为一般的占比41%,满意度比较高和非常高的占比仅为18%。总体来说,学生感知自己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并不高,大部分学生不满意自己目前的学习成果,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熟悉程度和学习收获满意度呈现正相关关系,说明学生对课程学习收获的满意程度是建立在其对课程已学知识的熟悉程度的基础上的,学生对课程已学知识越熟悉,就会感知到自己对课程学习收获越满意。1.3.2学生的学习障碍。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感知困扰学习的最大障碍是不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和缺乏学习的动力,其次是学生觉得课程的理论知识难以掌握。由此可见,如何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简单化、有趣化是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具体的工作项目情境来破解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障碍问题。
 
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2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建构
 
从对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2019级林业技术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学生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存在一定的兴趣,但都是短暂的。无论是学生对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收获程度,还是课程的教学方法等,都未能体现该专业的培养方案,难以满足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笔者尝试将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构建符合林业技术专业要求和林业类专业课程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希望能改善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为今后林业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及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2.1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模式建构要素
 
教师、学生和项目是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的三大基本要素。教师在开展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时,要转换角色认知,整体把握专业培养方案,熟悉企业实践,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教师还应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具有跨学科交流、合作意识与能力,成为项目化教学的践行者、项目课程资源的开发者、项目教学素材知识库的建设者、学生的导师和顾问、信息的咨询者、团队协调者[5-6]。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转换学习方法和习惯,从等待教师“浇灌”知识和布置任务转变为主动明确学习目标,通过任课老师指导自主建构知识,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好学习的计划者、管理者和意义建构者,为了合作完成项目,学生还得具备良好交流沟通能力。项目设置应符合职业需求,最好是实际工作环境中的项目,涵盖的知识与技能应符合林业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可适当引入一些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关的内容或者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但必须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避免“娱乐活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认知程度,引导学生逐步完成项目任务,达到具体的教学目标。
 
2.2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模式设计
 
为提高林业技术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基于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模式的理论思想,结合“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专业课程特点,笔者综合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方式,确定了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模式的整体教学设计方案(如图1)。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分解整个教学过程,细分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评价3个环节。课堂教学环节重在知识讲授,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初步认知项目,了解项目的整体程序;实践教学环节重在合作完成项目任务,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自主和探究学习,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教学评价环节重在对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考查学生自我展示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自我反思与自我调控的意识。通过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全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任务进度,灵活转换教学角色,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促进学生自发产生学习行为。具体而言,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如表6所示。
 
2.3应用实例
 
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2020级林业技术5个班为研究对象,其中3个班在2021-2022学年第2学期按照上面构建的教学模式开展了任务驱动式项目化教学(作为观察组),另外2个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选取“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中“小班区划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2个项目,首先在室内讲解小班区划的依据和小班调查的方法,然后在学校附近选择一个行政村(湖边镇善边村),开展为期3周的小班区划调查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同时锻炼实践技能。外业调查结束后,学生利用实地调查获取的数据,整理分析完成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和各类森林、林木面积蓄积统计表、编制森林资源调查报告。此外,利用1周时间根据外业调查统计的资源数据组织森林经营类型,分经营类型测算采伐量,综合分析确立合理年伐量,在此基础上再做采伐和造林规划,完成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完成“小班区划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任务后,要求学生制作汇报PPT,分小组开展交流和评价工作;对照组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由任课老师逐知识点在课堂中进行讲解,所有知识点讲解完后进行课程综合实训。
 
2.4教学效果评价
 
2.4.1课后测验成绩比较。课程教学工作结束后,对5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成绩考核,考核由理论知识考核和综合技能考核两部分组成,均为百分制。理论知识考核试题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省级在线开放课程题库中随机抽取,电脑自动阅卷。综合技能考核由5个班级的任课老师组成评委组,每位学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由评委组老师评定成绩的平均值构成。
 
由表7可知,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班级(观察组)无论是理论知识考核成绩还是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班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课程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技能。
 
2.4.2教学反馈情况比较。为检验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课程结束后对研究对象发放了调查问卷进行课程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设置了6个条目(1.对教学模式是否感兴趣?2.是否有助于掌握理论知识?3.是否促进了主动学习?4.是否提高了综合素质?5.是否提高了学习效率?6.是否希望应用于其他专业课程?)。
 
根据统计显示,条目2、3、4、6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在掌握理论知识、促进主动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条目1和条目5在两组之间比较,虽然观察组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两个方面仍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优化。
 
 
更多>同类园林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