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安居工程景观设计成本优化提升路径探究
杨睿1,陈昌柏2(1中建八局(山东)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1;2山东高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32)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景观设计逐渐去风格化,甲方对景观成本控制越来越严格。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展示出对城市更新板块的发展意向,国家也在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多,保障性安居工程景观也随之成为热点和焦点,在有限的资源内发挥最大的作用,创造优美的景观效果,可以为丰富城市天际线及提升环境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本研究分析了保障性安居工程中的景观发展背景,明确保障性安居工程景观的成本构成,阐述了其景观元素、设计流程和设计各阶段特点等,提出了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及相应阶段的成本控制方法,并基于硬景、软景、室外家具和室外水电4个景观元素进行分析,达到了总体把握保障性安居工程景观设计中成本控制的效果,解决了保障性安居工程景观中效果与成本平衡的问题。
城市更新行动的发起,是中国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的重大工程项目。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对城市中存在环境、品质、生态、景观等问题的地区做出必要的、有序的改建过程。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政府进行道路建设或者其他公共设施建设时,对被拆迁居民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1]。
进行城市更新改建时会涉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而合理有序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会给社会发展和城市和谐进步带来良好的影响,这就对保障性安居工程景观的要求逐渐严格[2]。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要将十大精神融入景观建设当中,深入推进新时代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在有限的资源下,将保障性安居工程景观建设得舒适宜人美观,就需要明确景观成本的构成,熟悉掌握景观设计流程及成本过程控制要点,掌握景观设计中成本控制的要点。
1保障性安居工程景观的成本构成
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一般为EPC总承包,不仅需要让客户满意,也要让甲方和总承包方达到收益与产出的合理比例,这就对设计方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成本控制与景观效果之间寻找最优解。
1.1保障性安居工程景观成本控制的目的
保障性安居工程景观所要达到的效果需要让客户满意,合理控制成本是关键,而不是一味地减配置、减投入,损失景观效果及客户感受。对于甲方来说,追求景观投入与地产收益的投入产出比的合理性。对于EPC总承包来说,在满足业主需求的情况下达到景观工程的施工便利性与利润最大化。对于设计方来说,成本控制是在有限的资金下做最优的设计产品选择。
1.2相关景观概念
1.2.1景观投影面积。景观投影面积=用地红线内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小区内车行路面积+屋顶绿化面积。
1.2.2硬景比例。铺装与水体的投影面积与用地红线内景观的总投影面积比例。
1.2.3硬景比例规定。《景观三大纪律十项注意》中规定:独栋别墅8%~10%;联排别墅10%~12%;花园洋房15%~17%;高层公寓16%~19%(若有地上停车位可适当放宽,若有人车分流,面积应降3%~5%)。
1.3景观元素构成
景观构成是相当复杂的,从成本清单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软景、硬景、构筑物、水电及部品四大类。
2保障性安居工程景观设计流程及成本控制要点
2.1设计流程


保障性安居工程景观设计流程如图1。
2.2设计各阶段特点及工作重点
2.2.1方案设计阶段特点。注重景观方案的意向性与概念性,景观方案与建筑规划的关系。可以同时开展景观设计与建筑规划,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设计,使方案更具合理性,体现各个专业的最大价值。规模较大的安置社区,可以通过各功能区域分布、面积分配及流线安排、结合建筑的使用功能,确定场地的使用功能,从设置开放性活动广场、设置运动与休息区域、确定主要节点(出入口、泳池、水景、全龄活动场地)、做好过渡空间这几个方面着手。
2.2.2初步设计阶段特点。在这个阶段建筑平面已经大致确定,但是与现场地形可能会有些出入,景观功能需进一步落实,定位更加明确,核定空间尺度的适宜度,推敲细部尺寸空间,确定铺装材质的品种及规格,确定初步的种植配置,选点及骨干树种选择,确定小品及景观构筑物技术参数、景观家具初步布点及选型,估算成本。
2.2.3施工图设计阶段特点。有准确的总图及建筑施工图落点,出入口位置,明确的细部尺寸,详细的材料名称及规格,准确的地形处理及竖向设计,详细的照明及灌溉图纸,配套的水电系统设计,有详细的结构设计,为施工提供详细完善的图纸。
2.3设计流程阶段成本控制要点
2.3.1景观设计任务书阶段控制要点。核对任务书或甲方对景观设计造价的说明,核算任务书中总价或单价;与甲方核实投标价格与景观面积,确认甲方对成本控制的要求;核实景观设计面积,计算甲方要求的景观单价。
2.3.2景观方案设计阶段控制要点。平面布局上以功能为主,主要控制景观节点的个数,突出节点的重要性,以必要的硬质铺装和组团绿化共同完成功能的需求,简化非功能性的节点。例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采用多级景观节点设计,通常将主入口、核心景观区、轴线景观作为一级景观节点。二级节点一般为体量较小的组团,由其数量确定;三级景观节点则根据不同的空间和服务半径在居住区内分散布置。在景观构图方面,尽量利用现状地形,以直线为主要元素,园路的半径选择整数的模数,减少材料浪费和铺贴费用,有遗漏处用软景植物进行弥补。
景观道路分级设计,可以有效地将不同等级的道路材质分类,控制道路成本。一级路按照设计任务书等具体规范要求进行铺装宽度的设计,二级景观路用来连接各个景观空间与主干路,三级小路则作为辅助,能够2人通行即可。消防登高场地在设计时可以与小型活动空间相结合,在满足消防的前提下进行多种有效利用,可以减少其他活动空间需求,从而减少铺装面积。
控制场地内的软硬景比也是有效节省成本的方法,一般住宅设计的软硬景比是7︰3,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硬景控制在20%以下,尽量减少水景的设计。公建、商务办公等项目,需要疏散场地较多,可以根据场地需求增大硬景比例。但尽量控制软硬景比例在4︰6以内。在景观水景方面,由于气候因素,北方项目尽量不采用水景,根据形式可分为硬质水景和软质水景[3]。
2.3.3景观初步设计阶段控制要点。硬质部分材料及规格选择应明确,并选用造价较低的产品。石材和砖材作为景观设计中最常用的元素有多种类型,不同的产地、厚度、面层等都影响其价格。施工过程中异型石材、砖材的铺贴需要现场切割,就会造成加倍的人工费,应尽量选择规整的造型。
软景部分,绿化的主要造价在于大乔木的数量,同样的绿地面积,一棵大乔木与一片草坪成本比约为8︰1,胸径越大的乔木也就越贵,合理配置植物组团与草坪,通过乔灌木的组合打造疏林草地的视觉感受,不仅能够营造通透的氛围,而且节省了成本。
竖向是景观的灵魂,没有竖向设计就没有景观可言[4]。微地形是景观设计当中很重要的一环,但要注意设计位置是否合理,像是地下车库顶板上的景观需要计算地库的荷载,同时也需要注重其经济性来控制成本。
2.3.4景观施工图阶段控制要点。施工图主要在设计的后期来控制成本,充分利用现场的有利条件,如减少大填土方、保留现状苗木、引用现状水系等,以达到成本降低的前提下做出最好的景观效果。
3保障性安居工程景观设计的成本控制要点
3.1设计成本控制分类
保障性安居工程景观成本一般分为四类:硬景部分、软景部分、室外景观小品和室外水电(景观照明和景观给排水)。
3.2硬景设计的成本控制要点
3.2.1竖向设计。充分利用现状地形进行局部的微地形设计是竖向设计中控制成本的关键点。首先要在最短的距离上减少甚至消除高差,其次可以最大限度预留出景观区,上人的草地坡度可为1︰3,如作为边坡处理,可以做到1︰2,最后逐渐过渡到住宅出入口,通过缓坡形式可以减少土方量,以减少成本。
挡土墙的设置一般在总图中规划,通过整个场地的标高来计算合适的位置,采用放坡分级的形式可以减少土方开挖量和挡墙自身的高度,减少基础的成本。同时也可以简化墙面的装饰处理,采用绿化搭配的形式进行软化处理。
3.2.2铺装设计。遵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多选择当地常用的铺装材质,以合理的市场价格来搭配使用不同的垫层物料,最好能够有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来保证项目的成本及质量。室外景观铺装材料主要有石材、铺砖、卵石、混凝土、木材。不同的材料造价不同,应根据景观节点的主次采用不同造价的材料,例如可以在主要出入口、中心节点采用造价较高的石材,在其余步道可以采用透水砖等材料。
硬质景观中若有多种类型的铺装材料会增加成本,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在出入口及主要节点处选择不多于5种的材质,其他处控制在3种以内,石材所占比例高低决定了硬景成本高低,因此在景观设计时应严格控制石材铺贴的应用。在主入口、核心景观可适当采用石材材料。次要景观区可以用价格适宜且效果相当的材料替代,例如透水砖、彩色混凝土、印花地坪等材料。材料的合适搭配,一样可以营造高档效果。
同时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确定铺装材质及垫层的厚度,减少超大规格和异型选择。石材面层做法不同造价不同,例如荔枝面、蘑菇面等要比其他面层做法高,应适度选择石材面层。花池、台阶、矮墙等构筑物应控制数量,尽量结合项目设置在主要节点位置,在做法上应尽量减少石材的应用,可以采用与建筑相近的颜色与材料,例如真石漆等材料替代,结构采用砖砌,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
虽然基层在整个硬景造价中只占三成,但也要避免浪费,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根据设计标准化尽量简化做法。景观中的构筑物能够起到聚焦视线的作用,不宜过多使用,控制其数量也可以减少成本,构筑物造价较高,亭子一般在8万元以上,廊架在5万元以上,景墙造价0.2万元/m2以上,座凳最低造价在450元/m2以上,造价较高。构筑物材料尽量选择易于施工,造价较低的材质,如砖砌的景墙、钢架廊架等。
3.2.3软景设计。软景是景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保障性安居工程需要保证地被与灌木的面积比在6︰4,灌木造价控制在75元/m2以下,乔木30元/m2以下,树木的规格多选用干径10~15cm,少部分30cm以上的大树,可以将品种一致的小规格树用群植的方式凸显,形成优美的组团,作用与孤赏树一样,通过开阔的草地空间能够加大软景的占比。植物的成本一般以孤赏树、大中乔木为最高,中小乔木和灌木其次,可以增加攀援植物和地被花卉作为点缀,草地成本最低。
大规格植物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可以快速成型,应在场地的几个重要节点,例如入口对景、主要景观轴线及活动场地,放置大规格乔木,其他空间可以减小规格[5]。把握苗木价格的突跳点,乔木规格与其价格一般有比较固定的范围,例如胸径在8cm、10~12cm、15~18cm,这区间内是呈曲线上升趋势,20cm以上的范围则分段上升。
控制植物种类,植物品种上选用乡土树种,来源广,易养护,成活率高。筛选苗木的种类,排除名贵品种(用类似形态的树种作替换),控制较贵品种的数量及位置。重点区域要呈现最好的效果,大部分空间可以疏密结合,采用疏林草地的形式营造通透开敞的视野,局部空间设计为乔灌草多层次复合种植的手法,把成本用在最合适的地方。在植物搭配设计上进行成本控制,使用小乔木与灌木球相结合的形式替代大面积的片植灌木,道路边缘运用色叶植物进行加强,由于花卉需要充足的阳光、及时的后期维护、成本较高,尽量减少花卉的使用,尤其是北方地区。
3.2.4室外家具设计。室外的家具品类有很多,像垃圾箱、景观花钵、户外座椅、成品雕塑等,要特别注意性价比,挑选合格的成品,不仅节约时间,更节约成本[6]。
3.2.5景观水电设计。景观水电分为照明、给水和排水。在景观照明平面布置上控制数量,照明可以通过借光、漏光等手法,借助周边光源的照明,减少灯具布点位置。小区内尽量不设置路灯,照明上尽量减少光照重合区域。庭院灯间隔15~20m,草坪灯间隔6~10m。灯具选型上尽量减少灯具品种数量,同一规格品种灯具尽量聚集,缩短电缆铺设距离。
景观排水需要合理梳理景观地形的竖向,尽量使雨水能自然排向已有的市政雨水口,设计雨水口时也要与雨水检查井距离相近,缩短管内流水的距离。而景观给水可以选择成本较低但同样符合水质标准的水源,管材多用价格较低又经久耐用的PVC给水管,若能与区域的给水管相结合,可以就近多头接管,以节省管材量。
4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景观不仅要考虑住房者的感官体验要求,还要追求资源的性价比,把钱用在刀刃上,这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保障性安居工程景观的成本元素和设计流程的透彻分析,更多地关注使用者的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来打造更优美、更适宜、更高品质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景观,以促进社会和谐,为今后的设计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