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盆景的2个流派与风格 图片

日期:2022-02-17 11:36:56     浏览:5    
核心提示:南派(即岭南派)盆景,北派(苏、浙浙)盆景,40年代开始至今(民间流传或许更早),几经风雨,天下有口皆碑,称派论别可谓名正言顺。
      看了今年第8期盆景赏石版上刊登的潘仲连大师一文,颇有同感,遂聊发以下赘言。 
      
           一、潘大师说,“不可以凭个人随意圈点封赏”盆景流派,我以为然。能称流派者,首先应经得起一定的时间考验,因几盆成功之作便称流派,未免过早,也过于轻率。即使是别人对其给予封赏,其人想必也是不敢当的。南派(即岭南派)盆景,北派(苏、浙浙)盆景,40年代开始至今(民间流传或许更早),几经风雨,天下有口皆碑,称派论别可谓名正言顺。
           
           其次,派者众也,派系中应有众多弟子,在某地域形成风气,方能被社会承认其为派系。否则,只凭某个人的几件成功之件怎可以称派呢?孔泰初、素仁为南派盆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苏伦、陆学明、刘仲明等接班来了,现在更多来者,但我们没有称其为孔派盆景。
           
           再其次,能称派者,应有相关论著,有多名出众之名家形成独特的流派特征,即该流派之名家都基本拥有共通的创作特质、手法,近似的形式、成品,但又允许他们之间各有自己个人的风格。不是说该流派有某人的创作风格有创新了,就凭某几件作品升段为派,这个称谓于社会不公,于盆景理论界易造成混乱。以上三点,时间性、地域性、理论性对于流派形成应必不可少的。    

盆景的2个流派与风格 图片
      
      二、我居住在岭南之粤西,侍弄盆景也十多年,其风格与南派有异,但这是风格之异,仍是岭南派盆景。二000年湛江第三届省港台澳盆景博览会上,我的山杜鹃盆景是运用岭南派技法创作的,但在造型上吸取了台湾盆景精华,重塑了枝叶繁茂的形象,喜获“紫荆奖”,可谓一点派别渗透的成功。因我觉得每个派别的弟子都应博取别派的精华,摒弃琐俗的一面,如此方有进步,方可创新。如弟子们都年复一年地跟着念子日,岂不是盆景克隆?
      
      盆景流派是历史性的,是群众性的,是有一定理论定式的,而风格是具体表现在某件作品之上的,往往是局部的,暂时的,甚至是可变的。正因为某一流派的盆景创新了,即说明它的风格在创新了,这是风格的异彩纷呈,而并非是原来的流派在解体而新流派在诞生。其实风格上的创新,往往是被别的派系风格所渗透。

如苏、浙派盆景的“六台三托”、川派盆景的三弯九倒拐都创新了,事实上现今南北派风景的风格已经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渗透,日本、台湾盆景的风格也日趋渗透到我国几大流派中了。往后各流派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其风格将会渗透到什么地步呢?

按傅耐翁先生的说法,水平互相接近时,有派又归于无派。傅老的推断是否正确暂且不论,但这说明派别之中的风格是可以相互渗透的,而且是必然的。敝人认为,风格渗透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是因人而异的,而风格渗透的动机,往往是被别流派盆景的优秀特色所吸引,从而产生临摹的激情。所以说,现场参观学习或盆景展览会的举办将会预示着新一轮的盆景派别风格的渗透。      
      
      综上所述,盆景派别是有国度的,有地域性的,有时间考验的,有较为系统理论的。而盆景风格是流派的特征,它会在各流派之间自然而然的潜移默化地渗透。可以说,流派将永远存在,但风格却年年在相互学习,在不断进步!
 
标签: 盆景流派
>更多关于盆景流派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2.364 second(s), 351 queries, Memory 2.5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