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区域性林业生态建设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 - PenJing8

乌兰察布市区域性林业生态建设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

   2025-09-18 韩学飞0
核心提示:林业生态建设是现代林业发展应当关注的重点层面,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特征,以林业生态区域性影响为基础,构建林业生态建设评估体系,精准、深入、全面地分析林业生态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林业工作创新发展
 区域性林业生态建设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

韩学飞1,赵富春2,刘鑫海2(1 乌兰察布市园林防灭火队,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2 乌兰察布市园林服务中心,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摘要:林业生态建设是现代林业发展应当关注的重点层面,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特征,以林业生态区域性影响为基础,构建林业生态建设评估体系,精准、深入、全面地分析林业生态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林业工作创新发展,是林业现代化实现的重要路径。在明确林业生态评估内涵和意义基础上,以乌兰布察市林业生态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为例,说明林业生态建设的优化方向,以此为林业建设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为推动林业现代化发展起到应有促进作用。
 
现代林业发展中,以生态、生产、生活为基础的“三生融合”理念,成为区域性林业建设活动开展的基本指导。林业生态既是林业建设发展的应有之义,又是“三生融合”理念的实现基础。传统粗放式管理模式中,对区域性林业生态建设评估重视不足,无法准确把握林业生态建设水平,导致建设活动开展存在诸多方面问题,构建全面覆盖、指标权重合理的评价体系,实现对林业生态建设水平的精准评估,才能不断优化林业建设方式,提升林业生态水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生态保障。
 
1林业生态建设评估内涵
 
林业生态建设评估是指利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在合理确定指标范围和指标范围基础上,基于林业生态建设投入和实际运行水平,实现对区域范围内林业生态建设水平的精准评估。利用层次分析方式,准确把握林业生态建设薄弱环节同时,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以此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精准参考[1]。林业生态建设评估是林业发展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林业管理整体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工具。
 
2区域性林业生态建设评估体系构建
 
2.1乌兰布察市林业建设现状
 
根据乌兰察布市土地森林资源报告显示,全市总土地面积接近550万hm2,林地面积为242hm2,占48%以上。林地类型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辅助生产林地等,当前仍有宜林地面积近90万hm2。但整体而言,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等现象依然存在,全市林业发展依然低于内蒙古自治区整体水平[2]。森林生态整体上处于转型相持阶段、部分区域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但依然存在局部恶化现象,生态环境脆弱性较强,森林生态功能效益还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在部分地区,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现象仍有存在,林地流失更加隐蔽,给林业建设管理工作开展带来较大难度。如何实现对林业生态建设水平的精准评估,有效提升林业管理、培育、经营整体水平,推动林业生态朝向可持续方向发展,是林业部门及全市人民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
 
2.2林业生态建设指标评价选取
 
2.2.1评价指标选取依据。林业生态建设指标选取对评价结果具有直接影响,各项指标的具体选取,既要有理论层面的依据,又要有实践层面依据。依据文献资料法确定林业生态建设的基本指标,并依据合理的选取原则,最终确定指标体系。首先是以“林业生态建设”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限定检索范围为核心学术期刊,共检索出相关文献638篇。其中出现10次以上的主题词有林业生态建设、治理模式、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建设、生态林业建设、生态林业、长江上游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林业生态、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现代林业、林业生态体系、林业生态工程、林业可持续发展、城市林业、黄河上中游等。借鉴相关学者研究思路,将乌兰察布市林业生态建设评价范围确定为4个方向:生态治理、政策治理、社会文化、林业经济,确定评价指标基本方向。
 
2.2.2评价指标选取原则。评价指标的具体选取,采用德尔菲法进行,在向专家发出征询函的同时,明确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3]。首先,遵循科学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应当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既能够符合林业生态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能体现区域性林业生态的特殊性。其次,遵循针对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应当符合区域范围内林业生态建设实际,贴近地方林业发展特征。再次,遵循系统性原则,应当涉及林业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指标之间具有一定关联,又代表不同层次。最后,遵循可操作性原则,所有指标应当获得定量数据,或者用分数量化方式表达出来,数据应真实、准确,能够得出计算研究结果。
 
2.3林业生态建设评价指标的确定

林业生态建设评价指标的确定
 
在明确评价指标选取依据和选取原则后,采用德尔菲法向林业专家发送征询函,经两轮筛选后,整合所有专家匿名意见,构建区域性林业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轮是先剔除所有专家评分较低的指标,优化有争议的指标;第二轮是确定所有指标,并将所有专家的评分结果整理,得出各个指标对应权重。评价指标体系搭建具体如表1所示。
 
3林业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3.1乌兰察布市林业生态建设评价

乌兰察布市林业生态建设评价
 
以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为基准,查找乌兰察布市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森林资源年报等资料,邀请专家依据实际考察和分析情况,对上述指标进行打分(见表2)。
 
3.2乌兰察布市林业生态建设评估
 
从林业生态建设评价结果可知,乌兰察布市林业生态建设整体呈现较为均衡态势,专家评分结果与各个指标权重排序差异不大。排序差为正数的,说明该指标建设水平较高,对区域林业生态建设能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排序差为负数的,则说明该指标建设水平有所滞后,限制了区域林业生态建设,在后续运行发展中,需要做好重点强化;排序为0的,则说明该指标与生态建设要求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在细节层面还有待优化改进,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从生态治理层面而言,乌兰察布市近些年来在林业生态治理方面投入力度较大,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态综合治理体系,推动林业资源分布不断优化,林业科技支撑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在林木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违规砍伐,利用方式不当等问题,需要在后续治理工作中做好对应的处理。
 
从政策治理层面而言,乌兰察布市林业生态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虽然政府层面能够不断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为国有林场、林业主管部门、林农及相关主体治理工作开展提供政策支持,但是具体实施和落实中,依然存在较多方面问题。首先是在林业生态模式创新方面明显滞后,林业经营主体在生态建设方面的认识明显较为滞后,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和途径较少,难以有效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创新发展。同时在区域性林业生态法律法规建设和从业人员培训等方面依然有所滞后,相关规范难以实现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全面覆盖,从业人员综合素养水平有待提升。
 
从林业经济发展层面而言,整体还有待优化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在部分方面还不够合理,经济林种苗繁育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森林保险体系建设较为滞后,市场开发水平较低,难以满足病虫害及自然灾害防控要求。
 
从社会文化层面而言,林业生态建设科技人才吸引力明显不足,林业生态宣传工作整体较为滞后。这方面问题产生的原因,与乌兰布察市所处地理环境、林业生态建设理念更新不足、软硬件设施投入等有较为密切关系,需要在后续建设过程中加大投入力度。
 
4林业生态建设优化方向
 
4.1优化调整林业生态治理体系
 
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具有显性的区域性特征,西北地区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应当结合地方森林资源分布特征、治理要求和现有治理水平,在生态治理结构和具体方式方面进行优化,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治理体系,推动生态治理水平不断提升[4]。以乌兰察布市为例,应当进一步加强林木资源利用方面的治理,规范灌木饲料加工及相关产业发展方式,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利用方式,提升林业产业经济效益,改变传统的粗放式治理方式,减少违规伐林现象。同时还应利用政策导向推动林业资源分布优化,确保生态综合治理体系保持良好运行状态,为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2加大林业生态政策治理投入力度
 
政策治理是多数林业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治理工作开展的薄弱环节,在生态模式创新方面整体较为滞后[5]。以乌兰察布市林业生态建设为例,首先,应加大在生态模式创新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林业主管部门、基层治理机构等,全面加强与高新技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合作,提升新型技术开发利用水平。其次,加强区域性政策法规建设力度,在遵循上位法基础上,制定与地区林业生态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法规体系,确保各项监管工作有据可依。再次,强化林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减少林业生态建设活动中的冲突和矛盾现象,构建和谐运行的林业生态建设体系。
 
4.3推动林业经济市场化发展
 
提升林业经济市场化水平,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是部分地区林业生态建设应当关注的重点内容。对林业主管部门而言,首先应转变传统工作理念,正确认识林业市场化与林业性质之间的关系,在规范发展、生态发展前提下,利用多种路径推动市场化发展[6]。例如,在特色林建设方面,可以以基地建设方式,加大金红苹果、黄太平、山杏、沙棘、枸杞等经济林建设,鼓励林农开展新特品种引进。又如,林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积极鼓励社会企业参与项目建设,提升市场与产地对接水平;在林果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可以在现有农技推广工作基础上,构建针对重点企业和林农的市场化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森林保险体系建设,针对林业生态建设需求开发新型保险产品,降低林业经济市场化风险,为推动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4.4创新林业生态建设发展体系
 
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创新林业生态建设发展体系,提升社会公众群体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积极性,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参与到林业生态建设活动,是新时期林业生态建设应当关注的要点。以乌兰察布市为例,要能够做好科技人才生活和研究方面的基础支撑建设,改善工作环境,积极搭建技术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以技术为支撑,推动林业生态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同时还需要借助“三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宣传工作力度,在社会层面形成林业生态建设良好氛围,为具体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支撑。
 
5结语
 
区域性林业生态建设评估体系的构建,能够使林业部门更加直接、全面、准确地把握生态建设活动中的问题,深入分析自身工作开展不足之处,加大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推动林业生态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为推动区域林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更多>同类种植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