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浅论根雕艺术对中国文化的承载

日期:2022-08-19 22:18:47     浏览:0    
核心提示:中国根雕艺术源远流长,它的发展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同辙而行。
大凡优秀的艺术门类,之所以能得以传承、发展、繁荣,是因为都有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为沃土。中国根雕艺术源远流长,它的发展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同辙而行。
 
中国的儒、道、佛三大文化思想体系,尽管他们从各自不同的立场阐述着“人生世人,究竟追求什么”、如何在天地间“安身立命”的答案上有差异,但是,细究其在对待生命,对待自然的问题上,我们会发现他们惊人地有达到殊路同归的基点,那就是:自然是生命之“根”、之“源”。人要安身立命,就要尊重自然安排的生命的规律,要通晓自然造就的一切秩序和法则,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中国文化的传统理念、无论是儒、道还是佛家思想,从未提出过人要“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观点,而是恰恰相反,他们对自然的尊重、崇尚,可以说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这三大思想体系,都在自然中寻找着各自的生命之“根”。
 
在中国的很多思想理念及文字中,有很多是关于“根”的。“根”字已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语汇中的重要符号。与“根”字相关连的词语,比比皆是,垂手可拾,如:游子将家乡和祖国比喻为自己的“根”;同宗同族是“同根”;将同血缘关系称为一条“根脉”;同阶层,同信仰视同一“根基”:甚至将情感、爱情都当做“连理根”等等。而这一切为“根”的理念,最终又都归结到自然的总“根”。

浅论根雕艺术对中国文化的承载
 
世上一切恩怨、矛盾,甚至生死都可用“根”的标准和理念来化解,例如著名的诗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足可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对“根”理念的拓展已到了涵盖所有社会活动、文化理念、情感世界的传统文化精神层面中。“根”,已成为从物质的、可视的自然层面,发展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心性符号。符号,是人类精神活动中极为重要的链结。“根”字及用“根”为载体做的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构架之一。
 
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认为:迄今为止人类创造的一种最为先进和最令人震惊的符号设计便是文字和“语言”。而中国传统文化能将“根”字从自然的层面提升到心性的、理念化的层面,并将自然之“根”创造、提炼、转化为精神之“根”,艺术之“根”,使自然、情感和文化理念水乳交溶成不可分的符号,这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智慧、大艺术。因此,根雕艺术的“根”字,决不可用其它字词代替。
 
如:有人出于环保问题的考虑,改叫“枯木艺术”,是决不可取的。根雕艺术本来就应是以枯根朽木做素材(或是枯朽成根状的树干、树瘦等素材),个别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违背了艺术原则,应另当别论,他们是商业行为而不是艺术行为。让根雕艺术家为赚钱的商人代过是不公平的。其二,根雕艺术的“根”字,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心性符号,失去了它也就失去了传统的文化品格和这门艺术内涵的文化价值。
 
艺术创作中的符号化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己成了凸显心性的理念构成。如代表“和平”的飞鸽;代表道教的八卦图形:代表爱情的连理树等。根雕艺术在中国民间历千年至今仍然兴盛不衰,是中国文化传统心性符号以艺术形式的外延和传承。也可以这样说,根雕艺术审美的心理过程及价值,承载和凸显着中国文化传统的心性之光。
 
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人圣哲最古老、最朴素的哲学思想。这一思想不仅成为中国文化的大智慧,而且也渐渐被世界其它文化主流所接受。日本一位重要学者认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无疑是21世纪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思想,是最朴素也是最科学的自然辩证法……联合国在“自然宪章”中也写进了:“人类要取得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生活……”这些与“天人合一”思想相吻合的理念,摈弃了“人定胜天”的观念。根雕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创作理念,正是沿着“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轨迹走到现在的。
 
中国所有的民族艺术形式,在创作理念中,在艺术表现语言及技法中,都在企求追寻和溶汇到这一观念中去,而且约定成了中国大艺术的品评标准之一。在林林总总的艺术门类中,最能凸现“天人合一”价值观念的艺术类之一—根雕艺术以其艺术理念的宽容、形式语言的多变性格局,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它的创作理念、形式语言、艺术价值与“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如此完美地水乳交溶着。中国古人将对自然生命的理解和崇敬、直接介入到“根”这种自然物的形式,以其为艺术的载体来表达思想感情,这不能说不是大文化、大智慧、大艺术背景下所衍生出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门类。
 
“天人合一”是根雕艺术创作的重要核心理念。古人创造的以枯朽之根为艺术的载体,有着深远的文化思想和哲学思想内涵。中国古人圣哲在对待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将人的生命形式看成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从来没有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人要在自然中安身立命,就必须遵循自然安排的一切生命规律和秩序,追寻与自然相顺应、亲和的处世理念,才可安其身立其命。
 
在“天人合一”文化思想的导引下,根雕的艺术形式和语言,形成了追求含蓄之美,重在心境感悟的审美价值观。不张扬人的价值,从来都是恭顺地认为艺术是“源于自然”,极鲜见在自然面前轻言“高于自然”,更不妄称“大师”。因为这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对自然、对{生命认识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是如此厚重、宽泛、深远,可以说,是中国的文化滋养着中国的艺术,而艺术又承载、折射、凸现着中国文化的智慧灵光,如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佛教的“涅梁”;人祖伏羲创立的易经八卦及其庙前铭刻的“象天法地”碑文,这些古人圣哲的文化、哲学思想,对根雕艺术及其它艺术门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至今未见偏离这条文化轨迹(篇幅和学识所限,不作过多阐述,仅以此文抛砖引玉。请参阅中科院滕守尧所著《道与中国艺术》及王振复所著((周易的美学智慈》。
 
中国根雕艺术对文化传统的承载,另一重要的成因就是命题。甚至可以这样说,命题是根雕艺术的灵魂。如中国绘画不只要会画,而且要有好的命题,还要写好字,题好诗,盖好印,这样才构成中国绘画全部形式。

浅论根雕艺术对中国文化的承载2
 
西方人不理解这是为什么,而这一点恰恰是中国艺术精妙之处,智慧之光。如齐白石先生著名的命题《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上只有山、石、水、蟒蚌,没有青蛙,通过命题和画面,你又确确实实感到蛙声十里的情境,这就是中国艺术心性智慧的灵光。可以说,中国艺术如果缺少了心性的感悟,也就失去了中国文化传统层面的意义。
 
根雕艺术同样必须有文化的心性。这就表现在必须有寓意深刻,含蓄而优雅的命题。在某次大展中,有位作者展示了命题为《两岸同根》的作品。作品形式是两棵根连根,遥遥相望的树,将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两岸同血脉,盼统一的理念,通过命题和艺术形式、表达得如此贴切、机智,充分显示了作者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家的素质。四个字就可含蓄表达出复杂的历史、政治背景及情感,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心性智慧,也是根雕艺术之所以成为承载中国文化符号化构架的重要的成因。
 
让我们欣赏品评吉林吴德义先生命题与艺术形式俱佳的作品《轻若柔风》。此件作品是一典型的舞蹈者造型,可以说,这种造型已成了艺术中舞蹈者符号化的动作。作者没有直接命题为舞或者与舞有关的词汇,而题为《轻若柔风》,作品让人感悟和联想的就是舞者潇洒、轻盈、放松状态下的生命和精神世界是多么自由—像柔风一样无声无息、无拘无束……作品的艺术形式也较到位,适度的比例尺度,动感极强的舞姿,欣赏者也许会随之翩翩起舞……
 
综上所述,今后根雕艺术的创作、欣赏、评比,应将作品所表现的文化内涵,也就是命题,做为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标准之一。
 
更多>根雕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175 second(s), 162 queries, Memory 1.1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