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周矍痴迷花艺30多年 低调谦虚的插花者

日期:2022-01-10 10:01:29     浏览:1    
核心提示:这位痴迷花艺30多年,却始终低调谦虚的插花者,是如何修炼到今天的境界呢?周矍热爱文艺,他总结自己的插花之路很有诗意:30多年一路走来,我所追求的插花之美有三个。
第一眼看到周矍老师的插花,便被惊艳到了!风格清新、简洁、雅致、时尚,兼具中国传统插花和日式花道之美,有着年轻人创作的灵动,没有一点老派和过时之感。这位痴迷花艺30多年,却始终低调谦虚的插花者,是如何修炼到今天的境界呢?
 
融“三美”于一身,取之不尽
 
周矍热爱文艺,他总结自己的插花之路很有诗意:30多年一路走来,我所追求的插花之美有三个。
 
自然之美。在山林野地丘陵池沼中,那些野意十足的枯枝藤蔓、根盘(整颗的朽木)草穗,甚至是一片绿得滴水的绒毛绿苔,一旦搭配上几朵金黄或淡粉的小花,那种美就像山泉能洗亮你的双眼。投入皖南大山的怀抱,从山川文化、民居文化、茶文化、文房文化中,有着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图画之美。周矍不擅画,但他有几十本古今画册,单是梅花,从王冕、金农、石涛一路看到吴昌硕、齐白石、孔小瑜、董寿平。每一幅精美的折枝画,他都给配上一个花器,古铜瓶、古鼎或是青瓷双耳尊。画家心中流溢出的美轮美灸,会在他比枝配叶时,从形质到境界得到演化。他认为,插花作品要呈现清雅气象,令人如沐春风,如嚷甘泉。清与浊相对,去除插花的堆砌、散漫、无序而见自然本真,和平简静、神清气爽。远离光怪陆离,哗众取宠,寻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风范。

周矍痴迷花艺30多年 低调谦虚的插花者
 
诗词之美。周矍注重插花的诗情画意,插一盆花,题一个恰当的诗意的名字,他会搜肠刮肚、脑汁绞尽,甚至借用过孙犁先生文集的书名。“韶华茬蒋”“梓兮揪兮”“石崖沙岸任敬斜”“只向藤头旋花香”“且住春水”“解春犹未迟”等,都是他的插花作品名字。实在词穷了,他就买来六册叶嘉莹先生解读古诗词的书籍翻阅。在他看来,一个好命题能深化作品的意境,赋予作品诗词之美,观者在看花时诵读题名,会心一笑,那才称得上完美。
 
周矍认为,插花的比例、角度、色彩搭配知识,经过长时间研习都可以掌握,难的是审美眼光的培养。明代计成的《园冶》,现代园林大家陈从周的《说园》,是他常读的两本书。“虽然他们没说怎么插花,但是从他们叠山理水、栽树建屋和对中式园林的动观静观中,还是能得到很多启示。”
 
博采众家之长痴迷一生
 
周矍对花的痴迷令人惊叹。12岁时,他就在自家菜地边上养花。1982年从老家芜湖到福建当兵,他因为养花的特长还立了三等功。退伍后他做钳工6年,1989年,偶然参加芜湖市第一届园林职工插花盆景比赛,竟然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

周矍痴迷花艺30多年 低调谦虚的插花者
 
“为什么会给我报名呢?因为在这之前,石蒜开花的季节,我把两支石蒜剪下来,插在一个青色釉双龙耳瓶中,展现出的美感让我非常激动。我的师傅邱国华看到了,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花镜》,另一本是介绍日本花道的作品集,我就开始照着练习插花。”周矍说,那个时代的插花者多是企业的绿化工,作品有着浓厚的盆景味儿湘比之下他的作品就显得很独特。
 
1990年,周矍和师傅合作,获得了芜湖市月季花展插花项目的第一名,开始小有名气了。1992年,芜湖开始陆陆续续有人开花店,周矍被请去帮忙插花,也开始买专业的插花书籍学习。付玉兰、蔡俊清、谢明、王路昌等老师的书籍和录像,带给他很多启发。此后,在几次省市级插花比赛中,他屡次获得大奖。
 
2001,周矍利用业余时间开了自己的花店。2005年,他如愿以偿地调到了工厂的花房工作,负责厂区20多万平方米的园林绿化和四季花卉,成为让插花同行特别羡慕的人。从这个时期起,周矍的事业就与他热爱的插花融为一体了。
 
他更加如饥似渴地进行花艺学习。2012年,周矍到北京参加了王莲英老师的培训班。他发现,很多传统插花理论来源于古画,他开始注重去学其中的精神、神韵、插法以及高低比例。

周矍痴迷花艺30多年 低调谦虚的插花者
 
同时,日本花道三大流派所呈现的风格特点,包括选材、容器、陈设场景等,他也经常揣摩学习。去年,周矍还买了丹尼尔·沃斯特的作品集,其中对各种花材在不同场景下的分解组合,让他感到插花中没有什么是不可为的,只要是美的呈现。
 
现在令周矍很满足的是,因为工作之便,一年四季他总能得到钟意的枝条,而他每年去宜兴、景德镇淘花器,也给自己的插花创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周矍开玩笑说,年轻时自己也是个文艺青年,而现在他所有的心思都在插花上,只想用一个一个作品,记录自己的热爱和探索之路。
 
标签: 插花
>更多关于插花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1.261 second(s), 706 queries, Memory 3.7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