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灌木花卉嫁接繁殖技术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1江西省樟树市林业局,江西樟树331200;2江西省宜春市林业局,江西宜春336000)
陈刚1,温开德2
陈刚1,温开德2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花卉苗木培育技术得到了全面发展,利用嫁接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丰富多彩的苗木品种。以乔灌木花卉为例,阐述了不同嫁接繁殖技术的优点及价值,并就不同繁殖技术要点及在园林中的应用做了重要论述,以供参考。
嫁接繁殖技术因其科学利用植物生理学特点,将砧木的优良抗性特征和接穗丰富多彩的花形、花色进行组合,从而培育出观赏价值极高的苗木品种,因而在乔灌木花卉繁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嫁接技术概要
嫁接主要是剪截植物体的一部分枝叶,嫁接到另外一株植物中,从而形成全新的植株,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其中,被剪截的植物枝叶称为接穗,被嫁接的植物称为砧木。在对乔灌木实施无性繁殖的过程中,采用扦插繁殖和压条繁殖方式时,植物根部不易成活,且苗木性状易发生变异。而采用嫁接繁殖方式,培育出的苗木不仅有利于保持原有苗木品种性状,而且环境适应能力及抗病虫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
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因素主要有接穗和砧木的亲和力、嫁接时间、嫁接技术、养护管理等,而接穗和砧木的亲和力是影响嫁接成活最为关键的因素。亲和力,是指接穗和砧木中存在的植物内部组织中的特点,在结构、生理、遗传方面均需要达到相同或相近的状态,从而在嫁接过程中可以实现相互结合。亲和力和嫁接成活率呈正比,即嫁接成活率随亲和力的增加而增加,反之则减少。一般情况下,植物的亲缘关系越近,亲和力越强,如苹果与沙果、梨与杜梨的嫁接等。

2不同嫁接繁殖方法优点及价值分析
2.1嫁接方法
(1)柱状花卉植株体的嫁接主要是木本植物和半木质化草本植物的嫁接,一般选在春季采用枝接法进行嫁接,此时砧木中的体液处于开始流动,而接穗上的芽还没有开始萌动,嫁接成功率较高。
(2)片状花卉植株体的嫁接主要采用插接法,如仙人掌、蟹爪兰、仙人指等。嫁接时,利用刀片削去接穗正反面的表皮,削成楔形的形状,然后将其插入砧木切口后,再进行固定,防止接穗滑脱。
(3)球状花卉植株体嫁接主要采用平接法,例如,仙人掌、量天尺,嫁接时,将接穗基部、砧木顶端削成光滑的平面,再将接穗与砧木的削面对齐,并绑扎固定。
2.2嫁接价值
2.2.1有利于提升苗木观赏价值。嫁接花卉多具有根系庞大、茎秆粗壮、枝叶茂盛、花大色艳的特点,因而被园艺师广泛应用于园林造景中。例如,将仙人球和虎刺砧木进行嫁接,可以培育出千姿百态、颜色丰富的花朵;将毛桃与碧桃进行嫁接,可以培育出花朵丰腴、色彩鲜艳且丰富、花型多样的观赏桃花品种。
2.2.2有利于保存花卉优质资源。在花卉育苗过程中,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属于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出现优良的芽变花卉,利用嫁接技术可扩大植株繁殖规模;对于扦插繁殖不易生根的植物,利用嫁接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植株产生芽变。采用扦插繁殖方法,植株孕蕾、开花时间相对较长,而利用嫁接技术,既能实现提早开花,丰富花色和花卉品种,又能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
3技术要点
3.1砧木选择
砧木应选择亲和力较强的树种,砧木和穗条之间的亲和力是确保植株嫁接成活的基础条件,若亲和力不强,砧木和接穗之间产生组织愈合的能力就会下降,从而造成植株之间难以产生新的愈合组织,植物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就无法输送,导致嫁接失败。在此种情况下,大多会选择本砧嫁接的方式,也可以选择亲和力相对较强的其他树种作砧木,比如,将桃、李作为梅花的砧木。砧木年龄以中、幼龄最为适宜,具备生活力、生长态势较强的特性,容易形成愈合组织。在花木种类方面,蔷薇可以嫁接月季,山桃、毛桃可以作为碧桃或桃花的砧木,桃、杏或梅可以用于梅花嫁接。
3.2穗条的选择
从长势健壮、无病虫害的中幼龄树木中截取健壮的枝条作穗条,采用芽接法,选择当年生枝的新生芽,或在休眠期内采集1年生枝芽进行芽接。嫁接时需要保持在低温湿润状态下进行,对接穗应做保鲜处理,同时,选用完全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接穗。
3.3嫁接时间、技术要点
嫁接时间一般选择早春顶芽开始萌动的状态下最为适宜。接穗为上一年秋天修剪时留下的1年生且充实饱满的枝条,取其中部截成长6~10cm一段,每段需要保留腋芽2个,利用石蜡封住剪口,最大限度保持水分。嫁接时,利用切刀将接穗削成对称且大小相同的斜面,斜面分别长1.5~2.0cm、0.8~1.0cm,保持斜面平整。在砧木距离地面20cm的位置,剪断砧木,在砧木截面北侧向下切开一道深2.0~2.4cm的切口,将接穗的长削面朝里插入砧木切口内,侧面会与砧木的一侧形成层对齐。如果砧木和接穗粗细相近,两侧的形成层更易对齐,随后再用塑料带捆绑固定,能有效防止嫁接口水分蒸发。
在嫁接过程中,按照“快、平、准、紧”的原则进行操作。“快”———嫁接刀应锋利,嫁接操作应熟练、敏捷,缩短接穗削面和砧木接口的晾晒时间差;“平”———接穗削面应与砧木接口保持平滑状态,保证二者之间紧密结合;“准”———插入接穗时,将接穗和砧木形成层对齐,提高成活率;“紧”———将砧木和接穗捆绑固定,以利于形成愈合组织。
3.4嫁接后的管理
采用套袋、遮阴、涂蜡、塑料条缠缚等措施保护嫁接口,防止接口部位和接穗的水分快速流失。早春芽接需在嫁接芽成活后进行剪砧,以刺激接芽的萌发,嫁接苗木成活一段时间后解绑塑料袋,避免阻碍接穗生长。但要注意防止因刮风或撞击造成损坏,因此,需要在完全成活后再完全解除塑料袋。
4嫁接繁殖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
4.1劈接法
在距离地面7cm左右的位置剪截砧木,利用削好的砧木切口和接穗,其中,接穗长20~30cm,接穗两面削成楔形,插入到砧木劈口中,利用塑料带或绳子绑扎固定。
4.2切接法
以平顶槐为例,首先,在适宜嫁接的部位将砧木剪断,侧着向下纵切1刀,在穗条上修剪带有2~3个嫩芽的枝段作接穗。其次,在穗条下方削出长1~2cm的斜面,斜面长度应与砧木斜面长度保持一致。最后,将接穗的长削面向内与砧木切口紧贴,利用塑料薄膜将接口紧紧捆绑。半个月后查看树木愈合情况,如果叶柄一碰触就会掉落,表示已成活,再开展相应的除草和施肥工作。
4.3芽接法
也被称之为按贴法,将接穗连皮切成一个长方形大小的片状,并在砧木上剪取与接穗相等的树皮,将接穗的树皮和砧木紧密贴合,再利用塑料薄膜绑扎固定,嫁接后控制好温湿度,若芽片保持新鲜,则代表嫁接成功。此种嫁接方式经常被用于月季繁育中,选择生长习性相同且具备相似特点的月季品种进行芽接,既能保持原有月季品种特性,又能提高嫁接成活率和植株抗逆性。
5结语
综上所述,在花卉嫁接繁殖过程中,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充分了解植株生长习性的基础上,科学采用嫁接繁殖技术,以提高嫁接成活率。(收稿: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