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园林康养师职业体系

日期:2023-05-20 13:40:58     作者:李树华    浏览:0    
核心提示:西方园林园艺起源于古埃及,发展于欧洲,流传于北美,继而对世界园林园艺产生巨大影响,这是西方园林园艺文化发展途径。 园林康养的实施主体不仅仅包括身心健康需要改善的人,还包括健康人,这与养生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
构建基于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园林康养师职业体系
   
   
   西方园林园艺起源于古埃及,发展于欧洲,流传于北美,继而对世界园林园艺产生巨大影响,这是西方园林园艺文化发展途径。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东方途径,即起源于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列岛,后又流传入东南亚并对世界各国产生影响。实际上,作为园林园艺衍生物的园艺疗法与园林康养的发展也存在上述 2 条途径。在中国现代园林康养事业中,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园林康养职业体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园林康养师职业体系
   
   上述传统文化除了包括儒释道文化、天人合一思想、魏晋南北朝隐逸文化、堪舆术之外,风景园林文化、观赏园艺文化、中医药文化以及养生文化尤其重要(图 3)[4]。
   
    2.1  园林与观赏园艺文化
    
    中国丰富的园林文化与观赏园艺文化,体现在数量众多的名景名园、园林园艺古典著作、精湛技艺的能工巧匠以及丰富多彩的观赏植物资源等。这些都为中国园林康养职业化奠定了基础。
    
    东方花卉园艺文化起源于中国。中国长期人工培育产生了牡丹和菊花两大名贵花卉,还有梅花、兰花、月季、杜鹃花、山茶花、荷花、桂花和中国水仙等著名花卉。除此之外,中国还编辑出版了数量众多的花卉园艺著作,如西晋时期的《南方草木状》,唐代王 方 庆 的《 园 庭 草 木 疏 》、 李 德 裕 的 《平泉山居草木记》,宋代范成大的《范村梅谱》、王观的《芍药谱》、王贵学的《兰谱》、陈思的《海棠谱》以及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等,明代周文华的《汝南圃史》、王象晋的《群芳谱》和王路的《花史左编》,清代陈淏子的《花镜》和汪灏的《广群芳谱》等。经过长期积累,中国形成了独特精湛的花卉园艺文化,是能够建立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园林康养职业体系的重要根基。
    
    2.2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根于儒释道的哲思体系,其核心在于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中的道、气、阴阳学说和五行思想。
    
    对于中国特色的园林康养来说,中医药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植物知识,传统的人体生理认识,辩证、恒动、整体的思维方式,顺应自然“养命以应天”的自然观和生命观。
    
    1)中医药包含大量的药用植物知识,从药理角度提供了植物保健作用的依据。中药素称“本草”,即以植物药为主、为本,历代中药著作,从书名到内容,均体现以草木为本的特征。
    
    2)中医药文化中对人体生理的认识,从人体健康角度为园林康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经络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等。中医药认为人的健康在于气血顺畅,与天同构,“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人的个体以五脏为中心,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与自然界保持着同一,“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人的经脉、气血津液和阴阳五行同源,与四时年月相对,顺应时节变化,阴阳调和致中可防病于未然,“四经应四时”,“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中医药在生理、病理、诊断、治则、方药、预防等领域的理论,是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园林康养未来分对象、分疾病制定疗愈方案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3)中医药文化中整体、恒动、辩证的思维方式,从方法论角度为园林康养奠定了基础。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治病必求于本”,这种整体观又是建立在辩证和运动的基础上的,“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在矛盾对立和生生不息地运转中,个体的统一、个体和自然的统一,造就了健康和谐的生存状态。
    
    4)中医药文化中的自然观和生命观,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早已存在于中国人的观念之中,为园林康养的文化认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园林康养在欧美的定义中强调了疗愈对象的健康需要改善,然而中医药文化强调维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得到健康长寿的结果。“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种维持健康、避免灾病的生活方式,恰恰是我们现代人所缺乏的,也是园林康养所提倡的。
    
     2.3  养生文化
     
     园林康养的实施主体不仅仅包括身心健康需要改善的人,还包括健康人,这与养生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养生,古代称道生、摄生、养性等[4]。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有保养生命之意,可理解为“人的生命体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中保持平衡和适应,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的行为。中国养生文化普遍的追求是达成人体生命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这也是养生文化的理论基石。中国的传统养生学流派较多、各有所长,主要分为精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药饵六大学派。

各学派的养生学说自成体系又兼收并蓄,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养生保健方法,常见的有起居养生、精神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药物养生、针灸养生、推拿按摩养生等,这些方法中均体现出养生内涵的思想。园林康养强调通过与自然的互动,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传统的养生实践活动和方法能为中国特色园林康养提供指导,养生文化理论在园林康养的心理康复部分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标签: 园林康养师
>更多关于园林康养师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657 second(s), 668 queries, Memory 4.3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