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济南明清府城古城景观的3个模数控制

日期:2023-06-01 22:57:22     浏览:1    
核心提示:明清时期地方志对济南城市建设的记载仅是对城墙“甃以砖石”[18],说明清代之后并未进行大幅度城市扩张,而是继承了前代的城市格局。因此,明清府城方圆十二里内的城市规模及格局多是在唐宋时期形成的,城市的模数体系也可能形成于这一时期。
济南古城景观的模数控制与变化探讨
 
摘要:【目的】为探究模数控制在传统山水城市“景城一体”现象中的关键作用,理解传统景观营建与城市秩序的关系。
 
【方法】以明清时期(1368—1860 年)的济南府城为例,通过古籍、舆图的收集及实地踏勘,梳理济南景城融合的城市结构在城市选址、城市形态形成、城市景观营造等方面的发展脉络。
 
【结果】明确了济南古城格局在不同发展阶段始终受模数控制与影响。将明清府城城市结构、景观要素与模数进行匹配研究,揭示其与城市模数体系的关键联系。在此基础上讨论城市形制、街巷结构和风景点营建 3 个尺度的实际营建相较于模数体系产生的变化,阐述除模数外影响古城景观的山水人文等其他因素。
 
【结论】最终明确模数体系对济南“景城一体”格局骨架的控制作用,点明了传统营城规则的多元性与丰富性,为今后山水城市的设计与研究及传统城市格局与景观体系的保护提供经验与参考。
 
 
 “山水城市”由钱学森于 20 世纪末提出,其视城市为山水空间体系脉络之一部分,是一种城市与自然相和谐的理想城市模型[1]。与山水城市概念相关的研究多关注古代城市与山水相融的历史风景形态[2],一方面侧重于山水与典型城市格局相关关系的分析[3-5],另一方面关注较大尺度下对山水风景意向及营建经验的探究[6-7]。然而目前对山水城市中具体城市形态、城市尺度的研究甚少。模数研究通过分析建筑单体与整体系统间的数值比例来寻找设计规划过程中存在的尺度关系[8],是理解古代空间设计,寻求内在规律的一种量化方法。

目前城市规划中关于模数控制的传统研究多以《周礼·考工记》中的营国制度等古典文献为依据,结合具体的历史地图或考古资料,通过严谨的数理分析考证唐长安、元大都等古代都城的形态生成机制[9-10],其中也会涉及建筑群体布局模数分析。基于此,笔者试将模数研究应用于山水城市的城市形态与尺度研究中,从城市规划的模数控制角度论证传统山水城市城景融合现象的形态生成机制,为其他传统山水城市的形态研究提供借鉴。
 
 济南是中国北方典型的山水城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描绘了济南山水自然景观与城市深度融合、依山水之势营城的特点。因此笔者以明清时期(1368—1860 年)的济南府城(后文以明清府城代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察,考查舆图方志、历史影像等史料,探讨济南传统城市营建中模数体系对城市形态与风景点营建的控制及控制下所产生的变化,以论证模数体系对于济南山水城市城景融合特征形成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1  济南古城的格局演变

济南明清府城古城景观的3个模数控制

济南明清府城古城景观的3个模数控制
 
  
  济南城市的形态格局非一气呵成,而是在前代基础上不断扩张形成。形态格局变化主要发生在魏晋时期(220—420 年)的历城、唐宋时期(618—1279 年)的齐州城和明清时期(1368—1860 年)的明清府城 3 个阶段,清末期(1860 年)以后古城形态格局基本没有变化(图 1)。
  
   1.1  魏晋兴城——山形水势与城市形态
   
   历城在魏晋时期取代东平陵城成为济南州治所在,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下古堡。历城的选址与形态确立,是传统风水堪舆思想与管子实用主义思想共同影响下的结果,且对后世的济南城市形态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济南明清府城古城景观的3个模数控制


 
   
   历城南依泰山余脉千佛山,北临济水 (1855 年被黄河取代),坐落于南达泰山,北至济水的宏大山水体系中,构成宏观地理空间的联系意向[11],“泰岳南耸,黄岗西峙,龙山东镇,济清北绕,(玉)涵历(山)诸山尊其南,鹊华诸峰抱其后”,群山在城市外围呈“拱围”之态[12]。城市整体与周边山系形成“倒骑龙”布局,坐虚向实(图 2)。
   
   历城城垣四隅的形制模数受风物影响:发源于城西趵突泉的泺水与发源于城东历祠下泉(今珍珠泉)的历水为城市带来稳定充分的水源,为城市提供天然军事屏障;历山①居城南(今历山顶与趵突泉一带),为城市以南抵抗山洪的重要屏障,因此泺水、历水和历山共同限定了历城的县城边界。据《济南市志资料》考,早期历城的范围为:西至趵突泉北路,东至地坛街,南至黑虎泉西路,北至省府大院的凤翥池附近,略呈正方形,城门四开[13]。

济南明清府城古城景观的3个模数控制
   
  历城南依泰山余脉千佛山,北临济水 (1855 年被黄河取代),坐落于南达泰山, 北至济水的宏大山水体系中,构成宏观地理空间的联系意向[11],“泰岳南耸,黄岗西峙,龙山东镇,济清北绕,(玉)涵历(山)诸山尊其南,鹊华诸峰抱其后”,群山在城市外围呈“拱围”之态[12]。城市整体与周边山系形成“倒骑龙”布局,坐虚向实(图 2)。
  
  历城城垣四隅的形制模数受风物影响:发源于城西趵突泉的泺水与发源于城东历祠下泉(今珍珠泉)的历水为城市带来稳定充分的水源,为城市提供天然军事屏障;历山①居城南(今历山顶与趵突泉一带),为城市以南抵抗山洪的重要屏障,因此泺水、历水和历山共同限定了历城的县城边界。据《济南市志资料》考,早期历城的范围为:西至趵突泉北路,东至地坛街,南至黑虎泉西路,北至省府大院的凤翥池附近,略呈正方形,城门四开[13]。
  
    历城内部结构遵循封建中期社会的城市形态规律[14]②,沿南北向轴线布置“中街”(今布政司街),与东西城门间的街道组成历城县十字道路体系,城北布置“廨署”,十字街道交汇处布置过街楼,下设榜棚(即乡试成绩张榜公布之所)。历城的轴线在明清府城仍存在,当时山东省最高行政机构布政司即位于轴线上。历城十字街道的确立,对后世济南城市的发展影响深远。
  
  1.2  唐宋扩城——营建模数逐渐形成
  
  唐宋时期,历城改称齐州城。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军事防御能力,城市通过合并台城县、全节县等地区使规模大幅扩张,向东侧及北侧扩张修筑城墙,北至今大明湖北岸,东至历山顶街一带③,完成了由“城”至 “郭”的转变。城市规模扩大近 4 倍[15],城区形状整体仍呈方形。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天宝年间齐州城户口数为 62 458 户,365 972 口,比贞观年间的统计数字多 6 倍[16]。
  
  修筑的城墙阻挡了内城历水北排,水积于城北形成西湖(今大明湖前身)[17],形成了 “南城北湖”的城市格局。城市的风景营建在这一时期有了较大的进展,尤其是曾巩④任齐州知府期间,梳理整治济南的风景格局,在西湖修汇波闸、筑曾公堤等。
 
明清时期地方志对济南城市建设的记载仅是对城墙“甃以砖石”[18],说明清代之后并未进行大幅度城市扩张,而是继承了前代的城市格局。因此,明清府城方圆十二里⑤内的城市规模及格局多是在唐宋时期形成的,城市的模数体系也可能形成于这一时期。
 
1.3  明清营城——营建模数趋于完善
 
明初,除对城墙“甃以砖石”并重新修筑护城河外,城市形态未发生较大变化。明中叶成化三年(1467 年),德王朱见潾就藩于济南并修建德王府,成为在明初格局确立后,济南城市形态产生大幅度调整的重要缘由。受传统“择中立宫”思想的影响,德王府位于城市东西向的正中,对城市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清代 1860 年后,为增强城市防卫,保卫城外的居民区,修筑了围绕城市东南西三侧的圩子墙[19]。
 
明清时期城市水系统趋于完善,水成为城市的重要景观要素,城内泉水“交灌于城中,浚之而为井,储之而为池,引之而为沟渠,汇之而为沼址”[20],同时城外的千佛山也逐渐被开发,成为郊外重要的风景游览地。
 
更多>园林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326 second(s), 350 queries, Memory 2.4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