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4个市县供需关系

日期:2023-07-06 09:25:03     作者:颜文涛    浏览:0    
核心提示:该地区位于长三角腹部,是人口密集的太湖平原向天目山脉和皖南山脉的过渡地带,兼具交通优势及良好的生态资源本底条件。“低-低”聚类地区即供需失衡矛盾连片地区,其主体覆盖沪宁合沿线。该地区为高密度开发的城市带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市县级层次供需关系
 
4.1基于两步移动搜寻法的供需匹配评价模型
 
首先,计算每个供给点服务范围内的所有需求点的需求总量及供需比;再对于每个需求点,汇总一定范围内所有供给点的供需比,得到供需匹配水平。由于在搜索域范围内不同节点的选择概率不均等,故将核函数作为衰减函数引入公式[26]:
 
式中,i表示市县;j表示生态游憩空间;AiF表示生态游憩空间供需匹配度;dij表示市县i到生态游憩空间j的时间距离;Rj表示生态游憩供给与位于生态游憩空间j的搜索域d0内的市县总人口的比;Aj表示景区所在的生态斑块面积;w表示不同类型生态游憩空间服务水平权重;Pk表示市县k的常住人口数;f(dij)表示点i、j之间的衰减函数。
 
4.2不同搜索域下的生态空间游憩服务供需匹配水平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4个市县供需关系
 
采用自然断点法将市县的供需匹配状况分为5个等级:供给贫乏区、供给不足区、供需平衡区、供给盈余区、供给富足区。五区的供需比均值梯度结构较为明确,说明划分方法和结果合理(表2)。
 
4.2.1短途出游情景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4个市县供需关系
 
短途出游情景下(图4-1),生态空间游憩服务供需不匹配的现象突出。区域内214个市县中,150个处于供给贫乏区,37个处于供给不足区。与生态空间分布特征类似,呈现西南部优于东北部的特征。其中,上海、江苏全域都处于供需失衡状态。这些地区虽交通便利,但缺乏生态空间资源且人口稠密,因而供需匹配度较差。而供给富足区和供给盈余区主要集中在江浙皖三省交界的丘陵山地,该地区内拥有多处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自然保护地,生态游憩服务的供给水平高,其中以宣城旌德、绩溪和池州石台供需匹配度最为富足。
 
4.2.2中长途出游情景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4个市县供需关系
 
中长途出游情况下(图4-2),供需错位格局较短途出游有一定优化。供给贫乏区与供给不足区的占比下降至65.42%,而供需平衡区及供给盈余区的占比则有较大程度升高。供需匹配度分布以浙皖交界的山地丘陵区为核心向外圈层扩散。出行范围扩大使该地区生态空间的服务半径得到扩展,安徽沿江、浙江中部部分市县被纳入其服务范围,但北部区域供需失衡态势未明显改善。部分中心城市都市圈外围区县如杭州淳安、湖州安吉等,中长途出游情景下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供给数量并未明显增加,但其境内生态空间的游憩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明显增多,反而导致供需匹配度有所下降。
 
4.3生态空间游憩服务供需匹配的分布特征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4个市县供需关系
 
采用局部Moran'sI指数和LISA聚类图,分析供需匹配度的空间集聚程度(图5)。短途出游情景下,“高-高”集聚区空间主要集中在安徽宣城、池州境内。该地区位于长三角腹部,是人口密集的太湖平原向天目山脉和皖南山脉的过渡地带,兼具交通优势及良好的生态资源本底条件。“低-低”聚类地区即供需失衡矛盾连片地区,其主体覆盖沪宁合沿线。该地区为高密度开发的城市带,尽管存在太湖、巢湖、宁镇山脉等重要生态空间资源,但由于人口密集,短途出游难以充分满足其游憩需求。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4个市县供需关系
 
中长途出游情景下,空间分异现象更为突出。“高-高”集聚区域涵盖安徽铜陵、芜湖、宣城、池州,浙江杭州、金华、台州、温州,皖南山脉、天目山脉所提供的游憩服务在南北向得到强化。“低-低”集聚则进一步扩大,几乎覆盖长江以北及沿江所有地区。说明相较于短途出行,中长途出行虽扩大了居民的出行范围和选择空间,但也同样增加了单个生态空间的服务人口,这种对游憩资源的稀释削弱了出行半径增加带来的正向效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北部地区生态空间游憩资源的稀缺性。
 
4.4生态空间游憩服务供需匹配度与生态空间占比的关系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4个市县供需关系
 
统计境内生态空间面积占市县域面积的比例,与供需匹配测度值形成散点图,以平均值为轴分为4个象限(图6)。

其中第1象限内市县属于“高生态质量-高供需匹配度”区域,其主要为苏浙皖交界处丘陵及浙南台州、温州部分市县,这些地区生态质量良好且供需匹配程度较好,是生态空间游憩资源最优的空间。

第2象限内市县为“低生态质量-高供需匹配度”区域,自身生态基底条件一般,但依托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以基本满足生态空间的游憩需求,多为浙江、安徽部分地级市的中心城区。

第3象限内市县主要为人类活动密集区,其中需要特别重视在中长途出游情景下仍处于低匹配度,即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区域,如上海全域、苏皖沿江及北部的大部市县。

第4象限内市县属于“高生态质量-低供需匹配度”区域,可分为2种主要类型:

第1种类型是中心城市的中心区或郊区,其境内拥有良好的生态基底,但这些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需求人口规模较高,自身游憩资源被稀释,如苏州吴中、湖州长兴;

第2种类型是山地,交通可达性差,境内生态空间游憩资源的供应水平较低,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如金华浦江、台州黄岩、安庆宿松。
 
>更多关于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421 second(s), 468 queries, Memory 3.2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