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城市公共空间复合从生产空间到流动空间

日期:2023-07-07 14:53:00     浏览:0    
核心提示:当代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既有模式,造成了人地关系的异化。“游目与观想”以更积极的方式,重新构建人与环境更丰富的联结,形成综合认知。
摘要:当代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既有模式,造成了人地关系的异化。“游目与观想”以更积极的方式,重新构建人与环境更丰富的联结,形成综合认知。

通过辨析“游观”的审美文化意涵,从艺术感知的角度,梳理“复合意象”的生成机制:“具身性感知”“全局性认知”“延伸性觉知”;与之对应,结合景观实践的具体语境,构建“感知-认知-觉知”3个层级的认知体系:关注身体经验、拓展认知维度、构建身心契合。从以人为本的视角,紧扣人地关系的议题,为当代景观设计介入城市公共空间营造提供了新思路。
 
1从“生产空间”到“流动空间”
 
空间可被视为一种综合的媒介,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的模式与结构深刻影响着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从空间批评((spatialcriticism丫的视角,列斐伏尔(HenriLefebvre)揭示了资本生产模式所造成的人地关系的异化,并将其概括为具有“工具性”裘征的“空间生产’,口一2」,指出了生产模式和社会关系对于空间的影响;福柯(MichelFoucault)提出了聚焦于更具体场所的空间构形(configuration),并将其概括为依托控制“可见性”来实现的“空间规训”[3]。受“空间生产”和“空间规训”模式的支配,主体的能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对场所难以形成更加丰富的感知,对城市环境亦缺少综合的认知。该趋势下的典型裘征是主体对环境缺乏意义感和价值认同,逐步固化为相对单一的人地关系。

城市公共空间复合从生产空间到流动空间
 
构成“空间生产”的内容既包括实体空间的营造,也包含精神意义的建构四。在实体空间方面,“空间生产”模式的转型带来城市空间的转型。如笔者主持的上海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的一系列实践与研究(图}),正是基于“从生产岸线向生活岸线转型”2的示范性案例,探讨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复兴途径;在文化空间方面,“信息爆炸”时代的碎片化信息占据了人们的时间与注意力,抑制了思考的连贯性和深度[5]76。

如今,大数据和算法部分地替代了主体的选择,造成主体对于能动性的进一步让渡。当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成为具体化的车站、街道、公园和广场时,空间单元之间的间隙有潜力形成丰富的功能与多样的形态。由此,“生产空间”的意义得以拓展,向外延伸至“碎片空间”网了6。

城市公共空间复合从生产空间到流动空间
 
从传播学的视角,刘涛发现并尝试挖掘“生产空间一碎片空间”与“空间规训一可见性”之间的关联,尝试探讨一种游离于空间单元之间的不断变化的“流动空间”[5]84所强调的是空间单元之间的联结,而非空间自身的类型特征。同样,作为对“空间生产”模式的反思和批判,德波(GuyDebord)和情景主义国际(SituationistInternational,SI)所绘制的《巴黎心理地理学指南》(PsychogeographicGuideofParis,1957)(图2)以“漂移”(drift/derive)的概念,裘达主体在城市中无目的地漫游时所关注到的拼贴化的城市空间,以身体的移动和不断变化的城市体验组合出新的情境[[6]。

作为一种基于主体感知的空间认知模式,它重构了“碎片空间”的组织逻辑,从“生产空间”和“规训}空间”所限定的空间模式中解放出来,形成“流动”的感知城市的途径。基于“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理念,上海市曾提出“街区可漫步”的倡议,鼓励增加人与城的感知和互动。漫游是从主体的角度出发对于城市空间的“织补”,构建出一个更加完整的城市生活图景,进而构建环境层面的深层意义,实现精神层面的社会性联结。
 
对于空间意义的重新理解,以及城市空间新的组织关系成为不同学科探讨空间性问题的核心议题之一。科纳(JamesCorner)认为外部世界的意义主要源自文化创造,即在文化意义上如何“被情境化”(situated),其潜能是被一种“解放性、建构性的世界”所赋予的,由此引出对于景观介入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探索,指出环境的建构和塑造来自主体与外部世界各种事物的交织p7zoa。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Urbanism)响应了当代城市系统与环境中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特征,认为构成“流动空间”的基本元素是以“流”(利。w)的形态存在的各种物质流、信息流和生态流f87,探索事物间的组织关系,关注由此衍生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理和生态等要素综合作用下的城市组织方式。
 
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视角,项贼提出“附近”勺概念,倡导对交往场所的塑造,唤起主体意识和能动性,构建对身体经验和周边生活环境的观察和体会。该议题尝试在“工具化”“功能化”和“程序化”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寻求突破口。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应当是多样的,本文所聚焦的“游观”(flowingview)和“复合意象”(compleximage)便是其中一种探索途径,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实现对于空间“流动性”的回应,有助于主体建立对城市环境亲历性和熟悉感的基础。
 
>更多关于城市公共空间复合意象构建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463 second(s), 517 queries, Memory 3.5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