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黄河形胜的3个景观格局

日期:2023-08-01 17:02:04     作者:张涛    浏览:0    
核心提示:在众多黄河形胜②案例中,禹门孕育了华夏民族的“龙门”信仰,缔造了川、陕、豫、浙,闽、湘、赣等多地普遍存在的“龙门”地景和“龙门”人居;蒲坂是唐代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之间的两京屏障,依托蒲坂构建了唐代六大雄都之一的蒲州城;
黄河形胜的景观格局
 
在众多黄河形胜②案例中,禹门孕育了华夏民族的“龙门”信仰,缔造了川、陕、豫、浙,闽、湘、赣等多地普遍存在的“龙门”地景和“龙门”人居;蒲坂是唐代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之间的两京屏障,依托蒲坂构建了唐代六大雄都之一的蒲州城;潼关更是凭借黄河天险成为关中的东大门,素称百二雄关“第一关”。这3个黄河形胜,都形成了特有的景观“形局”③,产生了深远的黄河文脉,对黄河中游华夏民族起源、国家政治和都城建设、区域军事发展影响深远。
 
1)黄河禹门——“龙门相峙”格局。
 
在黄河晋陕峡谷出口处,东、西龙门山对峙如“门”,俗称禹门或龙门。相传夏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禹门(龙门)形胜中的禹庙风景与龙门聚落,呈现出“对称”的景观布局。晋、陕两岸虽然被黄河分隔,各自独立,但基于黄河“门户”形胜秩序的共识,东、西两岸的禹庙从风景选址到关键建筑的布局(如两岸临思阁与看河楼、东水楼与西水楼、东戏台与西瓷壁、东主院与西主院、东八景与西八景之间)明显具有隔河呼应、对望,相互映照的整体形势,共同塑造了禹门在晋、陕黄河边界处的“门户”文化意象及其大地景观。由此衍生出两岸“对立统一、文化共生”晋、陕人居关系,使东-西龙门山、禹庙、“龙门八景”、龙门聚落整体串联起来,形成了以黄河为轴,“一河-两山-两庙-两套‘龙门八景’-两聚落”融合共生的黄河“龙门”景观系列格局。

黄河形胜的3个景观格局
 
2)舜都蒲坂——表里河山“关河”格局。
 
蒲州府城所在的黄河东岸,有一条北至峨嵋岭、南至中条山的南北向长塬(即蒲坂),远望如“河中之洲”。中条山与峨嵋岭南北对峙形成了著名的蒲坂关口,形成“条、岭锁河”的景观态势。蒲州城东扼蒲坂关,西临晋、陕黄河的“第一锁钥”蒲津渡,坐东朝西、据塬控河,“被河山之固”“总水、陆之形势”,依托蒲坂与黄河的双重防御实现“凭险作固”,构建了东至峨嵋岭普救寺塔、西至黄河蒲津浮桥的城市景观中轴线。
 
 
蒲坂形胜中的城市标志建筑与风景,呈现出“条、岭锁河”的景观态势——中条山上的万固寺塔与峨嵋岭上的普救寺塔双塔对峙。当从城市西南黄河洲渚上的鹳雀楼中观望时,可形成“二塔-二山”的对称布局、“锁河外之地”,将黄河、中条山、峨嵋岭、蒲州城、普救寺、万固寺、鹳雀楼等一系列宏观与微观的景观要素综合起来,形成了“一河-一坂-一城-二山-二塔-一楼”的整体景观格局。
 
3)潼关天险——“丸泥据险、锁钥三藩”格局。
 
黄河在秦岭与中条山之间受到阻拦后,由南北向东急转,形成了地跨晋、陕、豫三省的河曲大弯,俗称“千里黄河此一湾”。“黄河湾”与南岸的秦岭禁谷垂直相交,晋地的中条山与禁谷两侧分属于陕、豫的秦岭山峦罗列形成“三足鼎立”的景观态势,构造出黄河“大三角”的枢纽地带。潼关城北临黄河,南控秦岭禁谷,据险扼要、一夫当关,形成了黄河、秦岭、禁谷、十二连城、黄巷坂等多维度组合而成的立体山水防御景观,构建了一条北起山西风陵渡、纵贯黄河砥柱山、南接禁谷十二连城的城市景观中轴线。
 
轴线两侧的麒麟山与凤凰山被笼入城中,对称布列,它们与轴线上的黄河砥柱山“三山鼎峙”,恰在城市内部形成与黄河“大三角”景观走势相契合的“小三角”防御景观结构。由此突出潼关在晋、陕、豫三方之间“据控锁钥”的中枢关系,将黄河、禁谷、中条山、秦岭、砥柱山、麒麟山、象凤诸山、潼水以及城市布局全盘统筹起来,构建了“一河-一谷-一城-大三山-小三山”的景观格局。
 
>更多关于黄河中游黄河形胜景观格局的营造机理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397 second(s), 499 queries, Memory 3.3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