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协作陪伴式乡村公共空间项目组织与建设定位研究

日期:2023-09-21 15:44:32     作者:穆钧    浏览:0    
核心提示:马岔村村民活动中心项目(以下简称中心)摈弃了建筑师—乡政府—村民的常规工作模式,组建了以高校师生团队、无止桥、志愿者、村民骨干、村委会、住建局、乡政府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组织模式,为
项目组织与建设定位研究
 
2.1项目组织模式
 
基于以上思考,马岔村村民活动中心项目(以下简称中心)摈弃了建筑师—乡政府—村民的常规工作模式,组建了以高校师生团队、无止桥、志愿者、村民骨干、村委会、住建局、乡政府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组织模式,为项目的全过程工作奠定了必要的组织基础。其中,由建筑学、建筑结构、社会学专业构成的高校师生团队,是项目运行的组织核心,负责项目全过程的综合研究、项目管理、落地执行;无止桥作为慈善机构,负责资金筹措、地方协调、活动组织以及相关资源的导入;村委会以及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挖掘出的村民骨干,是项目全过程中社区动员与村民参与的自组织主体;县住建局与乡政府为用地审批、建设许可、建材供应等关键环节提供必要的行政支持和协调。

由无止桥根据项目各阶段工作的需要,以联合调研、工作营等短期驻村的形式,招募并组织来自内地、香港以及海外高校的跨专业志愿者,利用其所学所长参与项目工作,实现慈善公益与实践学习的双重目标。
 
2.2村民公共服务与活动需求
 
马岔村由10个分布分散的自然村组构成,常住人口1700余人,以老人、妇女和留守儿童为主。中心项目启动前,团队已在当地带领村民工匠开展了为期2年的夯土农房建设示范和推广工作,与村委会及村民之间建立了初步的互信,也由此了解到村民存在的公共服务和活动需求:
 
1)既有卫生所位置偏僻且条件简陋,村民更信任中医,但乡域内无中医诊所;
 
2)村小学未设学前班,在教育精神全国闻名的会宁地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与活动让诸多留守家庭尤其焦虑;
 
3)由于距乡镇较远,日常物资采买和农产品出售对于留守老人和妇女十分不便;
 
4)农闲时的公共文娱需求迫切,活动场所极度匮乏;
 
5)村委会有限的办公空间无法满足村民集会、议事的需要……

协作陪伴式乡村公共空间项目组织与建设定位研究
 
2.3村民活动中心的潜在价值挖掘与建设定位研究
 
起初,村民对中心的建设普遍持口头欢迎、实际观望的态度,对于未来谁能管理好中心并不抱希望,其中隐含着多道“心墙”:村民之间、村组之间、干群之间的不信任、猜疑甚至不合作,是中心未来正常运营所面临的核心挑战。
 
为此,在项目初期,团队采用半结构深度访谈、社区漫步等社会学调查方法,对马岔村社区现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涉及社区关系建立、历史脉络梳理、参与式文化评估、社区文化系统建构等方面。访谈对象涉及村干部、村小学校长及老师、村医、外出打工村民、留守老人、务农妇女、老艺人等人群,并以“滚雪球”的方式发现关键人物,通过交叉验证获得可信度较高的调研结论。调查发现以下问题:
 
1)马岔村由多个不同历史时期迁徙而来的家族构成,加之村组布局分散且历经多次行政区划变更,存在不同程度的信仰冲突、家族矛盾、群体间利益争夺等问题;
 
2)受过往事件影响,村民对村委会的信任度不高;
 
3)大量老人、妇女、儿童的留守状态,加剧了部分家庭矛盾,老人无人赡养、婆媳关系紧张、家庭暴力频发等问题;……一系列社区问题使马岔村的社会离散化现象比周边村落更为突出。另外,调查也发现了积极的方面,即马岔村具有良好的传统民俗文化基础:

协作陪伴式乡村公共空间项目组织与建设定位研究
 
1)舞龙、舞狮、社火、祭祀等形式的民俗,以及以当地庙宇为依托的庙会活动延续至今;
 
2)农闲时交好的妇女村民会聚在一起剪窗花、跳秧歌;
 
3)秦腔、皮影戏等传统文艺深受中老年村民喜爱,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有几位村民组建过秦腔皮影戏班,但因外出打工和成员内部分歧而解散;……基于这些调查结果,团队意识到,尽管受制于公共活动场所的匮乏,这些传统民俗文化日渐式微,但马岔村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得传统文化习俗及其相关公共活动的复兴可以成为化解“心墙”、凝聚社区人心、发挥活动中心更大价值的抓手。
 
 
综上,结合住建部与“无止桥”的工作需求,团队明确了中心功能建设的双重定位:对外——面向区域的现代生土建造技术培训和示范基地,面向内地和香港高校志愿者的服务型学习中心;对内——满足村民日常公共服务、促进民生改善等功能,以多元传统公共文化活动为核心,形成促进文化传承、社区治理、民生改善、凝聚人心的社区中心。
 
>更多关于协作陪伴式乡村公共空间更新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587 second(s), 692 queries, Memory 4.2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