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剩余空间微更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探究

日期:2023-09-22 17:13:16     作者:李佳敏    浏览:0    
核心提示:剩余空间是城市存量更新中具有特殊潜力的公共空间,具有数量多、分布泛、规模小、现状杂、效益低等特征,针对其复杂特征,多采用微更新模式进行优化。在实践中普遍面临空间物质性和社会性的耦合问题,
从空间设计迈向社会设计:剩余空间微更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探究
 
摘要:【目的】剩余空间是城市存量更新中具有特殊潜力的公共空间,具有数量多、分布泛、规模小、现状杂、效益低等特征,针对其复杂特征,多采用微更新模式进行优化。在实践中普遍面临空间物质性和社会性的耦合问题,从社会设计视角分析城市剩余空间问题本质,反思设计目的、主体、产物和过程的社会性,可提升微更新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效果。
 
【方法/过程】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同时展开思考:在认识论层面,剩余空间微更新需要设计者思考“为谁而设计”“与谁一起设计”和“由谁来设计”,理解在此过程中的价值导向、实践模式和自身角色;在方法论层面,剩余空间微更新需要设计者兼顾具体做法和整体策略,最终探索得出剩余空间微更新从空间设计迈向社会设计的路径。
 
【结果/结论】城市剩余空间问题本质是社会网络不协作,需要依赖社会创新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网络修复。从认识论来说,设计者要围绕为公共利益而设计的价值导向,推动完善与多元参与主体一起设计的实践模式并把握自身作为辅助设计执行者的媒介角色。从方法论来说,剩余空间微更新需要在视野聚焦、方向把握、平台搭建和制度保障方面积极行动:
 
1)关注真实与具体的日常生活;
 
2)以“接近性”为空间设计的标尺;
 
3)多元参与平衡空间利益;
 
4)空间设计同步社会机制创新。
 
2021年,住建部提出城市更新行动中要避免大拆大建,同时积极拓展公共空间和公园绿地,提高城市宜居度[1]。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城市剩余空间作为潜力资源得到更多关注,成为公共空间拓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提倡可持续、织补式、渐进式的微更新能够兼顾“增量”和“提质”双重目标,成为替代大拆大建旧方法的新模式。但城市剩余空间的复杂特征也更易凸显空间物质性和社会性的耦合度,暴露出当前微更新实践仍旧缺乏系统性和适应性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微更新实践,本研究基于社会设计视角探究3个问题:
 
1)剩余空间本体及微更新面临哪些问题?
 
2)剩余空间微更新在认识论层面有哪些新问题需要思考?
 
3)剩余空间微更新在方法论层面有哪些新做法可以借鉴?
 
1社会设计视角下的剩余空间微更新
 
1.1城市剩余空间的特征及问题辨析
 
剩余空间从社会生活角度强调空间公共价值衰落的本质,展现出被边缘化和可能令人不愉快的属性,在城市中多以桥下空间、附属空地、街头三角地、夹缝空间等形式存在[2],它们在宏观规划中往往被忽视和悬置,因此多数缺乏精心设计且空间活力丧失。剩余空间具有一些共同特征[3-4]:
 
1)分布广泛,多集中于高密度中心城区,特别是老旧社区;
 
2)缺乏组织,呈碎片化分布且与其他空间关联性差;
 
3)自身边界模糊,规模较小,形状不规则,内部设计水平较低;
 
4)往往处于闲置或占用状态,具有安全、卫生等隐患。
 
由于土地权属纠纷、规划要求模糊、建设权责不清和运营管理真空等原因,剩余空间无法承载城市更新日益增长的功能需要,激活剩余空间需要面对多元问题。
 
1)土地权属与性质问题:公有、集体和私有不同权属以及居住、公共管理和商业等不同性质直接决定更新策略方向,非公有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探讨权限、资金、程序等制度性问题。
 
2)空间利用开发问题:早期的一些剩余空间在前期设计时没有明确的功能导向,设计没有满足部分真实的使用需求,另一些则因后期“管理真空”导致功能配置缺位和易位。
 
3)更新程序问题:缺乏高效的多主体合作和全流程参与会导致更新项目落地时面临日常性、自发性与技术理性之间的对抗。
 
1.2社会设计概述及其与公共空间更新的联系
 
20世纪40年代,MoholyNagy基于包豪斯精神提出应建立“社会设计的议会,希望综合各领域的智慧与实践,为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而共同努力”[5]。之后巴巴约克[6]提出“为社会而设计”,探讨设计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2014年,Armstrong等[7]将社会设计分为社会创业、社会责任设计和设计行动主义3类。社会设计强调关注社会问题并做出努力,其终极目标是通过社会创新而改造世界,主要方法是多元社会主体参与,成果形式多样,但其本质是适应时代的社会关系[8]。社会设计理论指明:社会设计目的、主体、产物、过程都是社会性的。从这一角度来说,公共空间设计的目的是提升公共生活质量和社会福祉,其主体是公共利益相关者,过程是公众参与和制度化的,产物是物质的公共空间和非物质的公共生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多元主体基于社会理想的创新实践。
 
社会设计在对空间对象的理解上更加侧重社会性,认为公共空间是社会存在的媒介和形式之一,是社会目标指引下将物质空间设计与社会行动紧密结合的产物[9]——现状是“如何(how)”,动力是“应该(should)”,
未来是“可能(will)”,其目的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就是时代意义[10]。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根据社会关系变化来调整设计主体,即“为达成有意义的秩序而进行的有意识而富有直觉的努力”[11-12]。
 
1.3社会设计对于城市剩余空间问题的解读
 
从社会设计视角看,剩余空间的消极性既不是少数个体自身,也不完全是由宏大的时代和命运造成的,而是社会网络中的不协作导致的。社会网络分析将社会视为互动的个人组成的群体复杂网络,直接触及作为社会生活本质的“关系”[13]。在空间规划方面,空间必要价值(舒适性、安全感、观赏性等)的缺乏,以及人们因真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作出的消极反馈,导致剩余空间从实体上缺乏活力,从认知上被忽视[14]。
 
通过社会观察和社会思考,社会设计工作者认识到当下时代流动性和社会生态化特征加剧了复杂社会网络问题[15],推导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目标是社会网络修复,这需要依赖社会情境中的一切创新力量来实现[16]。正如笕裕介[17]将社会设计比做“在丛林中开辟道路”一样,这个过程不仅有探访、体验和倾听,还包括筑路搭桥。这种社会设计方法比依赖设计师经验的传统设计方法更加妥善和灵活,当然也更加需要新价值观念和方法技术支撑,这也是本研究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剩余空间微更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探究
 
社会设计视角下,剩余空间微更新需要在认识论层面思考社会创新力量,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提出3条思考(为人民、与人民、由人民);而方法论层面的关键则是社会网络修复,通过案例分析提出4条行动建议(图1),推动发现真实问题和创新解决问题。
 
>更多关于剩余空间微更新的认识论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182 second(s), 209 queries, Memory 1.7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