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近自然理念下城市河岸带草本植物群落构建的实验研究途径

日期:2023-10-06 15:39:18     作者:王睿    浏览:0    
核心提示:城市河岸带是城市水陆相互作用的生态空间,草本植物作为城市河岸带重要的植被类型,为调节微气候、驱动碳氧循环、提高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提供重要支持。
近自然理念下城市河岸带草本植物群落构建的实验研究途径
 
摘要:城市河岸带是城市水陆相互作用的生态空间,草本植物作为城市河岸带重要的植被类型,为调节微气候、驱动碳氧循环、提高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提供重要支持。现阶段,由于人工草本植物群落构建方式存在瓶颈,城市河岸带草本植物群落的可持续性和功能性较差。通过阐释草本植物群落对于实现城市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作用路径,明确其近自然的目标导向。在分析近自然理念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河岸带草本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
 
1)选择适应性较高的植物种类;
 
2)混植多种可协同共生的植物;
 
3)设计转译植物群落空间复层结构;
 
4)设计转译植物群落物候动态变化。以沈阳浑河河岸带为例,初步提出城市河岸带草本植物群落构建的实验研究途径和具体操作方法,以期为中国城市河岸带、滨水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及可持续草本植物群落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城市河岸带是城市水陆相互作用的生态空间,是微域分异特征较为复杂的城市滨水绿地。陆生和湿生草本植物作为分布广泛的植被类型,在城市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调节微气候、为无脊椎动物提供栖息地、促进碳氧循环等[1-2]。

近自然理念下城市河岸带草本植物群落构建的实验研究途径

现阶段,由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人为干扰,城市河岸带残存的自然草本植物群落斑块较少且破碎[3],而人工草本植物群落多以混播一年生草花组合为主,大大降低了城市河岸带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4]。因此,探究具有可持续性和功能性的草本植物群落构建的途径,创新人工草本植物群落模式,对城市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学者从近自然评价[5]、自然生境恢复评价[6]、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7]、植物群落构建机制[8]等方面进行了城市河岸带草本植物群落的相关研究,但多止于对现状草本植物群落特征的分析与评价,缺少对草本植物群落构建方法与模式的探究。

近自然(close-to-nature)是一种将自然恢复和人工正向干预相结合的生态理念,运用近自然手法可对城市河岸带不同生境条件进行更加精准的植物选择和组合,提高群落演替的可预测性和可控性,使得城市河岸带草本植物群落长期具有生态功能和美学吸引力[9]。而实验研究能够建立理论方法与应用实践间的关系,验证植物群落构建方法的科学性[10]。
 
本研究在分析草本植物群落与城市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作用路径的基础上,提出将近自然理念融入城市河岸带草本植物群落构建,并对草本植物群落构建方法及实验研究途径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中国城市河岸带、滨水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及可持续草本植物群落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更多关于城市河岸带草本植物群落构建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234 second(s), 290 queries, Memory 2.0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