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中国风景园林的4个人天整体观

日期:2023-10-23 11:30:32     作者:李金路    浏览:0    
核心提示:山水承载着修行,修行重塑了风景。悠久的名山风景区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释家、道家、医家、武家和民间诸学派“人天相通”的修行实践;远古时期“人天沟通”许多遗痕,都沉淀成为今天的风景园林遗产。包
人天整体观
 
2.1内涵是“人天相通”
 
“天人合一”思想源自中华文明悠久独特的内省文化。在《国语·楚语》的描述中,其初始的第一阶段是在“三皇”之“古者民神不杂”时期的“与神交通”,那时民是民,神是神,具有通灵智能的部落圣者才可以行巫祝“人神沟通”之事,达到“神降而嘉生”;第二阶段是在“五帝”之“九黎乱德”时期的“绝天地通”,因为“民神相杂”“家为巫室”,结果是“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第三阶段是“三苗复九黎之德”时期的“人天复通”,即“尧复育重、黎之后,不亡旧者,使复典之”,这时再次的“民神不杂”,至夏商时代“世叙天地”[22],这些专事“人天沟通”者具有当时一般民众所没有的超常能力,所以也被称作圣人。
 
由于先民的思维朴素纯净,初期的“人天相通”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的入静状态即可实现;后来原始文明发展了,社会关系变得不那么单纯了,人们需要有山岳灵台等特殊场所条件,并演化有族人礼仪配合,才能实现通灵祭祀;再往后,随着文明愈发复杂,即使具备了名山高台等必备的硬件和繁复完善的仪式等软件条件,也未必能够实现真正的通灵,而演变成五岳峰巅上,君权神授的祭祀仪式,最后变成了今天表演的礼仪。由此可见,不论是“风景”还是“园林”,诞生的早期都受到了“人天相通”思想和行为的深刻影响。
 
2.2外延是“天人感应”
 
从少数部落首领的“圣天相通”,到大众普遍的“巫天不通”,到通灵分工后专职的“人天相通”,再到百官专长、百家争鸣的“人天相通”时代,内在的通天通灵功能,逐步扩展到外在的天人比喻、山水比德、万物比附等各种天人关系。春秋时期管子提出“人与天调,天人和美”[23];老庄思想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24];孔子君子比德思想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25];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北宋张载最早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词汇;张载在《正儒家蒙·东铭》中说:“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26]”因此,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天人合一”观念。在数千年漫长的过程中,“天人合一”思想形成的每个阶段都对风景园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欲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古人摆脱红尘,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修行。
 
山水承载着修行,修行重塑了风景。悠久的名山风景区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释家、道家、医家、武家和民间诸学派“人天相通”的修行实践;远古时期“人天沟通”许多遗痕,都沉淀成为今天的风景园林遗产。包括天下名山风景之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和北岳恒山)和五镇(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中镇霍山、西镇吴山和北镇医巫闾山),都成为帝王祭祀的名山;具有通灵性质的名山风景区(比如典型的佛教名山之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和普陀山等,以及道教名山之齐云山、青城山、龙虎山和武当山等),形成了中华山水文化中“天下名山僧占多”的格局,并且大都演化成今天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还有很多古代地方的名山演变成了今天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除了风景区之外,传统的北京明清皇家园林,如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山川坛、先农坛等坛庙类园林,也都是古代尚处于没有宗派色彩的早期“人天沟通”遗痕,各类园林寺观也都是人天沟通的场所。
 
2.3人与自然和社会的整体性
 
“天人合一”中的“天指自然界与社会,人指人类自身”[27]111。人与大自然同源同构,从混元一气演化而来,宇宙万物具有整体性。“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上古时代。《易传·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和其序,与鬼神和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逢天时。”天地是一阴阳一太极,人身也是一阴阳一太极,古人认为,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与天地自然彼此形成一个天人相通、以五脏为核心的有机整体。
 
从科学的角度看,自然界创造了人,又为人类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精神活动的对象,人也在创造自然界。人是自然界整体的一部分,人体可以体现大自然整体。“自然界通过人类精神确证它的客观性,而人的精神则通过自然界确证自己的客观性”[27]117。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创造了社会,社会也创造了人。人体的自然存在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的自然存在,人类的生命活动是实现人的意识活动的过程。随着人类的发展,自然物越来越多地进入了社会。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形神合一,宇宙自然、人类社会、个体生命的内在一致性,就是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认识基础,奠定了风景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原则,从立意到施工,始终追求自然环境与人工建设的和谐统一。
 
古人重视人天和美的共生关系,各家学派都选择在风水宝地的环境中构建修行道场,在元气淋漓的山水中修炼身心:儒家视之为“修身治学”的要旨,形成了广布名山的风景书院;道家以之为“长生久视”的秘诀,形成了众多神山仙境;佛家视之为“成佛作祖”之通衢,形成了诸多佛教名山;医家将其奉为“祛病延年”的无上妙法,留下了仙人采药的中医宝库。

人类是大自然之子,大自然给人类以灵感,人类以大自然的特质作为自己行为品性的对标,形成了君子比德思想。各家的修行共同构成了中国名山风景区中“人天和美”的人文景观。除了自然界之外,人类社会是人的生活环境之“天”,在传统的文人山水园林中,园主入世则体现“修齐治平”,出世则遁入“桃源人家”,构建出个人与社会进退自如、穷达有序的关系。总之,中国风景园林通过“天人合一”观念,构建出现实中的宇宙时空模型和人生理想模式,协调了自然的人与社会的人之整体关系。

中国风景园林的4个人天整体观
 
2.4人地整体
 
中国山水文化独具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观念:山川秀丽之处必有灵气,必能孕育杰出人才。人杰地灵观点的核心就是堪舆思想,刘安《淮南子》:“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虽然组成宇宙万物的元气无所不在,但是混元之气“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气交感,而化生万物”(《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导致各处环境中的气质、气度又各不相同。

从风景的角度看,只有“山高水长”的钟灵毓秀,才有“天地正气”的人杰地灵;从风水的角度看,古人选择促进生命气机的“藏风聚气”之处安居;从人居环境的角度看,不论阳宅、阴宅的选址和建造,都要求“生生不息”;从中医学角度看,只有做到生活中“正气存内”“守中守神”,才能促进生命体达到“邪不可干”“死而不亡”的状态。从帝王到百姓,从城镇到风景园林,从住宅到陵墓(尤其是皇家陵园),莫不受此影响。
 
风景园林建设前首先要精心“相地”:不仅是观看地形,还要审度地势,更要体悟场地的气质。选址就是择气,营造就是聚气;大者寻风水,小者聚元气。对大尺度的名山风景区和皇家自然山水宫苑来说,首选风水宝地和风景佳地;对中尺度的城市和风景园林而言,首选山水元气充足处滋养栖居者,对不足之处后天再加以改造、完善,直到符合聚气的要求;对小尺度的村寨和私家园林而言,选择山水交汇处建园,叠山理水,负阴抱阳,塑造院落围合、藏风聚气的宜居环境,并以意引气,题词明志,才能有益于个体生命和种族延续。
 
古人借助神奇的名山大川修身养性,在山水风景中审美启智,用传统园林滋养身心。风景园林就是要选择、构建好“地灵”的环境,从而通过人在其中的生活与修炼,促进“人杰”的目标。但“灵杰”与否?既要“察天地之气”,也要看个人的慧根和修炼的程度。正如四川青城山慈云阁对联所阐述的:只有修炼到“玄窍又玄方集妙”(上联),才可能打破“老病死”的常态人生规律,做到“我命由我不由天”(下联)。但是,“神仙本是凡人做,只为凡人不肯修”[28]揭示出凡人与超凡的内在本质,“青城天下幽”的道教名山风景区只是促进修炼者超凡脱俗的优质气场。
 
>更多关于天人合一对中国风景园林的影响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