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芳林园建筑的3个意与匠

日期:2023-11-01 19:23:48     作者:惠逸帆    浏览:0    
核心提示:园内主水系百花溪由东向西流经园西侧,于水面平阔处结为“鱼乐池”,环池设沁芳居、亦乐榭、撷秀轩、香远亭,形成“亦乐风荷”景点。此处南邻城市商业水街,景象开阔,遍植花木,池内碧水风荷,红鱼招摇,是一处体现“鱼乐人亦乐”的众乐风雅之地(图5、6)。
芳林园建筑意与匠
 
摘要:园林建筑是游赏者置身园林的一种媒介,也是园林实用功能的载体。园林建筑的形象需统一在园林整体的山水景象之中,并起点睛之用。介绍了河北雄安悦容公园中9座主题大师园之一——芳林园的设计背景、总体立意及山水构架,分析了园中代表“山居”“水居”的2组主要建筑“闻莺春坞”和“亦乐风荷”从立意、选址、布局、体量、形态到功能、结构、细部等设计要点,以期从意与匠2个层面来阐释传统园林建筑的经典设计手法在现代公共园林建筑设计中运用的可能。
 
1园林建筑与园林

园林建筑与园林
 
中国山水画中,画家常于居游胜地缀以竹篱、柴门、草庐、楼阁等建筑形象(图1)。观者会借由对建筑尺度或居游的经验,置身其境,随画卷卧游。园林营造受山水画影响至深,园林建筑点睛于山水形胜之处,其形态又如画中一样,需统一在园林整体的山水景象之中。园林建筑也是游赏者与园林在身体尺度与实用功能方面的一种媒介,于园林建筑中,游赏者往往能够更好地体味情景交融的意趣。杨鸿勋在《江南园林论》中对园林建筑与园林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论述:“园林是人为的自然环境,它具有明确的园居实用的功能性质,因此造园中非但不予回避人工的建筑处理,反而突出自然创造中的建筑趣味,利用两者对比、衬托达到统一和谐的艺术效果。[1]
 
2芳林园

芳林园
 
芳林园位于河北雄安新区,是悦容公园9座主题大师园之一。项目用地面积8.23hm2,地处城市与悦容公园核心区域的过渡地带,南临商业水街,北为悦容公园主景白塔。设计围绕“彰显江南园林文化与风貌的传承和创新表达”的总体要求,以“逍遥乐境、风雅芳林”为立意,承接西湖风景“众乐逍遥”的传统,构筑一处具有时代特征的连接“风雅生活”与“大众风景”的雄安小园(图2)。

芳林园建筑的意与匠
 
“筑山”“理水”是塑造园林空间、地表形势的具体手段。芳林园总体上强调“以山为屏,北望南动;以水为轴,串联东西”的山水格局(图3)。

芳林园建筑的3个意与匠

园中“闻莺春坞”和“亦乐风荷”2组主体建筑选址于山水2类形胜之处,突出展示山居、水居的情境特征,成为景观的点睛之笔(图4)。
 

芳林园建筑的意与匠
 
3.1亦乐风荷:理水为池,面水而筑,碧荷红鱼,相映成趣

芳林园建筑的3个意与匠
 
园内主水系百花溪由东向西流经园西侧,于水面平阔处结为“鱼乐池”,环池设沁芳居、亦乐榭、撷秀轩、香远亭,形成“亦乐风荷”景点。此处南邻城市商业水街,景象开阔,遍植花木,池内碧水风荷,红鱼招摇,是一处体现“鱼乐人亦乐”的众乐风雅之地(图5、6)。
 
3.2闻莺春坞:环坡临泉,合院小筑,傍柳闻莺,悠然自得

芳林园建筑的3个意与匠
 
“莺啼”在古典文化意向中表达了朋友之谊。设计通过地形塑造,营造了一处三面环坡、南向临泉的围合空间,并于其中置闻莺草堂、悠然亭、云岫泉。院中植柳、海棠,刻画了春光,也凸显了“莺其鸣矣,求其友声”的情趣(图7)。
 
3.3得体合宜
 
如前所述,园林建筑是人与山水的媒介。建筑与山水应体量合宜,建筑与人应尺度得体。

芳林园建筑的3个意与匠
 
亦乐风荷为5个建筑单体与游廊的建筑组团(图8)。游廊串联沁芳居、敞篷及亦乐榭蜿蜒于鱼乐池西北角,撷秀轩、远香亭分别点缀于池南岸及东岸。一线两点的总体布局将建筑体量化整为零,同时关乎疏密、开合与对照。主体建筑沁芳居对位于鱼乐池中心,透景视线最远,空间感受旷达,建筑体量相应最大。“L”形平面与尽间的后退丰富了体量形态与室内外的空间层次。

芳林园建筑的3个意与匠

亦乐榭与敞篷相向而设,与游廊、对景石板折桥围合一处较小的水面,建筑体量也相应减小(图9)。


撷秀轩、远香亭分置主体建筑另一侧,与主体建筑关系更为离散,距离越远,体量越小,似断实连,取得了一种构图上的动态均衡。远香亭形为四方,跃入水面,取与主体建筑回望之势,既是赏荷佳处,也成为游览主水面各处的对景。

芳林园建筑的3个意与匠
 
闻莺春坞处建筑设一堂一亭,其间并无连廊,这借鉴于山林地狭、常分台地置建筑的山村建筑布局形式(图10)。堂置北、亭设东,一大一小,一主一从,面向西南侧入口与一小块树林阴翳的室外台地。

芳林园建筑的3个意与匠

闻莺春坞的建筑体量小于亦乐风荷,与其间的云岫泉尺度更为适宜。林在山中,堂隐林下,闻莺春坞在整体山林尺度的界定下得体合宜(图11)。
 
 
3.4类型组合

芳林园建筑的3个意与匠
 
园林建筑与水的位置关系大体可分为滨水和在水上2类,亦乐风荷的沁芳居、亦乐榭和敞篷即表现了这2种关系的3个层次(图12):主体建筑沁芳居与鱼乐池间设置较为开敞的月台,便于游客赏荷观鱼,此处的月台具有更多的公共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及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即为此类模式;亦乐榭偏居一隅,同样是建筑-月台-水面的结构,但月台仅能从室内到达,其建筑的附属性更强,加之月台材料选用更易于亲近的木材,使得亦乐榭与水的关系更为密切;敞篷则更为直接,单面临水,近水楼台先得月。
 
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大都开敞流通[2]。对园林建筑四面空间做不同虚实处理,反映了建筑与周围景象的联系程度。传统园林中荷花厅、鸳鸯厅、四面厅的建筑类型即说明了这一点。沁芳居、亦乐榭有使用功能,除内部操作间、卫生间需进行封闭处理外,其他界面采用玻璃隔扇界定室内外空间。檐廊的引入使其在阳光照射下产生的阴影进一步虚化屋顶下建筑的体量。完全开敞的敞篷和游廊间隔其间,与环境景象互融渗透[3]。
 
3.5游憩动静
 
园林建筑是园林承担游憩和服务功能的主要载体。亦乐风荷邻近公园主入口,功能为游赏、休闲餐饮。到达闻莺草堂需曲径通幽,闻莺草堂承担插花、读画、品茗等园林文化的展示功能。2组建筑一动一静,一组强调游赏的公共性,一567组强调休憩的闹中取静,功能性质差异鲜明。
 
3.6屋面及装折

芳林园建筑的3个意与匠
 
屋面:芳林园建筑屋面形式以两坡悬山为主,取形于水乡山村的民居屋顶。临水敞篷和独立设置的撷秀轩屋面做歇山变化,突出其对景时作为视觉焦点的屋面的丰富性。传统园林建筑屋面因木架搭接形成举折,坡屋面形态生动,也是中式建筑独有的特色形态。芳林园建筑主体为钢框架结构,虽已无木架建构之实[4],但还是在屋面形态上用钢框架保留举折之态,延续传统园林建筑坡屋面生动之形韵(图13)。

芳林园建筑的3个意与匠

屋面材料选择铝合金瓦屋面,金属瓦横向肌理突出,顺应于双坡屋面举折的走向,颜色与小青瓦同色,形似之余也有新意。沁芳居、亦乐榭与敞篷、游廊的屋面相互搭接错落,形成主次分明、高低序列的屋面形态(图14)。

芳林园建筑的3个意与匠
 
支摘窗:撷秀轩山墙两侧的窗扇选用了支摘窗的形式,这种在木构营造时代挡雨效用更好的开窗形式具有强烈的江南水乡意象及趣味(图15)。
 
美人靠:董豫赣对美人靠有如下论述:“位于檐柱间的美人靠已被推向最外侧的擗帘竿位置,在这个位置,俯身即可临风瞰水。[5]”可见,美人靠的精髓并不在鹅颈竖棂曲线之优美,而在于将身体推近山水的这一点点外挑。芳林园中直接临水的亭及敞篷中的美人靠设计成更为简洁的木结构,实现身体向山水的这一点点推近,才不失这临风瞰水的风雅(图16、17)。
 
4结语
 
芳林园的建筑实践是在现代公共园林项目中对中国经典传统园林艺术手法的学习与尝试。设计希望在满足现代公共园林对服务对象、尺度、功能等不同诉求的同时,从立意、选址、布局到体量形态、材料细部等层面吸取传统园林的养
 
注:图2~4、8~11由张亭、倪明等项目组成员绘制,图7由蒋俊敏拍摄,图5、6、12~17由刘瑜拍摄。
 
>更多关于芳林园建筑意与匠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103 second(s), 71 queries, Memory 0.8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