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丹阳市老城水系河道生态景观规划研

日期:2023-11-02 16:41:11     作者:杨钟亮    浏览:0    
核心提示:城市水系多与绿色空间伴生,沿线多集中承载了城市的历史文脉,是城市景观风貌塑造的核心区域,也是城市生态系统和游憩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人居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城市双修下“城市水系双修”的研究视角,
基于“城市水系双修”的河道生态景观规划研究——以丹阳市老城水系绿化景观规划为例
 
摘要:城市水系多与绿色空间伴生,沿线多集中承载了城市的历史文脉,是城市景观风貌塑造的核心区域,也是城市生态系统和游憩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人居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城市双修下“城市水系双修”的研究视角,以丹阳市老城水系绿化景观规划为例,探索城市河道作为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重要意义,思考“城水关系”“人水关系”的和谐共生。从问题策略、总体布局、规划特色等方面探究城市滨水生态景观的实现途径。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下,城市迎来了生态、环境、美学、文化、科技和社会的多方面变革。水域空间作为城市中有着巨大潜力的空间领域,凭借其独特的资源和多功能优势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其更新发展对于解决城市空间优化,提高城市环境品味及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国外有关于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时间开始于20世纪初,德国学者赛福特首次提出了“近自然河溪治理”概念[2];6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提倡利用近自然的手段处理河流生态功能问题,对生物进行保护[3];之后,美国开展以洛杉矶河流修复工程、基西米河改造为代表的护岸修复工程,对河流已建造的混凝土护岸进行改造[4];“水上中心城市国际会议”以及1986年在日本横滨召开的“横滨滨水MM21,86”首次提出水系的规划设计要与环境设计相融合,与绿化设计相辅相成,与文化和历史进行兼顾[5]。对于城市水系修复的理论,中国学者也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城市水务、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和风景园林专业的专家学者对这一领域均有所研究。城市水务专家邵益生著有《城市水系统科学导论》,书中指出现行涉水规划的3个主要问题: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和全局性[6]。

孟庆义等生态学专家从水生态服务角度出发,分析出北京市水系的四大生态服务功能,并计算了水文化服务功能在水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所占比重[7];邹泉等以南阳市为例,提出河流与开放空间耦合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方法[8];谷勇峰等则对近年来河道生态修复的技术发展进行了分析阐述,指出未来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9];以南昌市的城市水系连通为例,闵忠荣等总结出城市水系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10];从气候和水资源等方面,王中根等则论述了河湖水系连通的理论基础[11]。
 
综合来说,尊重和顺应自然,统筹兼顾,从宏观到微观分析城市水系不同层次的问题,并做好协调和系统控制,有序推进,是做好“城市水系双修”的科学工作方法[12]。本文基于城市水系双修视角,分别从问题策略、总体布局、规划特色等方面探究丹阳市老城水系绿化景观的实现途径,以期为老旧城市水系的保护更新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丹阳市老城水系河道生态景观规划研
 
1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丹阳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河道水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河道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日趋繁重。良好的水系景观是生态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基础,城市发展也依赖于城市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逐渐成为城市生态修复的核心部分[13]。
 
随着国家一系列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城市水环境治理提升的相关政策出台,丹阳市政府认识到现有城市水系生态规划工作存在统筹不足、质量不高、特色缺乏等诸多问题,为适应新常态下丹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丹阳生态宜居建设,加强水环境整治及滨水空间打造,丹阳市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丹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规划将丹阳定位为沪宁线上新兴的地区中心城市、重要的商品流通中心和新兴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规划提出要加强水环境整治及滨水空间打造,凸显江南水乡特色,建设精致城市、宜居城市。

目前,丹阳市老城水系绿化景观存在问题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生态性弱;老城河岸呆板、硬质化严重,亲水性差,水位高差较大;植物景观单一,缺少明显的季相变化及空间特色;慢行系统连续性欠佳,空间有限,体系不完整;滨水空间景观品质欠佳、公众参与度差、缺乏活力;缺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资源分散、未充分表现丹阳千年古城底蕴。针对以上问题,如何通过打造老城水系沿河景观,提升沿岸土地价值,带动老城区的城市发展,从而实现“城市修补”成为目前风景园林工作者亟待思考的话题。
 
>更多关于丹阳河道生态景观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