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乡村风景道怎么识别的4个方法

日期:2022-01-23 12:57:50     浏览:1    
核心提示:由于乡村地区主要以绿色空间为主,用FVC概化道路两侧绿色空间的丰富度。将以上指标做均一化处理,形成道路的平均景观空间视觉指数①。
2乡村风景道的识别方法
 
2.1乡村风景道识别的指标选择
 
根据上文1.3中的风景道选线综合识别体系,选取空间视觉、空间综合质量、游憩吸引力、潜在生态性作为一级评价指标。结合乡村寻常风景的多级维度、空间特性等,进行二级评价指标的选取。

乡村风景道怎么识别的4个方法

其中空间视觉评价二级指标,选取整体维度的景观空间格局多样性、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vegetationcover,FVC),复合维度的景观道路视域面积占比,单一维度的标志性景观要素;空间综合质量评价二级指标,选取整体维度的景观空间质量评价(综合生态风险指数、空间多样性等),单一维度的聚落风貌评价;游憩体验评价二级指标,选取单一维度的交通可达性、建设适应性等;潜在生态性评价二级指标,选取整体维度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NDVI),复合维度的生态斑块面积等(表3)。

上述所有指标的权重使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进行计算。
 
2.2乡村风景道识别方法
 
2.2.1乡村风景道空间视觉评价
 
景观视觉评价分析模型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局限性[25]。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从视觉感知的角度如视觉连通性、视觉敏感度等方面对于固定景观区域的定量的分析不断发展[24]。风景道的游览模式不同于景区,视点局限于移动的汽车内,视觉感受主要受到可视区域内景观空间的影响[26]。
 
因此,本研究以游览者在道路两侧的视域为研究范围,结合寻常风景的整体维度以视域范围内的景观空间(包括人工和自然)为评价对象。参考景观视觉评价中视觉基本元素景观和景观视觉敏感度等指标,选取的评价要素为视域面积占研究区域比重、景观多样性指数(本研究选用SHDI、具有标志性的景观空间、FVC)为评价指标[27];其中视域面积占研究区域比重表示道路两侧视域空间的大小;SHDI表示景观斑块分布的多样性。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景观空间组合的异质性[28],其数值越高游人视觉中的空间变化越丰富;视域范围内的标志性景观要素,如雕塑、寺庙、水库等,同样影响着游览过程中的视觉效果;由于乡村地区主要以绿色空间为主,用FVC概化道路两侧绿色空间的丰富度。将以上指标做均一化处理,形成道路的平均景观空间视觉指数①。
 
2.2.2乡村风景道景观空间综合质量评价
 
景观质量(scenicquality,SQ)是指景观空间资源的相对价值,体现了景观空间的相互关系[29]。现有研究多以森林景观、公园等较小尺度的空间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景观生态效益、美学效益、社会效益等为评价因子,结合美景度评价法(scenicbeautyestimationmethod,SBE)、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等方法实现景观质量的评价[30-32]。

本研究根据乡村寻常风景的内在维度所定义的景观空间质量,选取空间的独特性、自然性、多样性为主要评价指标,使用GIS对区域的乡村景观空间整体质量做定量研究。具有独特性的空间指的是具有一定文化、风景价值的景观空间,如文保单位、湖泊、风景区等。自然性指自然景观被人工干扰的程度,用综合生态风险指数(ecologicalriskindex,ERI)对区域进行分析[33]。
 
多样性分为2个方面:
 
1)景观空间的多样性,常用SHDI来概化;

乡村风景道怎么识别的4个方法
 
2)植被多样性,根据研究区域的植被结构现状可分为天然林/混交林、纯林、灌木、草地、荒地。同时乡村聚落的风貌也同样影响着景观空间质量[34],本研究选用专家评价法对区域内的乡村聚落风貌进行分级,共分为5个等级,等级越高风貌越好。综合上述景观空间质量评价、乡村聚落风貌评价2个指标,以视域为研究范围,形成乡村风景道空间综合质量评价因子(表4)
 
2.2.3乡村风景道游憩吸引力评价
 
乡村风景道游憩性评价模式与游憩型绿道类似[35-36]。主要评价因子选取交通可达性、游憩吸引力、建设适应性等。对于交通可达性的测度本研究选取5000m半径为模型参数,使用空间网络分析(spatialdesignnetworkanalysis,sDNA)的方法进行交通可达性分析,选取NQPDA为评价指标②,以判断出行的便捷性即搜索半径内其余路网的难易程度,所得值高的路网通常具有较高的拓扑整合能力和中心性,对区域出行的交通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37]。
 
建设适应性主要根据道路等级判断,等级较低的道路车速较慢,车辆较少,有利于游览活动的发生[38]。游憩吸引力选取沿线的历史文化资源点、自然资源点作为评价对象,道路半径内的要素数量越多,其自身所具有的吸引力越强。使用需求强度以道路沿线的游憩设施点的数量为主要测度指标,包括餐饮、商业、休闲服务等,设施数量越多游人游憩越为便利。
 
2.2.4乡村风景道潜在生态性评价
 
乡村风景道利用道路两侧绿色空间形成生态廊道。根据生物廊道及生态绿道相关文献发现,生态廊道的宽度应该在600m以上[39],因此本研究将道路两侧300m范围内作为潜在生态价值的研究区域。基于MSPA模型、MCR模型、重力模型及区域的NDVI,对潜在生态性进行综合测度[40-42]。
 
主要方法如下。
 
1)基于MSPA(Guidos软件平台)重构研究区的生态空间类型,选取“核心区”作为主要生态斑块的研究样本。
 
2)基于Conefor软件,计算所选生态斑块的可能连通指数(probabilityofconnectivity,PC)和连通重要性指数(dPC),选取面积≥30hm2,dPC值>0.5的生态斑块作为生态源地。
 
3)综合考虑区域景观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生物生存与迁徙的影响,构建区域的景观阻力经验值[30]。而后基于MCR模型计算所选生态斑块之间的潜在廊道,并使用重力模型计算廊道的相对重要性指数,本研究选取指数>10的廊道作为区域的潜在生态廊道。
 
4)以道路两侧300m范围作为研究区域,计算区域内生态斑块面积、生态廊道长度以及场地NDVI,数据归一化后进行叠加分析,综合得出每条道路的潜在生态性指数,指数越高说明道路的潜在生态性越好[43-44]③。
 
更多>园林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492 second(s), 487 queries, Memory 2.8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