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宜宾景观人工干预塑造宜居环境

日期:2023-11-03 18:00:49     作者:刘峥    浏览:0    
核心提示:宜宾作为三江汇流、三省交界、3种地貌形态并存的城市,利用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在城市初建期先人一步,成为西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城,但在随后的发展中,河道、地形和其所在区位的边缘性使得其发展遇到了多方面的障碍:空间方面限制了宜宾整个城市向外扩张的潜力
人工干预塑造宜居环境
 
2.1因山而障——重塑绿地空间格局
 
在唐代之前,由于中原文化并未渗入当地,受限于当地人口数量稀少及生产力低下的状况,宜宾市发展十分缓慢,因此生态环境一直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山地的自然演变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不明显。清朝以后,战争及开辟商埠等因素致使大量人员及机构内迁,城市的扩张需求增加,再加上原有的古老城墙的拆除,使城市格局发生了根本的转变[5],老城相继向跨江、跨山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以三江口旧城为中心的掌状结构。
 
社会环境的改变使自然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增加。宜宾地形地貌总体呈现分散化和轻量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周边山脉的自然衰弱而引起的地势地貌的改变,原本相对完整的山区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分散为各级丘陵,在城市内部形成了多处小型丘陵地带,土地利用变得紧张,人类利用每一寸平坦土地进行建设,使城市中的绿地生存在缝隙中,虽已有山体绿化、滨水绿化及公园绿地等体系,但整体布局分散单薄,绿化质量较差,自然与城市之间的过渡非常短促。
 
为了加强山地自然保护和城市景观营造,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宜宾市的各平行条状山脉依托由长江、岷江、金沙江及其沿江绿地构成的城市绿廊,楔形插入城市建设用地中,形成城市总体的生态空间结构。对于城市中的自然丘陵地区,宜宾市通过生态旅游的方式合理地将人类活动斑块坐落于自然斑块之上,将城市与自然完整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人与自然交融的城市空间格局。知名的生态旅游景点有翠屏山城市森林公园、天池公园、七星山地休闲度假基地等[6],将宜宾市原有的山地生态景观优势扭转为城市独特的竞争力,实现山地城市与其自然景观地貌有机协调发展[7]。

宜宾景观人工干预塑造宜居环境
 
2.2因河而困——重构水城关系
 
丰富的水体自然资源一方面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源为宜宾带来机遇和挑战,但同时也反作用于人工环境从而引发强烈的冲突。2007年,由人大常委新闻局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到内江、乐山、宜宾等地走访,其中“三江”水资源污染性短缺问题引发了重点关注。据调查,“三江”流域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一些小企业布局分散,且多数存在着技术落后、环保治理水平差等问题,此类企业偷排、偷放大量污染物且不易被监管。

此外,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滞后也是导致水体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无法与城市现有运行需求配套,且存在不少如地方专项资金匮乏、雨污不分流、污水处理费用低等管理问题,致使宜宾市常年污水处理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了水污染的恶化[8]。
 
同时河谷地区的常年侵蚀使城市沿河区域形成了大型阶地与河漫滩并存的特征。在河岸转折较为平缓的地区,阶地作为由河水常年冲刷而产生的平坦地貌,为城市的早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地和取之不尽的丰富水源。但由于历史发展带来的自然环境的改变,这里的地势逐渐降低,阶地所带来的洪涝与土地侵蚀灾害也逐渐成为这些地区发展的掣肘。

在防洪防汛形势上,宜宾市是国家防总公布的重要防洪城市之一,城市的洪涝灾害主要由金沙江、岷江带来的暴雨洪水造成[9]。目前宜宾市采用的防洪防汛措施是围堵策略,超过河水防洪标准的驳岸设置、多层人工和自然坝体的设置,使得人与水总保持在一个安全距离之上。另外,多种防洪设施的修建令城市内部高差变化更为复杂,防洪堤工程割裂了水-城之间的联系,使河水与城市的关系变得单一且冰冷[10]。

此外,在几十年的城市建设中,因采砂造成的沙滩严重破坏、江岸被工程堤占据、破坏湿地生境来围合造地等种种开发恶果也使宜宾的水城关系变得愈发脆弱不堪。总体来说,宜宾的发展因河而起,又因河而困。
 
为抑制水环境进一步恶化,四川省自2003年起开始对相关排污企业进行综合整治,同时新建多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站等,并建立四级河长体系,控制水质各项相关标准,力争实现还“三江清水”的核心目标。另外通过景观的手段对现有防洪堤进行重塑,扩展“水穿城”模式,合理利用现状防洪屏障,将人工与自然更好地结合。
 
此外统筹沿江发展,综合治理打造“岷江-金沙江-长江”等三江六岸生态景观,营造交通连续、风貌统一的滨水景观带,以现有建筑风貌为基调,充分展示已有人文景观,注重功能化、人性化、可持续化发展,应用夜景为两岸增色,形成集生态修复、水源保护、通航运输、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滨水通廊,实现水-城共融之景[11]。
 
此外,在现有城市工程举措的基础上,笔者还建议出台相关规划政策或指导方针,如针对滨江带保护利用,涉及水利、防洪、航运、景观、房建、环保、文物保护的综合性规划,确立科学评价标准,以此指导控制滨江后续开发建设,对滨江带科学有序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强有力的约束及领航作用。
 
3结语
 
宜宾作为三江汇流、三省交界、3种地貌形态并存的城市,利用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在城市初建期先人一步,成为西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城,但在随后的发展中,河道、地形和其所在区位的边缘性使得其发展遇到了多方面的障碍:空间方面限制了宜宾整个城市向外扩张的潜力;社会区位方面,由于地理位置在四川省的边缘,使得宜宾只能作为功能较为局限的地域性城市继续发展。可以说宜宾的发展与宜宾的困境是相辅相成、无法割裂的。
 
当然,宜宾老城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或许已经找到了与自然相生相荣的方法。当城市与自然产生矛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同时,宜宾城市通过风景园林的工程手段调和人工与自然的关系,调节自然,适度地改造自然,将城市规划融入区域景观系统,将城市浸润于自然之中,对于其他城市的生态发展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更多关于宜宾景观系统探析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164 second(s), 134 queries, Memory 1.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