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广州南村爱莲塘公园乡村风水塘活态更新

日期:2023-11-10 22:20:58     作者:易帅    浏览:0    
核心提示:风水塘是岭南地区乡村常见的特色乡土文化景观,蕴藏了乡村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新时代,留住乡愁、让岭南特色文化活起来成为乡村风水塘景观更新重点。对岭南乡村风水塘的物质文化、宗族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分析,提出利于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活态更新策略
基于文化传承的岭南乡村风水塘活态更新——以南村爱莲塘公园为例
 
摘要:风水塘是岭南地区乡村常见的特色乡土文化景观,蕴藏了乡村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新时代,留住乡愁、让岭南特色文化“活起来”成为乡村风水塘景观更新重点。对岭南乡村风水塘的物质文化、宗族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分析,提出利于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活态更新策略,即环境风貌提升、适应人居需求和活力特色运营。

并以南村爱莲塘公园为研究案例,剖析其文化特质,通过保护传统文化相关对象及提升整体风貌,满足人居需求并塑造复合空间,构建文化活力链和开展多样运营活动等活态更新措施,进行岭南乡村风水塘更新,实现文化传承。
 
岭南乡村风水塘指在岭南乡村地区,通过人工营造而成或自然形成,常置于建筑前以表“聚财养人”风水寓意的水塘。其体现了“藏风得水”“负阴抱阳”等传统风水理念[1],也具有生活生产用水供给、小气候调节、环境美化等作用[2]。

其是岭南地区重要的乡土文化遗产景观,承载了丰富的村落历史文化内涵,展现了乡村朴素的生态智慧[3],综合反映了乡村景观的文化、经济、社会、美学和生态价值[4]。但现今岭南乡村风水塘存在着如环境风貌不佳、基础设施落后、空间活力不足等问题[5],无法满足新时代需求,面临着被占用填埋、生态遭到破坏等危机[6~7]。这直接威胁着其承载的历史文脉和风土民俗的保护和延续,不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创新。
 
报告指出,要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保护好村庄特色和历史文化,保留乡愁,活化岭南民居及特色资源。岭南地区每村必有的风水塘是重要的乡村文化资源,如何让风水塘在新时代中兼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其“活起来”,对于景观更新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而言是一大挑战,也是极具指导意义的研究。
 
1岭南乡村风水塘文化内涵
 
岭南乡村风水塘的文化内涵丰富,参考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所提出的经典文化理论[8]和相关学者研究[9],并结合岭南乡村风水塘的起源、含义及特征,将其文化内涵分解为物质文化、宗族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层面。
 
物质文化是岭南乡村风水塘的文化表层,其最直观的表现是农耕劳作的物质生产体系以及因地制宜的生态适应性举措,如风水塘紧依稻田,塘中种莲Nelumbonucifera养鱼,以及风水塘置于居住区前,提供日常用水、消防、调节小气候等功能[10]。
 
宗族文化是中间层,反映和维系着文化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其影响着乡村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对岭南乡村风水塘的景观空间布局具有较强的导向。如岭南风水塘前常留有广场,在客家和广府民系中被称为“禾坪”,供农作物晾晒、日常生活交流、年礼祭祀及供奉先祖等活动之用,是对族人进行教化、加强乡村凝聚力和稳定性的场所。宗族文化是岭南乡村风水塘的社会价值的体现。
 
精神文化层表现为村民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为村民通过景观所反映、萌生和形成的思想观念,是文化内核层。岭南乡村人们丰富的精神文化共同催生了风水塘景观中众多的文化形态。如风水塘形状设置、选址和聚落景观格局,均体现了人们的生态智慧和“天人合一”思想。而风水塘及其周边元素也处处彰显村民的精神文化信仰,如塘边寓意着饮水思源的古井,展现道德教化和家族凝聚观念的禾坪等。岭南乡村风水塘所承载的深厚精神文化底蕴,打破了其单调的景观形态,丰富了其观感和文化层次。
 

南村爱莲塘公园乡村风水塘活态更新


 
2活态更新策略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其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实现永续传承。因此,在岭南乡村风水塘景观更新中可以注入“活态更新”理念,使其在生成和发展的环境中得到保护、传承和更新。
 
活态更新理念是基于“活态保护”和“有机更新”的复合概念[11]。活态保护是对岭南乡村风水塘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元素进行保护,并激发其活力,使其保持生机,并形成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发展模式[12]。而有机更新是以开放的思维,发挥风水塘的文化价值,在保持原有风貌基础上,通过更新设施等方式,使其更为适应现代生产、生活、生态需要,得到“有机生长”[13]。因此,依据岭南乡村风水塘原有的格局肌理和文化内涵,活态更新可通过以下3个层面推进。
 
2.1环境风貌提升
 
首先,对特色历史文化景观及具有乡土民俗特色的重要对象进行保护,实现对物质与非物质乡土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次,将风水塘及其周边景观元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修复治理[6],消除景观的破败感,提升整体风貌以及文化、美学和生态价值,提高吸引力。
 
 
2.2适应人居需求
 
风水塘及其周边环境是承载乡村仪式、教育、表演、生产、生活和生态等功能的复合空间[6]。因此,在其更新中应考虑现代居民的日常需求、年俗节庆活动需求和对美好生态的向往,通过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优化功能布局等措施,使文化景观和人居需求融为一体,将其重塑为乡村的人员、文化聚集场所,实现永续传承。
 
2.3活力特色运营
 
在上述基础上,通过深入挖掘风水塘特色运营文化资源,创新打造具有特色的小节点,适当开展可产业化的活动,来提高空间活力,实现风水塘文化内涵的传承发展。比如,打造能够提升文旅产业的研学活动、弘扬非物质文化的展示空间、促进传统工艺发展的商业模式等等。
 
>更多关于广州南村爱莲塘公园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227 second(s), 142 queries, Memory 1.3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