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基于GPS数据的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游客时空行为研究

日期:2023-11-11 11:18:56     作者:桑瑾涵    浏览:0    
核心提示:秋冬季是漓江风景区的旅游旺季,节庆时间游客活动量大幅度增加。一日内的游客轨迹数量和拍摄照片数量变化呈现双峰型,11点至18点是游客一日中活动节奏活跃时期,拍摄点主要集中在九马画山、漓江景区和象鼻山景区。
基于GPS数据的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游客时空行为研究
 
摘要:基于“两步路”平台爬取GPS轨迹数据和位置照片拍摄数据,结合水系空间分布,应用GIS核密度、近邻分析等方法,对漓江风景区游客时空行为特征展开研究。

结果表明:秋冬季是漓江风景区的旅游旺季,节庆时间游客活动量大幅度增加。一日内的游客轨迹数量和拍摄照片数量变化呈现双峰型,11点至18点是游客一日中活动节奏活跃时期,拍摄点主要集中在九马画山、漓江景区和象鼻山景区。漓江风景区形成了以漓江环境为依托,景区景点为载体,水系为骨架深度串联的点线面式的网络游赏体系,其中的游客时空行为特征受到气候变化、路线丰富度和景观偏好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丰富游赏方式、优化旅游空间结构等优化建议。
 
桂林市从1973年起发展旅游业,接待游客人数逐年增加,其中漓江旅游路线承载的游客量最大[1]。漓江风景名胜区具有丰富的风景资源,包括类型多样的天景天象、分布广泛的岩溶景观、河流风景、田园风光、文物古迹等,格外受游客青睐。但游客数量的激增导致了旅游环境恶化,漓江风景区出现了水质污染、游船噪声污染、环境保护不足等问题,其环境承载力接近轻度超载状态[2]。因此,探析游客时空行为特征和其背后的制约因素,对漓江风景区的旅游空间优化和生态旅游发展具有急迫需求。
 
研究游客空间行为特征的传统方法多为调查问卷、行为观测、大脑认知地图测试等,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研究结果误差较大[3]。随着地理信息和通讯信息融和发展,以及用户旅游摄影照片的活跃分布,通过挖掘GPS轨迹数据和地理照片数据,利用空间分析法分析游客时空行为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对漓江风景区的生态保护和旅游规划,完善景区建设和管理,提高游客旅游体验感,效果佳妙。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基于GPS数据的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游客时空行为研究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西南端和南岭山地西部,以漓江为纽带,呈南北向分布于桂林“一市四县”(桂林市区、阳朔县、临桂县、灵川县、兴安县)范围之内。漓江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国务院审定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1159.4km2[4],风景区主体部分位于桂林至阳朔地区。漓江及其两岸峰丛洼地、遇龙河及其周边峰林有平原为依托。本研究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核心区桂林象山至阳朔段为研究区域(图1)。
 
1.2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应用数据是GPS轨迹数据、地理位置照片数据、漓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等。前两者是利用“网络爬虫”从“两步路”平台上获取,为2016—2021年的3929张地理照片数据和1855条轨迹数据,采集信息包括每条轨迹的长度、拍摄距离、时间,和每张照片的拍摄点经纬度、拍摄时间、照片ID信息等。
 
1.3研究方法
 
1.3.1核密度分析法
 
核密度分析是空间分析中运用十分广泛的一种非参数估计方法,通过计算要素在其周围邻域的密度,将点信息扩展到面上,从而更好地显示其集聚区域情况。本文利用ArcGIS10.2核密度分析工具,通过空间信息数据可视化分析,绘制出漓江风景区核心区域游客的空间分布核密度图。
 
1.3.2近邻分析法
 
近邻分析[5]工具可识别最接近要素或计算各要素之间的距离。本文通过近邻分析工具计算出轨迹点和拍摄照片与水系和景点之间的距离,进而获悉游客分布与景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游客时空行为特征分析
 
2.1时间特征
 
2.1.1年内分布特征

基于GPS数据的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游客时空行为研究
 
从游客行为的月份变化(图2)可以看出游客的活动时间波动较大,整体分布不均衡。轨迹数量直接反映了游客的数量,5月和7月的游客数量最多,12月游客数量最少。游客轨迹数量整体呈现周期性变化,在2月、5月、7月和10月都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波动,这与寒暑假和国家法定节假日游客的大幅度增加有关。拍摄人数和拍摄数量的波动与之具有相似性,但5月的拍摄数量和人数都呈现下降趋势,这与桂林的雨季集中期有关,从客观因素上限制了游客的拍摄条件。

基于GPS数据的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游客时空行为研究
 
将12个月按照季节划分,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月—次年2月。游客行为的季节变化(图3)反映出游客具有明显的季节出行偏好性,轨迹数量在秋季和冬季最高,说明秋季和冬季是桂林漓江流域的旅游旺季。春季和秋季的游客轨迹较夏季的长,原因在于春季和秋季的气候适宜游客出行,游客流量大,游客轨迹长。但是,游客的轨迹长度在冬季出现峰值,与游客轨迹数量的变化趋势不一致,说明游客的出行方式发生了改变:冬季寒冷,多数游客的游览方式从秋季的步行转变为骑行和驾车。夏季的游客轨迹数量最低,说明天气燥热使得游客数量减少。气候是游客选择是否出游的重要因素。

基于GPS数据的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游客时空行为研究
 
为进一步分析不同出游方式年内的行为差异,统计游客的出游交通方式可知,步行出游的游客的轨迹数量最多,水上游览方式次之(图4)。游客偏好的游览方式为步行和水上游赏,主要原因在于游客重在景区游赏和漓江漂流。步行和骑行的游客拍摄率最高,说明步行和骑行的游览方式更能激发和方便游客的拍摄行为。
 
2.1.2日内分布特征

基于GPS数据的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游客时空行为研究
 
对游客的位置照片和轨迹数据按照日内时间统计分析(图5)可知,漓江游客从早上7:00开始出现拍照和轨迹行为,在上午7:00—11:00游客的轨迹数量和拍摄数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在11点游客轨迹数量出现了小高峰,说明游客在上午11点的数量最多。在11:00—12:00游客的轨迹数量呈现下降状态,在13:00—15:00呈现持续上升,在15:00达到峰值,表明全天15点是游客数量最多的时间。游客的拍摄数量和拍摄人数在11点出现小高峰后,于17点达到天的峰值,说明了游客更加偏好漓江11点左右和17点左右的景观。
 
2.2空间特征

基于GPS数据的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游客时空行为研究
 
将游客的拍摄点和游玩轨迹导入ArcGIS10.2中,可直观反映出游客的轨迹分布和拍摄点,以及两者的热点区(图6)。轨迹的空间形式是沿漓江带状分布,游客轨迹的热点区域为漓江景区至相公山段,拍摄点几乎遍布游客的每一条轨迹。从拍摄点的密集程度可以看出,游客在乌桕滩景区、漓江景区、大圩古镇景区、九马画山和老寨山公园的拍摄点较多,在其他景点的拍摄点较为均衡。根据核密度分析图可以发现九马画山、相公山、阳朔西街、十里画廊、大榕树的核密度值最高,东西巷、象鼻山、兴坪古镇、月亮山、遇龙河等区域次之。
 
综上所述,游客旅游轨迹与拍摄点的分布呈现沿景点聚集的趋势,说明了景点对漓江游客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为进一步探讨游客行为与景点的关系,本文利用GIS软件里的近邻分析工具计算出游客轨迹点和拍摄点与景区的距离。

考虑到景点的尺度范围,以10m为间隔统计其范围内的轨迹点和拍摄点。游客的轨迹点和拍摄照片数量随着景区距离的增加呈现出幂函数式递减分布,R2分别为0.948和0.876,并且100m内游客的轨迹点和拍摄点分别为74.9%和87.38%,表明游客的轨迹分布和拍摄点分布与景点存在空间聚集现象,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和引导性较强。

基于GPS数据的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游客时空行为研究
 
游客无论在景点还是在路上,均存在摄影行为,其拍摄点分布有一定的目的性,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游客兴趣点。将游客的拍摄点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可视化(图7)可得,拍摄点主要呈现“一带多点”式分布模式。

春季、秋季和冬季的拍摄点主要分布在象鼻山至月亮山的沿漓江流域景区,呈带状分布,少数拍摄点分布在漓江支流区域,呈点状分布。“大圩古镇—乌桕滩”和“九马画山—兴坪古镇”是拍摄点集中分布的区域,说明这些景区是游客兴趣热点区。夏季的游客拍摄点与其他季节的总体差异较大,拍摄地主要分布在“大圩古镇—兴坪古镇”段,为带状分布。这说明在夏季游客流量减少的同时,游客的兴趣范围也在缩小。
 
2.2.2日内行为空间特征分析

基于GPS数据的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游客时空行为研究
 
将游客的拍摄点数据按照日内变化的规律可视化(图8)可得,7:00—10:00游客拍摄点主要分布在漓江风景区至兴坪古镇。在这一时间拍摄的多数为在景区过夜的游客,而拍摄点在兴坪古镇呈现集中式分布,说明过夜游客主要分布在兴坪古镇。10:00—12:00游客拍摄区域较上一段时间小,但拍摄点增多,12:00—15:00游客拍摄区域基本与7:00—10:00游客拍摄区域相同。

15:00—18:00游客拍摄区域分布在月亮山至遇龙河区域,游客的兴趣点较上一时间段发生明显变化,说明月亮山的夕阳余晖气象景观和遇龙河的“追赶日落晚霞”路线等成为游客傍晚时分的主要选择。
 
>更多关于桂林漓江风景名胜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175 second(s), 128 queries, Memory 1.2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