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海南岛传统骑楼区域分异特征的3个研究

日期:2023-11-11 11:59:29     作者:林先宏    浏览:0    
核心提示:海南岛骑楼呈现出“沿海分布,中部未见”的整体特征;在形制尺度方面,不同地域的政治经济水平差异,致使海南岛骑楼形成“于发达地区者大,反之则小”的特点;在装饰风格方面,受到骑楼的发展阶段及传播路径的影响,海南岛骑楼整体表现为“人文外化,多元并存,因地而异”。
海南岛传统骑楼区域分异特征研究
 
摘要:结合前人的考证、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研,通过数据搜集、总结归纳、对比分析,系统地阐述海南岛各区域内传统骑楼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在分布现状方面,由于海南岛沿海及中部地区的地形、交通差异及人口和文化差异,海南岛骑楼呈现出“沿海分布,中部未见”的整体特征;在形制尺度方面,不同地域的政治经济水平差异,致使海南岛骑楼形成“于发达地区者大,反之则小”的特点;在装饰风格方面,受到骑楼的发展阶段及传播路径的影响,海南岛骑楼整体表现为“人文外化,多元并存,因地而异”。
 
自海口骑楼老街于2009年荣获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称号以来,海南岛骑楼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研究主要围绕街区文化背景、街区规划、建筑形态装饰、保护及开发等方面开展,多以海口骑楼及少量文昌铺前镇骑楼为对象,关注骑楼的共性[1]。然而,骑楼作为海南岛地域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之一,在岛内不同地域均有分布,受地域环境和人文背景差异的影响,呈现不同形态和文化特征,却鲜有研究探析不同地域间骑楼的差异及其变异的原因。

因此,本文通过对比海南岛(不包含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等地)不同地域骑楼的特点以及构成要素,探讨分析其分异特征和影响因素,挖掘和拓展海南岛骑楼的潜在文化,探析不同地域以骑楼形式适应人居环境的文化思想和传统智慧。
 
1骑楼分布现状及分异

  海南岛传统骑楼区域分异特征的3个研究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及普查式调研,发现海南岛内现存遗址或有明确记载却已损毁的传统骑楼街区有17处[2],对其分别进行现状量化统计,统计内容包括街道内传统骑楼的现存数量及其在现有建筑中的占比,并梳理其发展时序(表1)。结合海南岛骑楼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节点,分析其分布现状的产生主要经历4个阶段:

1)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海口辟为通商口岸,海南岛人民下南洋热潮产生[2];

2)20世纪初,南洋地区受经济危机影响,华侨大规模返乡并在港口城镇继续经商,促使骑楼建筑由海口进入海南;

3)1912年在广东政府出台的《广东省警察厅现行取缔建筑章程及实施细则》[3]等政策推动下,骑楼作为一种城市制度推广至海南岛[4];

4)20世纪40年代后,在战争以及西方城市规划理念的影响下,骑楼的发展趋于停滞,骑楼被大量拆除,并被现代民房所取代,其分布现状基本形成。
 
基于上述分析,海南岛骑楼的分布发展过程可概括为:最先兴起于海口,随后传播至文昌铺前镇、三亚崖城镇、儋州中和镇,并由此三地向周边地区辐射,最终形成以北部海口作为文化中心,以铺前镇、崖城镇、中和镇为核心分别带动东部、南部、西北部3个文化亚区发展的分布格局。其中东部亚区包括文昌市、琼海市,南部亚区包括三亚市、乐东黎族自治县、东方市,西北部亚区包括儋州市、澄迈县、临高县(表1)。
 
基于分布现状对比各街道规模及功能,发现存在以下分异特点:
 
1)骑楼优先兴起于政治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且水平越高,街道规模越大;2)传播路径为由政治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辐射水平较低的地区;
 
3)在传播过程中,骑楼的建设由政府政策推动转变为民间自发,其由商业功能为主转变为居住功能为主;
 
4)政治、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有利于骑楼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5)骑楼主要分布于汉族人口聚居地,少数民族聚居地基本未见;
 
6)骑楼主要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区[5]、河流末端的优良水陆交通交界处,中部山地基本未见。
 
因此,政治、经济、交通、人口民族构成是海南岛骑楼现状分异的直接影响因素。
 
2骑楼形制尺度及分异
 
2.1骑楼的形制及尺度

骑楼形制尺度及分异
 
骑楼形制主要体现为开间形式及楼层数量。开间形式主要分为单开间、双开间及多开间。单开间骑楼在民国初年开始发展,已经具备传统骑楼建筑的基本结构特征,一层由第一进向内通常划分为4个结构,分别是廊道、店铺、天井、后院,二层主要作居住或储物之用(图1)。

 
 
双开间布局更加紧凑、灵活,划分为大小更加多变的空间组合,尤其是能划分出更大的商铺空间(图2),其造价更高,也是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体现。多开间布局无普遍形式,主要作为电影院、戏院、商场、酒店等大型公共娱乐性建筑,目前仅海口骑楼老街及铺前镇胜利街留有遗址。
 
骑楼尺度体现于建筑层高、面宽、廊道高度及宽度4个方面。为尽可能减少偏差,调研选择对保有完整骑楼5幢及以上的街区进行测量、统计。
 
2.2分异因素

海南岛传统骑楼区域分异特征的3个研究
 
为探究商业经济对骑楼形制、尺度的影响,将街区内骑楼建筑按功能划分为民居建筑及商业建筑(包含商住两用建筑),并统计两类建筑数量,商业建筑数量占街道所有建筑数量的比例即一定程度代表街区商业活力。

海南岛传统骑楼区域分异特征的3个研究

为避免骑楼现存数量差距过大造成的幸存者偏差,一方面选取双开间、多开间、三层及以上骑楼,统计其数量及占街道内所有建筑数量的比重(表2);另一方面统计各区域骑楼建筑高度、面宽及廊道高度、宽度的均值进行比对(图3)。
 
通过分析发现,双开间、多开间及高楼层骑楼比重在传播过程中大致呈逐级下降趋势,建筑高度、面宽及廊道高度、宽度也基本逐级缩小,同时商业建筑在街道中的比重也逐级降低。
 
因此,从宏观角度而言,海南岛骑楼早期是作为“以商为本”的商住两用建筑,经济条件及商业活力发达的区域对其发展有更突出的推动作用。从微观角度而言,在经贸状况及商户经济水平较高的区域,骑楼向双开间、多开间及高楼层形制发展;在尺度方面,其建筑高度和面宽、廊道高度和宽度趋向于更大体量。
 
>更多关于海南岛传统骑楼区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158 second(s), 114 queries, Memory 1.1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