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城市社区健康环境怎么设计的3个机制分析

日期:2023-11-16 21:28:41     作者:马磊    浏览:0    
核心提示:高度发达的现代城市,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来城市环境对健康的问题,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后疫情时代下,不得不对城市社区环境空间进行重新审视。从社区环境与人的疾病关系入手,在环境中探讨疾病的致病机制,
城市社区健康环境设计机制分析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苏州 215506)
 
摘 要:高度发达的现代城市,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来城市环境对健康的问题,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后疫情时代下,不得不对城市社区环境空间进行重新审视。从社区环境与人的疾病关系入手,在环境中探讨疾病的致病机制,分析环境导致疾病的类型及表现形式,依据“环境-健康”模型,提出城市社区健康环境设计的机制与策略,从预防和健康促进的角度优化社区环境设计,改良社区空间,不断提高城市人民的身心健康水平。
 
1 社区健康环境问题
 
从古至今,健康问题一直是人类社会中广泛关注的议题。现代建筑设计大师柯布西耶在《明日之城》中写道:“卫生和道德健康决定于城市的规划排布,缺乏卫生和道德健康的社会细胞将走向萎缩。”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口平均寿命增加,人们对健康的定义及生活工作环境的健康要求也在不断更新,从没有身体和心理疾病这一最基本的健康标准,发展到更高层次的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以及幸福感的获得。

在现代城市中,社区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结合最为紧密的场所,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如今高度发达的现代城市,却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来城市环境对健康的诸多问题,在后疫情时代下,不得不对城市社区环境空间进行重新审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重新定义,人们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人们赖以生活的城市环境包括生态环境健康和人文环境健康。城市暴露出来的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上缘于城市社区环境的不当设计,通过分析疾病与城市社区的关系可知,有些导致身体或心理的疾病确实与人们生活的城市社区环境相关,这种由城市社区环境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的疾病,可称之为“环境致疾病”。

而对于这些疾病的成因,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社会意义下的健康模型”从 5 个方面阐述了影响个人健康的因素,其中首要因素是人的年龄、性别与遗传移速,其次是人的生活方式、社区社交活动、生活与工作环境和社会文化经济环境依次影响着人的健康状况。其中,“社区社交活动和生活工作环境”是城市社区环境设计影响健康的两大因素。这些因素可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也可相互作用,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人与环境的健康相互影响,左右着社会的发展。
 
城市社区健康环境怎么设计的3个机制分析
 
 
2 社区环境与人的健康关系
 
“环境致疾病”是城市社区环境不当设计而导致人体产生的疾病。无论是肆虐欧洲中世纪的麻风病或鼠疫,还是近代城市产生的大城市病,都能从城市的环境空间与疾病的产生关系中找到对应的联系。这种致病机制是城市社区通过环境中的设施、运行机制,以及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等因素产生或者传播致病病原,进而影响城市社区的空气、水质、温度、湿度等室内外环境,导致人们患上相关疾病。
 
“环境致疾病”可以分为 3 类:一是慢性疾病,例如肥胖症、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二是精神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躁症、失眠症等;三是呼吸疾病,例如过敏、哮喘、肺炎等。

这些疾病与城市社区环境之间可按照致病机制分为 3 种情况:一是由于现代城市社区环境设计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或日常行为而导致的疾病;二是城市社区环境产生物质性或精神性的应激源而引发的人们心理刺激导致的疾病;三是城市社区环境空间产生的传播性病原而导致的传染性疾病。这 3 种城市社区环境的致病机制,对应着 3 种类型的环境致疾病。因此,准确分析城市社区环境的致病机制,是城市社区健康环境设计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基础。
 
2.1 致病机制
 
2.1.1 社区环境与慢性疾病。在现代“经济优先”“效率优先”的城市环境设计思想影响下,现代城市面积急剧扩张,城市生活工作效率加快,城市社区环境设计对人们生活轨迹、日常运动、生活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郊区城市化,通勤距离增加,城市快速交通网形成,汽车取代了传统的步行、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城市中大量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电梯的普及应用,导致人们摈弃了走楼梯的日常运动。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传统的娱乐运动锻炼活动减少,“互联网 + 物联网”深入城市社区的末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现代城市中人们由于不良生活方式而易患上肥胖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社区环境与人的身体、精神心理、社会健康之间形成了环境致疾病的机制。这种致病机制的影响是直接并显而易见的。
 
2.1.2 社区环境与心理疾病。现代城市社区已经由传统的熟人社会彻底转变为生人社会。生人社会社区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存在正面和负面 2 种影响,一方面生人社会的社区由于独立性,可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缓解人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社区的疏离感,不良刺激导致或加剧人的心理疾病。近年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的经济、社会、家庭生活出现了一定困难,有的人出现自我价值感降低,表现出失望、抱怨、委屈的负面情绪问题。

城市社区环境的不当设计很可能充当了社区环境的“心理刺激源”,如社区环境的噪声、采光、色彩、尺度,社区环境的拥挤程度,社区环境的自然元素程度,社区社交的开展情况,社区的声誉及社区空间的归属感等,都会对人们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刺激,从而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出现失眠、厌食、幻听等身体不良反应,长期积郁成疾,最终演变为精神心理健康疾病。
 
2.1.3 社区环境与呼吸疾病。城市社区的环境因素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催生了慢性疾病,社区环境也可能造成传染性疾病。如社区景观植物配置不当,便会引起过敏、哮喘、流感、呼吸道等病症。虽然景观植物通常被认为是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能缓解紧张的心理压力,但环境设计中树种的配置不当或植物配置过剩都会使社区空间产生“过敏源”或“传染源”,导致相关疾病。此外,社区环境的空间设计也有可能导致致病病原。如社区的微地形设计不佳,植物种植位置不当,导致环境空间通风不良而加剧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城市社区健康环境怎么设计的3个机制分析
 
2.2 致病形式
 
2.2.1 直接致病。现代城市社区环境空间对人的健康影响显著,这种影响具有典型的正负双向性。“环境-健康”的影响有可能是正向的,如环境的优化设计,可预防某些疾病,帮助患者治疗康复,维持身心健康,提升健康品质。“环境-健康”的影响也可能是负面的,由于环境的不当设计甚至会引起人们直接患病,或者加剧疾病的传播。“环境-健康”之间的双向影响机制,可以在“抗击疾病”和“推动健康”2 个方向发挥积极作用。
 
2.2.2 心理刺激。心理健康问题缘于各种的“心理刺激源”,现代城市中人的心理疾病除去个人遗传因素外,更多的“心理刺激源”缘于城市的生活工作环境空间。尤其是在城市社区中,迎合快速生活节奏的社区环境缺乏与自然元素的接触,居住空间狭小拥挤,缺失的社区社交活动也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长时间的不良刺激。“精神病理地图”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证明了城市社区环境导致心理疾病的关系。社区环境的不良刺激不仅会导致人的心理不适,还有可能通过心理的负面暗示,导致其他不良习惯和疾病。
 
2.2.3 影响生活方式。在环境行为学中,有学者将城市导致病态总结为“器质性病态、精神病态和社会病态”种。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社区用地性质单一、步行出行方式受限、饮食分布不均衡、缺乏公共活动空间、健康运动系统设计欠缺等社区空间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日常行为轨迹。

在这种病态的城市社区中生活的人们渐渐养成了“久坐不动”“依赖汽车”“室内娱乐”“高热饮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从而导致包括肥胖症和由肥胖而引起的其他病症,大城市病普遍发生。这种“社区改变生活方式”所引起的健康问题大多由“缺乏日常锻炼”和“饮食热量过高”2 个因素造成。
 
>更多关于城市社区健康环境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195 second(s), 121 queries, Memory 1.1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