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西方文化在岭南地区园林要素中的3个体现

日期:2023-11-18 09:56:15     作者:王铄佳    浏览:0    
核心提示:由于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导致园林组成要素的划分不同,当代园林理论学家们普遍将园林造园要素划分为四大要素,分别为:山石、水体、植物和建筑,这四个要素一直以来也是构建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支撑,故以此划分,对两座园林中的要素进行整理以及对比。
西方文化在岭南地区园林要素中的体现
 
由于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导致园林组成要素的划分不同,当代园林理论学家们普遍将园林造园要素划分为四大要素,分别为:山石、水体、植物和建筑,这四个要素一直以来也是构建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支撑,故以此划分,对两座园林中的要素进行整理以及对比。
 
3.1 建筑
 
从建筑上看,卢廉若公园与余荫山房差别明显,但都由宅邸建筑与景观建筑 2 个部分组成,余荫山房的建筑体量更为庞大,其旧园区就有主体建筑 8 座。
 
材料方面,卢廉若公园的建筑多以砖石,整体为西式建筑风格,墙体颜色为米黄色,建筑装饰及线条以白色为主,作为主要建筑的“春草堂”前后建有廊道,风格有别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廊,以古罗马科林斯柱式与其他混合式的廊柱共同组成“春草堂”的廊柱。窗户部分为西式百叶窗,而门上装饰和形态却运用中国的传统植物纹样,建筑滨水栏杆装饰也是采用中国的传统纹样。

在其景观建筑中发现建筑形态保留中国的传统造型,但内部结构并未完全采用传统木结构,一部分景观建筑采用砖石材料或者混凝土等材料来完成建筑结构的搭建,景观亭作为景观建筑的一部分,多采用吊顶来隐藏亭子顶部结构,这也有别于传统亭子的建造特征。反观余荫山房建筑群,大面积的灰瓦青砖使得灰色成为余荫山房的主色调,这也是岭南园林建筑的一大特点,余荫山房木材的应用远多于卢廉若公园,主要体现于建筑结构如梁、柱、窗框、门框都为木质材料。
 
卢廉若公园与余荫山房中的西方文化体现存在有较大的区别,卢廉若公园集中于建筑外观和整体空间,建筑外观采用大量的西式装饰纹样,柱子多以西式花纹为装饰,立面顶部花纹为对称的卷形纹样的山花,其建筑外观和纹样多呈现新古典主义风格。反观余荫山房建筑中的构建明显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如建筑中的满洲窗,作为广东地区极具西方风格的建筑结构之一,满洲窗窗框仍以木材为材料。但窗心为彩色玻璃,绘有不同题材图案,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实用工艺品,颜色丰富、形状多变等特点也使窗户典雅秀丽。

西方文化在岭南地区园林要素中的3个体现
 
3.2 植物
 
两园的植物配置差别较大,广州余荫山房在植物配置、布局和设计受西方的影响较小,更多继承了我国古典园林中“以小见大”的特征,旧园区的景观尺度较小,多以盆栽、小型景观、花池,更多的是起到了点缀园区的作用,植物种类多样,园中植物也较少见到人为修饰的效果,体现了我国古典园林中“师法自然”的特点。
 
而卢廉若公园的植物配置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较为明显,从园中的花圃花池部分可知,大部分形态都为几何造型,植物形态也有别于广州余荫山房的自然生长状态,多根据花圃花池造型和走向进行人工修剪,形成特定的形状,从中能够看到西方人所追求的理性和西方古典园林中的造园手法。卢廉若公园中的植物虽多为岭南地区的常见种类,但经过造园者的精雕细琢和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其呈现出中西合璧的风格,既突出了地方特色,又多元包容。如此特征在北方皇家和江南园林中实为少见。
 
3.3 水体
 
水体作为我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两座园林的水体景观都占很大部分,余荫山房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从平面布局看,其水体景观的营造手法更接近西方的造景方式,临池别院与深柳堂之间水体景观及与之连接的是玲珑水榭区域都采用不规则几何水体景观,后花园中的水体景观也是由不规则的几何造型围合而成,余荫山房的几何形水庭空间无疑是西方文化在岭南园林中的重要体现。
 
澳门的卢廉若公园的水体空间整体营造手法更加贴近中国传统园林的造景方式,水庭空间的边界以不规则的曲线围合,不同于广州余荫山房中用石材砌成的平整且边界明确的水庭边界,其水庭空间多以碎石与绿植作为水陆边界,如此手法正是我国古典园林中的典型。有意地虚化水陆边界,这种我国古典园林中“以小见大”的造园手法能够模糊空间界线,产生园林空间十分宽阔的错觉。同时水上的曲桥、闲庭、栏杆也都采用中式风格。
 
3.4 山石
 
广州余荫山房的整体园区分为新园区和旧园区,但新园区的建造时间为 2006 年,整体假山景观建造时已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与原先造园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该部分主要为余荫山房的旧园区以及澳门卢廉若公园的对比。
 
从整体看,无论是卢廉若公园还是余荫山房,两者山石景观受到西方文化影响较小,基本上都营造出山石的自然形态,但是由于山石本身作为中国古典要素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且两者的山石景观营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比较两园的山石景观具有必要性。
 
余荫山房旧园区的山石景观整体尺度较小,主要集中在瑜园的建筑室外空间、天井空间,玲珑水榭和孔雀亭周围也是营造山石景观的主要空间。其中瑜园中的山石景观主要作借景之用,体量较小,多由几块单体组合而成,靠近墙体,周围种有绿植或者摆有盆景。或置于花池之中或立在天井之内。而旧园中的山石景致主要作为配景,整体尺度不大,最大的山石景观是位于孔雀亭旁边的余荫叠翠,以假山为主体,以矮石为边界,置入水景,搭配各种植物成为余荫山房景观。余荫山房的山石景观主要是以观赏为主,整体互动性较少,这也是岭南小尺度园林营造的局限性。
 
卢廉若公园的山石景观数量和尺度大于余荫山房。其山石景观与江南园林存在许多相似性。但是江南园林中山石景观所用材料多为太湖石,由于澳门与苏杭距离较远,且受到西方建筑材料引入的影响。因此,卢廉若公园的山石多用澳门本土材料,为石英的晶状体构成,呈雪白色的材料。工艺上利用西方引进材料和技术,模仿江南园林山石形态进行造景,最终形成园林山石景观。卢廉若公园较传统园林,其技术和材料的创新与突破使其多了些别样韵味,也让人们看出其造园是依然遵循师法自然的传统理念提及对传统的坚持。
 
4 结语
 
通过对卢廉若公园和余荫山房的要素对比,发现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的影响着这两座园林,建筑上,西方文化更多地体现在余荫山房的建筑内部结构,如窗户材料的运用及地砖纹饰都体现着西方的思想和文化。而卢廉若公园的建筑外观受到了西方文化特别大的影响,其颜色、造型、结构、布局都采用西方的建筑风格,而内部细节装饰纹样却保留我国传统的工艺和纹样。植物方面,卢廉若公园植物分布和造型以及色彩更加接近西方园林中的理性化和规则性的特征,而植物配置依然采用本土的自然植物;余荫山房在植物造景方面受到西方的影响较小,是典型的岭南传统园林景观。

水体方面,余荫山房趋近西方理性化的造园手法,多为直线几何造型,外在的表现形式吸收了西方的造园思想,而卢廉若公遵循中国古典园林中以小见大的造园手法,模仿自然,让人们对园林尺度的感知产生错觉,这样的造园手法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哲学相契合。在山石景观中,卢廉若公园的造园手法和风格保留着我国园林的特点,但采用了西方的材料与技术。
 
综上所述,无论是卢廉若公园或余荫山房,园林要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大程度是由于西方在广州和澳门进行一定的商业贸易或殖民统治,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也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审美。作为体现着中国人世界观的古典园林,在这样的文化冲击下,人们看到的是岭南地区人民对引以为傲本土文化的坚持,同时也看出他们不断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并且不断尝试的进步性,正因他们的尝试,才有了这样两座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园林。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发展,意味着要更加积极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灵魂,是发展最深沉、最持久的动力。同时,也要包容外来文化,相互交流,在多元文化交融下共建美丽湾区。
 
标签: 岭南园林要素
>更多关于岭南园林要素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380 second(s), 137 queries, Memory 1.3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