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柳州石山怎么整地造林的3个方式

日期:2023-11-19 10:03:05     作者:崔子立    浏览:0    
核心提示:这种方式主要用在缺少土壤的悬崖峭壁处或因爆破采石、修建公路破坏的石山地段或公园景区石山景观打造。经过爆破开挖破坏的石山边坡表面,多为新土与碎石构成的土石混合物
柳州石山整地造林方式
 
在种植前一般需要先进行整地。整地时间一般选择在种植前1个月完成。石山上常见的整地造林方式如下:
 
2.3.1块状整地造林。这种方式主要用在坡度较大、石多土少、地形复杂破碎的山地,分为穴状、块状、鱼鳞坑等类型。

①穴状、块状整地:选择土层相对深厚的地方作为种植点,清除杂草、灌木、树根等,翻松周围土壤,挖一个或数个近圆形或四方形栽植坑。栽植坑的穴面与坡面基本持平或稍低,大小、间距和位置要根据栽种植物的特性、根系或土球大小及山坡地形、土壤的多少等条件而定,不能强求统一,栽植坑直径小的20~30cm,大的70~80cm,深度30~50cm,栽植坑的坑壁要随挖随修使其尽量成圆柱或立方体,避免锅底形,挖出的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造林前数周内回填土,栽植坑内先回填表土再回填心土,回填土至栽植坑深度1/3时按种植坑大小施基肥2~5kg(有条件的还可施放适量保水剂),基肥与原表土充分混匀后继续回填心土至平穴备栽。

②鱼鳞坑式整地:即栽植坑穴面低于坡面,在下坡方向筑一高20~25cm的月牙形土坝。也可直接在穴状整地的基础上在种植点的下坡方向,用碎石块垒一月牙形树池,树池弧长60~100cm,半径30~40cm,高10-20cm,然后在栽植坑附近取土,将树池培结实。鱼鳞坑式整地,能很好地收集雨水和腐殖质,防止水流失,成活率比一般的穴状整地要高很多,苗木生长速度也能明显加快。
 
 
2.3.2带状整地造林。这种方式多用于坡度较缓、岩石裸露较少、土层比较浅薄的山坡,分为梯田式、壕沟式等类型。

①梯田式整地:方法是沿等高线横向分层保留自然植被或垒土坝、石墙,防止水土流失,各层之间距离视坡度大小和种植苗木的规格而定,一般间隔0.5~2m,高度差30~50cm,呈梯田状。各层之间土壤表面平整且低于坡面,如土量不够,可采用机械覆土或人工客土。覆土厚度一般为30cm以上。所覆土壤宜采用结构良好、养分充足的微酸性黄土与腐殖土、有机肥等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按一定的株行距定点挖坑植树。这种方法整地,能有效增加土层厚度,有利于石山水土保持和苗木种植生长。梯田式整地适用于土层深厚的山地造林。

②壕沟式整地:从下向上挖壕沟,壕沟宽0.5~1.5m,深30~100cm,上下壕沟间距2m,挖出的表土铲到上一个壕沟作为种植土,挖出的心土则沿壕沟下坡方向筑成土坝,各层壕沟内土壤表面平整且低于土坝。壕沟式整地适用于土层较薄的山地造林。

柳州石山怎么整地造林的3个方式
 
2.3.3垂直绿化式造林。在裸露的石灰岩山壁基部或石缝土壤较多处种植藤本植物。藤本植物可自行沿岩石攀援而上或沿人工搭建的构架、绳缆缠绕攀爬,能有效提高石山的整体植被覆盖率。
 
2.3.4建筑工程措施造林。这种方式主要用在缺少土壤的悬崖峭壁处或因爆破采石、修建公路破坏的石山地段或公园景区石山景观打造。经过爆破开挖破坏的石山边坡表面,多为新土与碎石构成的土石混合物,甚至是无土碎石或裸露岩面,缺乏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基质和养分,保水力差,夏季岩石温度高,非常不利于植被恢复。这些地块坡度普遍偏大,直接覆土很难保证边坡稳定,易引发水土流失,从而降低植被恢复效果,而且在造林过程中极易引发落石、塌方、滑坡等险情。

因此,这类山体造林一般分为2个步骤:先进行排险,清理危岩、碎石,稳定山体,消除安全隐患;再通过台阶式或折线式降坡、削坡、开凿平台、修建挡土墙等方式清理出工作面,并采取必要的固坡、排水措施改善种植点环境,客土植苗或播种恢复绿化。

比如可以采用锚杆和铁丝网固坡等工程措施,播种后加盖无纺布,以保证水土保持效果。也可以在山壁上打洞钻孔植入钢筋,用混凝土砌成各种形状的种植池;或者可以采用泡沫砖、水泥等材料在较平坦的地段砌成带状、块状种植池,在坡度较大的地段砌成梯形的种植池,在狭小地段砌单个不规整形状的种植池,然后填入泥土种植苗木。在坡度较大、山石大部分裸露的地方通过建筑工程措施造林的方式见效快、效果好,但由于造价偏高,不适用于一般的石山造林。
 
标签: 柳州石山造林
>更多关于柳州石山造林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316 second(s), 122 queries, Memory 1.1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