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基于OBE理念下思政融入涉农专业课程的实施路径

日期:2023-12-02 21:15:44     作者:杜兴臣    浏览:0    
核心提示:通过OBE理念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创新涉农专业课思政教改方法,深度挖掘“花卉栽培技术”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程价值目标、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三融合,打造“一懂两爱”、可担重任的当今农业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于OBE理念下思政融入涉农专业课程的实施路径
 
—————以“花卉栽培技术”课程为例 杜兴臣(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41)
 
摘要:以涉农专业课“花卉栽培技术”课程为例,分析了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教学现状,并基于OBE理念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分析“花卉栽培技术”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如何通过培育教师课程思政新理念、课程思政与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融合等,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OBE理念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创新涉农专业课思政教改方法,深度挖掘“花卉栽培技术”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程价值目标、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三融合,打造“一懂两爱”、可担重任的当今农业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6年年底,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高等院校要利用课堂教学,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能够实现全课程育人目标,挖掘专业课程中存在的思政元素[1]。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意见》中指出,新时期构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就要全面建设课程思政[1],并特别强调涉农类专业课要引导学生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的当代大学生,注重高等院校学生“三农”情怀的培养。
 
同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再次重点强调,涉农类专业课程要引导学生树立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增强学生服务乡村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责任心,培养学生做“知农爱农”的创新型人才。
 
这一系列相关文件的发布,为新时代下涉农院校深化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课程指明了方向。探索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在实践层面对于培养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着显著的指导意义。
 
OBE是Outcome-basedEducatiom的简称,该理念强调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效果为导向及以学生实际达到的综合能力等来评定学生是否学有成效[2];具体可以通过课堂中先引导、随后学生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想上产生共鸣[3],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
 
“花卉栽培技术”是涉农专业课程之一,基于课程定位,培养学生既有一定的花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操技能,并在工作中能独立解决花卉栽培养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探索思政教育融入“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明确授课内容、考核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核心内容,在育人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效融合,是新时期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良好的职业品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社交能力人才的重要手段。
 
1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涉农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对涉农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发挥专业课的思政教育功能,为涉农高校在专业课教学设计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了参考。发挥思政教育功能是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农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应该将懂农、爱农、强农教育作为重中之重。
 
1.1确保涉农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
 
要强农富国,涉农高职院校要以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为发展方向,要始终与服务“三农”发展的理念保持一致,有针对性地着力解决新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的新问题以及新三农问题,以服务国家农业发展战略为历史使命。专业课程思政做到始终坚持中国的领导,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4]。充分发掘涉农专业课中的价值内涵,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想价值相辅相成,真正把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1.2立德树人是高职思政教育的重点
 
专业设置具有明显农业特色,是涉农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专业课思政建设始终立足于农业,能够适用于涉农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涉农高职院校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以此来弥补专业课中育人功能普遍缺失的问题,要充分发挥专业课对涉农高职院校学生的“三农”情怀培养,通过切实推进涉农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3培养“一懂两爱”人才的现实需要
 
部分涉农高校学生虽学农知农,但学成为农的动力还不足。要紧紧围绕培养“三农”情怀人才的现实需要,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持续推进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使学生积极服务乡村振兴,主动承担脱贫攻坚、农业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带领涉农高职院校学生脚踏实地,把论文写在广阔大地上。尽心尽力地培养出视野广阔、能力突出的“一懂两爱”新型人才。
 
花卉栽培技术
 
2涉农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误区
 
基于思政课与专业课的传统教学理念在头脑中根深蒂固,以至于部分专业教师认为,涉农专业课只需要传授理论知识就可以,没必要承担育人职责,认为育人目标统一在思政基础课完成。另外一部分涉农专业教师虽然有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意识,但是对怎么把课程思政元素引入“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传统教学方法误导了部分教师,出现“教”与“育”相脱节的现象,忽略了学生品格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2教材中缺少涉农领域的人文精神的灌输
 
当下“花卉栽培技术”教材内容缺少思政元素,目前出版的教材主要涉及花卉的生长发育、栽培技术、养护管理等内容,材料多偏重理论实践知识,没有鲜明的思想政治内容,更缺少涉农领域一些人文精神的灌输。
 
2.3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花卉栽培技术”教学方法还是以前常见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课堂设计参考常见方式也多为专业理论知识讲授,缺乏对学生社会责任、价值观的教育,对思政元素的探讨和发现需要加强。
 
2.4课程考核形式单一
 
无法证明“课程思政”在考核中的重要性。目前,“花卉栽培技术”课程考核形式为笔试+实践,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课程各部分知识点的实操能力,而上述能力的考核过程中无法体现课程思政的存在。
 
3基于OBE理念下思政融入涉农专业课程实施路径
 
3.1培育教师课程思政新理念
 
涉农专业课教师犹如学生锤炼品格、探索求知的灯塔,要清醒地意识到思政元素同专业知识之间是相互融通、相辅相成的共存关系。作为教育的引路者,“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教师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素养,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经常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找准与花卉专业课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的突破点。深入研究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要在讲授理论知识和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效,把育人理念体现在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目标,贯穿、融入、渗透到课程全过程中去。将涉农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深厚的农业理论知识,又具备精湛的农业技术,真正懂农爱农的新型农业人才,实现“教”“育”相结合。
 
3.2基于OBE(成果导向)理念下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设计的融合
 
“花卉栽培技术”是涉农专业课程之一,基于课程定位,将学生教育成既有深厚花卉栽培的理论知识,又有扎实深厚的实践应用技能,可以独立完成花卉栽培养护相关岗位工作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教学模式要主次分明,必须以专业知识为主,思政教育辅之。结合“花卉栽培技术”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实施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革措施,课程内容设计上,在包含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基础上,还应给专业课堂注入相对应的时代元素,着重突出其价值引领作用。

要让专业知识作为载体,以思政教育为催化剂,使学生主动学习这个“过程”高效而持久的运行。做学生思政教育的引路人,引导学生爱国家、爱学校、爱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找准课程定位,摒弃惰性思维,突出“花卉栽培技术”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目标,避免思政内容反客为主,占用专业知识的教学空间。深层凝练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明确“花卉栽培技术”课程能力与素质并重的思政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激发学生的团队沟通能力,创新意识[5]。

思政融入课程内容设计,要与专业知识这个载体互相依托、互相促进,在中国故事、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社会热点、经典案例、身边小事中寻找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和学生情感等三者间构建交融点,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能够满足当前社会要求的大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要能通过课程的学习,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自身各项素质,让学生意识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把个人情怀融入到中国梦之中,才能铸就更加精彩的人生。指引学生走向社会、发奋成才,其关健在于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花卉栽培技术
 
3.3基于OBE理念下课程思政与教学方式的融合
 
思政教育课程一般是通过课堂教学,将课程中的知识、行为与思想在思政教师的讲授下,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师构成了教学过程三要素,“花卉栽培技术”专业知识与实现中国梦的思政教学元素相结合。注重思政元素与“花卉栽培技术”课程计划内容相融合,既要为学生传授应该具备的涉农专业知识,还要进行必不可少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中通过实验、实习以及下乡服务等实践环节,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将思政元素紧密结合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课后引导学生继续对课中思政内容进行反思和拓展,达成思政课程目标的实现。

利用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入行业、企业以及行业工匠等,用花卉生产实际案例来传授可借鉴的职业经验,将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融入现实岗位,实施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得到升华;带领学生参与到“百村千社万户”公益助农行动等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中,锻炼了实践岗位动手能力,增强作为现代职业人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大力提倡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可以将线上各平台课程学习资源,精选后有机融入现有的“花卉栽培技术”线下课程教学模式中,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当代时代热点为媒介,巩固专业思想,提升教学效果和创新创业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火热的激情、科学的态度、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等优秀品质。
 
3.4基于OBE理念下课程思政与考核评价体系的融合
 
基于OBE理念开展课程的评价是将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列入课程思政具体内容,根据开展多样化的考核+点评等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对整体花卉教学过程起到指导、反馈等作用。“花卉栽培技术”课程创建多样化的动态评价机制,围绕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价值取向等方法开展综合性考核。把学生日常的学习表现添加课程考核,结合学生外出社会服务、考察实习等教学活动,考核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对生态环境维护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对耗材的使用情况等,这些成绩都纳入综合指标考核。

对于“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来说,适度的实践教学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到涉农这个领域奋斗的艰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把学生塑造成有理想、有担当和善于团队协作的人。在专业课程理论考核中,适度地与现阶段国家下发文件和现行的方针政策加以讨论分析,通过卷面形式,使学生自由发挥,来验证其对当前政策掌握的敏感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
 
4结语
 
将思政元素融入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探索OBE理念下符合职业教育要求、涉农类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花卉栽培技术”课程与思政融合教学模式。在专业学科知识体系找到与思政知识的“触点”,挖掘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内容融合,挖掘思政元素与现实花卉栽培技术内容对接,符合花卉栽培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课程思政与教学方式融合,运用合适教学方法融入教学,抓住每一个恰当的时机,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以课堂教学考试方式来评价思想教育的学习效果如何;最终考核成绩不能仅通过期末试卷结果来体现,而应该更多地依据全过程考核确定最终成绩。

因此,通过深入发掘课程机制和教学策略所蕴涵思想教育因素,搭建合乎新时期标准的高职院校课程管理体系,保证课程优、师资力量强、学生忙、管得严和效果明显,产生具备高职院校地方特色的课程管理体系,从而塑造结合院校、专业和课程特点的高端人才。
 
更多>园林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021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5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