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兰引种栽培及园林应用前景

   2025-01-05 0
核心提示:嘉兰为攀援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地下具块茎,条形或呈分叉状,顶端具芽眼,芽萌发后发育成地上部分[5](图1、图2)。地上茎长2~4m,上部多分枝,叶无柄,互生、对生或轮生,卵状披针形,翠绿色
嘉兰引种栽培及园林应用前景
 
刘璐怡1,2,范燕萍1,2,玉云祎1,2*,龙吟3,刘昌乾3,何嘉骏3
 
(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2华南农业大学花卉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2;3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广东中山528401)
 
 
摘要:嘉兰为百合科嘉兰属攀援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型独特、花色艳丽,花朵在开放的过程中具变色现象,趣味性强,观赏价值高。通过对嘉兰进行引种栽培及观察发现,嘉兰在广州地区生长良好,不同来源地的嘉兰均可正常开花结实。本研究对嘉兰的植物形态、生态习性、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技术及园林应用方式进行系统总结,为嘉兰的栽培管理及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
 
嘉兰(Gloriosasuperba)又名嘉兰百合、蔓生百合、火焰百合,为百合科嘉兰属攀援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具块茎,原产于非洲和亚洲热带地区,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有野生零星分布,通常生于海拔1200m以下林下或灌木丛中,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怕寒冷[1-2]。嘉兰花型奇特,花色艳丽,开花时似燃烧的火焰,观赏价值高,是近年花卉市场上流行的高档鲜切花,也可作为盆栽或室外垂直绿化应用,是颇具特色的热带花卉。此外,嘉兰的块茎、种子和果壳均富含秋水仙碱,对皮肤癌、乳腺癌、急性痛风、支气管炎、半边瘫痪、高热抽搐等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3-4]。嘉兰既是美丽的观赏花卉,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开展嘉兰的引种栽培及其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植物学特征与生态习性

植物学特征与生态习性
 
嘉兰为攀援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地下具块茎,条形或呈分叉状,顶端具芽眼,芽萌发后发育成地上部分[5](图1、图2)。地上茎长2~4m,上部多分枝,叶无柄,互生、对生或轮生,卵状披针形,翠绿色,基部钝圆,顶端渐尖呈尾状,并延长成卷须,常攀附于其他植物或支撑物上生长[6-7](图3)。花单生于上部叶腋或叶腋附近,或在枝的末端组成松散的伞房花序,花梗长10~15cm,花被片6枚,条状披针形,边缘皱波状,上部红色或紫红色,边缘多少呈黄色,下部黄色,长4.5~5.0cm,宽约8mm,反折,离生;雄蕊6,花丝长3~4cm,分离,水平展出,花药丁字形着生,长约1cm;雌蕊1枚,与花丝近等长,柱头顶端3裂,子房3室[6–8](图4)。蒴果长椭圆形,长3~5cm,具三纵沟,成熟时开裂,种子圆形,种皮红色(图5、图6)。
 
嘉兰生于密林及潮湿的草丛之中,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里生长良好。生长适温22~34℃,当温度低于22℃时,会出现开花不良、不能结实的现象,当温度低于15℃时,地上部分受到寒害[6]。嘉兰喜光,但夏季不耐强光直射,需搭设遮阳网,遮去50%~60%的光照,土壤湿度需保持在80%左右,生育期降雨量以1000~1200mm为宜,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3-4,6]。
 
2引种情况

植物学特征与生态习性
 
广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20~22℃,平均相对湿度77%,年降雨量约为1720mm,适宜多种花卉生长。为探讨嘉兰在广州的适应性、生长发育情况及园林应用,课题组分别从荷兰、日本和云南引进3个嘉兰品种,依次命名为‘华引01’‘华引02’和‘华引03’嘉兰,以阴棚地栽、露地栽培和温室盆栽3种方式种植于华南农业大学花卉研究中心基地,经过多年的观测,结果表明,3个嘉兰品种在不同的种植形式下生长良好,均可正常开花结实(图7-9)。
 
经观察发现,‘华引01’嘉兰块茎于每年4月初开始发芽,而‘华引02’和‘华引03’嘉兰块茎则于4月中旬开始发芽;嘉兰发芽后,地上茎不断伸长,从4月初-8月中旬,‘华引01’嘉兰茎秆平均长度可达3.0m以上,每月伸长0.7~0.8m,‘华引02’和‘华引03’嘉兰也有类似的生长发育规律,只不过生长期稍微延后。‘华引01’嘉兰初花期在6月上旬,7月中旬进入盛花期,9月中旬进入末花期,11月初地上部分开始枯萎,‘华引02’和‘华引03’嘉兰初花期在6月中旬,7月下旬盛花期,9月下旬后进入末花期,在11月中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进入休眠期。
 
嘉兰在栽培养护过程中不需摘心,其茎秆长到12~13节时,开始出现分枝,新发出的枝条一般均可开花,成年期嘉兰每株开花数量可达20~30朵。嘉兰为两性花,单花开放时间在1周以上,花朵开放3d后,雌蕊柱头开始分泌黏液,为最佳授粉时期,开放第4d时,雄蕊可见明显的黄色花粉,是收集花粉的最佳时期。通过人工授粉,可提高嘉兰的结实率,进行品种间杂交,有望培育出嘉兰新品种。授粉前后需对嘉兰花朵进行套袋,防止花粉污染,花瓣凋谢后,子房开始逐渐膨大,经过2个多月的果熟期,果壳开始变黄,果瓣开裂,种子呈深红色。
 
3繁殖方法
 
嘉兰繁殖方法主要有分球繁殖和播种繁殖,目前也有通过组织培养实现嘉兰种苗的商业化生产[9]。
 
3.1分球繁殖
 
分球繁殖是目前嘉兰生产上最常见的繁殖方式。冬季地上部分完全枯萎后便可将种球挖出,挖球的过程要小心,避免伤害种球。根据大小将挖起的种球分为三级:Ⅰ级25g以上;Ⅱ级15~25g;Ⅲ级8~15g。晾干后进行沙藏处理,置于凉爽通风的室内,期间要经常检查块茎的状态,避免腐烂。次年春季,将Ⅰ、Ⅱ级种球取出,用干净的手术刀分切块茎,需保证每个块茎都有芽眼,这样才能正常生长,用多菌灵对切口进行消毒。将分切好的块茎平置于挖好的种植沟中,芽眼朝上,覆土3~5cm,一般20~30d块茎开始发芽。分球后的植株当年可以开花,一般种球越大,开花量越多,Ⅲ级以下的种球无法进行分株,且种下后花量很少或不开花。
 
3.2播种繁殖
 
秋季嘉兰种子成熟后,将种子从果壳中剥出,放入尼龙网袋,埋于沙子中贮藏。春季用穴盘播种,先将泥炭土装盘,再把种子点播于穴盘中,1穴1粒,覆盖1~2cm厚的细泥炭土,用喷壶浇透水,置于室温下发芽。嘉兰种子发芽后,苗高4~5cm时移栽到小花盆中,第1年小苗生长缓慢,只进行营养生长,不能开花,当年株高8~10cm,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将地下小块茎挖出,大小如豌豆,放入室内沙藏过冬。翌年春季继续将小块茎种植于小花盆中,当年苗高15~30cm,仍然不能开花,地下小块茎呈小圆柱体,长2~3cm。第3年将球换入大一点的盆中,用同样方法种植,地上藤蔓长可达1~2m,夏季可开花结实,地下块茎较大,呈分叉状。因此,嘉兰从播种到开花一般需3个生长季节[10。
 
3.3组织培养繁殖
 
嘉兰块茎繁殖系数低,严重影响其商品化生产,因此可通过组织培养大量繁殖优良种苗。春季选用刚萌发2~3cm的茎尖作为外植体,以MS+6-BA2mg/L+NAA0.1mg/L+蔗糖30g/L+琼脂7.5g/L,pH值5.8为培养基进行茎尖培养。茎尖培养后,获得的多芽体通过2~3次继代培养后可获得大量植株,培养基配方为MS+6-BA4.0mg/L+NAA0.1mg/L+蔗糖30g/L+琼脂7.5g/L,pH值为5.8。嘉兰的块茎容易发芽且生长速度较快,而且块茎越大,成活率越高,也越容易开花。因此,继代培养获得的大量植株需要进行块茎诱导,诱导培育基为MS+6-BA2.0mg/L+NAA0.1mg/L+蔗糖90g/L+琼脂7.5g/L,pH值5.8,培养2~3个月后再生植株就可以形成大量块茎。块茎诱导成功后,即可进行炼苗移栽。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即可从1个芽中生产出大量的组培苗,实现商品化生产[11-12]。
 
4栽培要点
 
嘉兰喜光而稍耐阴,除怕寒外,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生长,栽培养护管理难度适中。
 
4.1选地与整地
 
选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以利于排水。种植前平整土地,施腐熟的鸡粪、羊粪等有机肥做基肥,每667m2施1000~1500kg,深耕土壤约30cm,把肥料翻入土中,反复犁耙,使土壤细碎;为防止病虫害,耙地时可以撒施70%五氯硝基苯(6~8g/m2)等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种植嘉兰宜采用高畦,畦高30~40cm,宽1.0~1.2m,畦面长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畦间距留40~50cm作为步道。
 
4.2花盆选择与盆土配制
 
嘉兰的块茎是向下生长的,因此盆栽时应选稍微深一点的花盆或美植袋,盆的口径约为30cm,盆底要有排水孔。盆土要求疏松透气,避免浇水时因积水导致嘉兰块茎腐烂,一般用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按5︰1︰1的比例进行配制作为基质,可以加入适量有机肥,混合均匀。
 
4.3种植块茎
 
选择发育充实、无病虫害、芽眼饱满的嘉兰块茎进行种植。每畦种植2排,分别在畦面两侧距边缘10~20cm处开沟,沟深5~8cm,将种球平置于沟中,芽眼向上,株行距约为30cm×60cm,上面覆盖3~5cm厚的细砂土。盆栽上盆时,盆底可垫一层粗砂粒或陶粒,以利排水,然后再装填配制好的基质,放入块茎,覆盖3~5cm厚的基质,基质表面离盆口3~5cm,以免浇水时基质溢出盆外。无论是地栽还是盆栽,种植后均需浇定根水,以浇透为宜。
 
4.4搭设棚架

植物学特征与生态习性
 
嘉兰为蔓性草本植物,其茎秆不能直立生长,但其自身具有攀爬能力,一般在长出6片叶后,叶片尖端开始长出卷须,栽培时需搭设支撑物供卷须攀爬向上生长(图10)。地栽时通常在畦面两侧搭设2排立向竹竿,竿间距1m,在立向竹竿上再横向绑缚2~3层竹竿形成骨架,然后再从上往下竖向拉牵引绳,也可直接在竹竿骨架上铺设大孔尼龙网,牵引绳或尼龙网线的直径应≤0.5cm,过粗则嘉兰卷须无法缠绕其上,影响茎秆向上生长,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或破坏景观。盆栽时可用铅丝或铁丝作为骨架在盆边上搭设花架,可制作成圆柱形、椭球形等,再用细铁丝按层次或螺旋状缠绕在骨架上,以利于牵引嘉兰在花架上生长。
 
4.5常规管理
 
以粤港澳大湾区的嘉兰种植为例,参考余志伟等[13]的方法将嘉兰的生长发育过程简化为4个阶段,
即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开花期和休眠期,各时期应注意以下栽培管理要点:
 
4.5.1幼苗期(从芽的萌发到卷须形成之前)。嘉兰春季萌发后,幼苗期应适当遮阴;保持土壤湿润,
浇水时勿使植株倒伏至畦面上,如倒伏应及时扶正,使之向上生长,有条件可采用滴灌,持续供应水肥;幼苗期间施1次尿素,开小沟施于植株周围,勿使肥料颗粒触及植株茎秆,以免伤苗。
 
 
4.5.2营养生长期(从卷须形成到花长出之前)。在生长过程中,注意将植株牵引至棚架上生长。需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土壤积水,积水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新叶发黄或块茎腐烂的现象。夏季要注意空气流通,如遇长期高热天气,应对整株植物喷水降温。盛夏应及时搭设遮阳网,避免烈日曝晒,光照太强会导致叶片发黄。根据杂草生长情况,每半个月中耕除草1次,松土深度一般不超过3cm,过深可能会伤球;每半个月施肥1次,地栽时以含氮、磷、钾的复合肥(30g/m2)为主,基质盆栽时应施含微量元素的全肥。
 
 
4.5.3开花结实期(从抽生花茎到整株枯萎之前)。植株开花结实会消耗大量营养,因此应增施1~2次磷、钾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开花良好。嘉兰花期能延续到9、10月份,经人工或昆虫授粉的花朵会结实,花瓣凋谢后,地上茎叶仍保持绿色状态,应加强肥水管理,以利植株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果实饱满、成熟以及地下块茎的增殖、膨大。
 
4.5.4休眠期(植株枯萎后的时期)。秋末后,嘉兰地上枝叶逐渐干枯变黄,此时要减少浇水,在广东地区温室或大棚种植时,可以让嘉兰块茎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重新生长萌发;如需对嘉兰块茎进行扩繁和分级,待地上部分彻底枯萎后,将地下块茎挖出,置于凉爽通风的环境晾干后,再用干净的沙子贮藏越冬;露地种植每年必须在霜期来临前将块茎挖出,置于室内贮藏。
 
4.6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防重于治”,提供良好的栽培环境,保持通风透光。嘉兰总体上病虫害较少,但在高温多雨季节可能会发生叶斑病、枯萎病、根腐病等,可为害整棵植株;防治时应及时喷淋亮盾(含咯菌腈25g/L、精甲霜灵37.5g/L)或30%噁霉灵1000~1500倍液。而嘉兰在夏季高温干旱时易遭受红蜘蛛为害,造成叶片失绿变黄,导致整株枯萎死亡;防治时可喷施爱卡螨、哒螨灵或螺虫乙酯1500~2000倍液,每7d喷药1次,直至症状消失。
 
5园林应用前景
 
嘉兰花期长,花朵在开放的过程中具有奇特的变色现象,变幻多姿,美不胜收。前述‘华引01’嘉兰初开时花瓣为绿色,次日花瓣中部为浅黄色,尖端为浅粉色,盛开期时花瓣基部为浅黄色,中上部转为玫红色;衰老后花瓣整体颜色变为紫红色。‘华引02’嘉兰初开时花瓣为绿色,2~3d后,花瓣基部转为黄色,花瓣尖端为鲜红色,盛开期时花瓣基部金黄色,中上部鲜红色,随后逐渐衰老,花瓣整体转为深红色。‘华引03’嘉兰花瓣初开时为绿色,次日花瓣中部变成黄色,瓣尖为鲜红色,以后花瓣逐渐变成金黄、橙红,直至暗红色。嘉兰开花时,可以在一个枝条上看到不同颜色的花,颇有趣味性。
 
5.1室内盆栽
 
嘉兰观赏期长,主要以块茎为繁殖材料,栽培管理相对简单,较少发生病虫害,是优良的室内盆栽材料,可用于室内装饰及美化。嘉兰喜光,也较耐阴,但不能过于荫蔽,盆栽种植最好摆放于南向的阳台上;由于室内光照条件较差,因此嘉兰在室内环境如会议厅、客厅、书房、居室等处只适宜短期摆放,摆放期10d左右,之后应移到阳光充足处。
 
5.2室外垂直绿化

室外垂直绿化
 
利用攀援植物进行立体绿化,是拓展城市绿化空间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对丰富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绿量、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嘉兰可借助叶片尖端的卷须缠绕支撑物向上攀爬,是优良的垂直绿化材料。嘉兰开花繁密,用于布置庭院,攀附于篱笆、棚架、亭柱、花廊等架构上,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图11)。嘉兰盛花期时,花朵开放整齐,远远望去犹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为园林景观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5.3鲜切花与花艺应用
 
目前,在日本和欧美国家,嘉兰已作为鲜切花进行商品化生产,国内有进口并在花卉市场上销售(图12)。嘉兰花型别致,姿态优美,如宫灯垂挂,艳丽而高雅,其瓶插寿命可达7~10d,为插花艺术的高档花材。从花材类型来看,嘉兰形态奇特,形体较大,属于特殊形状花材,适宜作为焦点花插在插花作品的视觉中心,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此外,嘉兰花梗较长,呈弯曲拱形下垂,富有线条感,可以作为下垂的线状花材使用;又因其花容美丽,色彩艳丽,将多朵花堆积在一起,亦具有团块状效果。因此,嘉兰备受花艺师的青睐,在现代花艺中应用形式多样,在各种花艺作品展览中时有出现,具有良好的展示效果。
 
6结语
 
本研究系统阐述了嘉兰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繁殖方法、栽培技术及园林应用类型,对不同来源地的嘉兰进行了引种栽培。结果表明,嘉兰观赏价值高,养护管理难度适中,在粤港澳大湾区引种种植生长良好,能正常开花结果,没有严重病虫害,是室内盆栽、室外垂直绿化以及鲜切花与花艺应用的优良材料,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更多>同类园林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