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5-02-10 封雪晴0
核心提示: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合,其悠久的历史,鲜明特色,深邃的意境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园林艺术风格。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等重要,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饱含民族情怀和文化自信,创造民族文化价值。
古典园林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
 
摘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以“古典园林”课程的“明清园林”内容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从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选择与呈现、思政元素渗透等多层面展示课程思政与文化交融和情感碰撞。在课程思政中融入优秀的传统园林文化,使其与生态人文理念相结合,让思政贯穿课堂全过程,既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又帮助他们建立专业和文化自信。
 
2020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教高〔2020〕3号《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为高等教育机构实施课程思政研究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强调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核心要求,必须将道德价值塑造、知识教授以及能力培养紧密结合,确保3个方面在教育过程中是不可分离的整体。文件中提出,推动课程思政全面发展的目标是通过将价值观教育融入知识教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基本职责,也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1]。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合,其悠久的历史,鲜明特色,深邃的意境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园林艺术风格。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等重要,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饱含民族情怀和文化自信,创造民族文化价值。
 
1课程和案例概况
 
1.1课程概况
 
“中国古典园林”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园林文化及其造园技艺,了解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园林思维方式、理性思辨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提高其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激发学生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创新思维,为今后能够创作出优秀园林作品夯实基础。其授课内容包括:①园林概述及特征;②园林发展历史;③造园要素及手法;④中国古典园林流派。
 
1.2案例意义
 
以“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期———明清园林”为例,依据明清园林形成过程及其园林的特点,结合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将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巧妙结合,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为专业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培养学生建立生态自然的理念,引导学生成为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新时代设计师,实现学校高端科技人才培养和育德育人的目标。
 
2教学设计
 
2.1教学目标
 
2.1.1知识目标。了解成熟时期的明清古典园林风格、特点及其经典代表园林,掌握北京颐和园的历史沿革、风格特点和园林布局特征,深刻理解“天人合一”背后的思想根源。
 
2.1.2能力目标。能够理解中西方同时期园林特点,对比分析归纳中国园林“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在现代园林中运用。
 
2.2.3价值目标。提升学生对传统园林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自觉弘扬绿色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学生在园林设计工作中的生态观、开拓进取,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
 
2.2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明清时期的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本案例即是对该部分教学内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依据“明清园林”的授课内容,以颐和园的布局特点为导向,分析归纳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得出中西方不一样的生态智慧,明确课程思政的学习目标;掌握思政工作、专业知识学习和学生成长的规律,采用问题导向、授课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将文化内涵和爱国教育等思政元素融入其中(见图1)。
 
3实施教学
 
3.1课前准备阶段
 
依据教学大纲,将课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进行教学,其中课前,基于超星学习通在线平台,发布预习任务:①了解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风格、特征;②分析北京颐和园的历史沿革和布局特征;③利用SketchUp软件完成颐和园和凡尔赛宫模型制作。按照学生意愿,组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授课老师检查学生完成的讲稿和PPT课件,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师补充学生课件中缺少的内容,并完善学生的讲稿。同学们通过互相帮助,感受团结合作精神,授课教师以认真负责的治学态度,形成精益求精和不断进取的工匠精神。
 
3.2课中教学阶段
 
根据教学课程,选择合适的教学环节,实现立德育人的目标,具体如表1所示。
 
3.3课后拓展阶段
 
课后要求学生以“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园林设计思考”为主题,结合课程内容,运用生态设计理念完成校园改造设计。由学生互相评分,汇总并计算平均分。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提出表扬,同时也指出学生表现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课程心得,及时改进教学内容,为课程改进提供参考。
 
4课后教学反思
 
通过历史与文化热点新闻分享,与时俱进地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借助当下新闻热点,使学生感受古典园林的魅力,提升学生课程内容的参与度;将明清园林的相关视频穿插于课堂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园林文化的历史变迁,丰富课程知识,提高眼界,培养审美能力。今后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新教学手段的应用、学生能力与正确人生观等多层次教学目标的落实,学以致用,潜移默化地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课堂知识点中。
 
5结语
 
古典园林中蕴涵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思想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这门课程包含家国情怀、工匠精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造园智慧等思政要素,具备思政育人的课程教学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以各个时期的古典园林为切入点,在实践和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拓宽视野,弘扬中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引导激发学生在今后的园林实践中,肩负使命、服务社会,争当一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园林设计师。
 
 
更多>同类园林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