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更新背景的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优化

   2025-09-04 0
核心提示: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能有效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发展水平,还能提升居民归属感。在明确新时期城市微更新意义基础上,以临沂市兰山区及国内其他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为例,
基于微更新背景的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优化
 
韩庆涛,刘腾飞,刘军(临沂市园林环卫保障服务中心,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能有效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发展水平,还能提升居民归属感。在明确新时期城市微更新意义基础上,以临沂市兰山区及国内其他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为例,说明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优化路径,以供同类项目参考,以期提升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与建设水平。
 
城市微更新是在城市改造和城市更新理论基础上延伸而来的新型概念,相对于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改造模式而言,更加注重小范围、畸零空间的改造和利用,通过功能重构、织补加强和保护整治等方式,以渐进式、分布式方式进行建设改造,将更新对现有空间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满足城市建设发展新需求。城市口袋公园是微更新的重要形式,对提升城市微更新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1新时期城市微更新的时代意义
 
城市微更新在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应用,已经有20余年历史,各个城市根据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微更新模式。城市口袋公园具有面积小、功能多样、空间布局丰富等特点,在推动城市微更新方面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1]。加强以城市口袋公园为载体的城市微更新,能更好地提升城市空间利用水平,利用较小的投入实现城市建设场景,尤其是老旧城区的改造优化,能够更好地革新城市建设面貌。城市微更新的多元建设,在不破坏城市现有机理格局前提下,可以更好地满足周边社会公众生活需求,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增强居民生活幸福感[2]。实施城市微更新项目,能在细节层面呈现城市文化特色,彰显时代发展特征,推动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发展吸引力和容纳力。
 
2微更新背景下的城市口袋公园设计分析
 
2.1临沂市兰山区口袋公园设计案例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是东夷文化的核心发祥地,已有3000多年建城史。近年来,临沂市以微更新理念为指引,加快推进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有效推动了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临沂市兰山区城市口袋公园项目整体具有如下特征
 
由表1可知,临沂市兰山区城市口袋公园项目整体具有如下特征:
 
(1)城市畸零空间的合理利用,规划面积1000~10000m2均有分布,遍布临沂市城区各个角落。
 
(2)景观设计和功能布局都从周边居民实际需求出发,便于各个年龄群体在园内活动。
 
(3)根据周边社区分布及文化特征,设置不同文化主题,彰显地方文化特色。
 
(4)根据功能布局,合理划分停车场,满足市民停车游玩需求。
 
2.2国内其他城市口袋公园设计案例
 
城市口袋公园在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中的融入,经历从尝试、探索到逐渐成型,再到不断创新的阶段,将先前被忽视的区域,转化为具有美观、休闲、娱乐、生态及社交等多种功能的公共空间。部分城市在口袋公园设计和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而具有参考意义的经验。
 
2.2.1许昌市“福源”等口袋公园设计。保留了原有的桂花、碧桃等植物,以特色植物空间配置为原则,增植樱花品种,搭配西府海棠、小叶女贞、红叶石楠等植物,丰富植物景观色彩,增加景观绿意和层次感,结合文化主题雕塑等设计内容,营造出富有人文特色的景观空间,达到增添城市活力、促进城市生态平衡的良好效果。
 
2.2.2北京市西城区口袋公园建设。通过重新设计规划,改变原有建设运行模式中存在的边界封闭、标识缺失、功能布局单一、流线组织简单等不足。从边界空间、入口空间、功能、流线4个方面、11个角度进行重新设计,切实以微更新理念为指引,充分发挥口袋公园的作用。
 
2.2.3郴州市口袋公园设计。以商业前坪广场、售楼部前广场、小区入口前广场、沿道路街面绿地、城中村内部空隙地等作为可利用空间,通过调查,征询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以整体统筹、专项赋形、多方参与等作为设计导向,以更加合理的设计方案推动口袋公园提质增效。2.2.4无锡惠山区口袋公园设计。将口袋公园划分为办公型、居住型和交通型,既能充分发挥口袋公园在休闲娱乐方面的功能,又能承载城市交通布局优化要求,为提升城市建设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2.3城市口袋公园设计遵循原则
 
以微更新理念为指引,参照相关城市口袋公园设计和建设经验,推动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优化。
 
2.3.1空间选取优化。设计应以空间可持续性、特色性、功能性为原则,选择合适的布局点,在合理利用国土空间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日常休闲需求较为突出的场地进行设计,凸显场地空间特征,提升空间利用效率[3]。
 
2.3.2景观营造优化。景观营造必须从周边社会公众观赏、娱乐、休闲、健身及科教等各方面需求出发,合理划分空间区域,丰富口袋公园功能,满足儿童、中青年及老年群体等多方面需求。
 
2.3.3特色植物设计优化。将植物设计作为整体设计的关键点,尽量尊重原有植物机理,尽量保留或减少大乔木在空间内的移动,从气候和文化特色出发,配置合适的植物类型。利用植物的多样化、合理化布局,在口袋公园特定部位保持良好的空间通透性,从整体上区分不同的功能空间。
 
2.3.4体现多元服务功能。从现代城市居民多元休闲需求出发,考虑主要受众群体特征,优化功能布局,实现多种功能的有机整合,充分体现城市口袋公园在城市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3微更新背景下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优化路径
 
3.1整合碎片空间
 
城市口袋公园设计本质是优化利用城市碎片空间、畸零空间,这些空间分布于街头、道路两侧、城中村、社区边缘、大型建筑周边等,形状各异。传统粗放式城市发展理念导向下,这些空间通常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和监管,存在显著的脏乱差特征,甚至被违规利用,对城市形象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受土地性质、归属主体、经济利益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空间开发利用难度较大。以微更新理念为指引,将这些碎片空间改造成城市口袋公园,需要在设计初期进行全局性梳理,从整体出发,实现口袋公园的内嵌,在规划范围内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
 
在整体规划中,需要恰当选址、合理确定面积,为设计活动开展提供框架指引。在具体项目设计过程中,应通过功能重组优化,实现相邻节点的功能互补,使各个节点的服务半径实现最大限度的覆盖,由点至线,形成有机串联,更好地释放城市活力。以临沂市兰山区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为例,规划银雀山、兰山、义堂3条主线,并在设计主题上进行区分,优化各自景观特征和功能,形成相互之间的有机互补,为具体项目设计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引。
 
 
3.2功能重组优化
 
功能重组优化是口袋公园设计的核心部分,设计前要深入调研周边公众群体,了解活动时间分布、活动形式分布等特征,综合考虑各个年龄群体需求,统筹细分现有场地,通过合理布局优化,增强空间实用性,有效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在活动空间设计中,可采用“见缝插针”方式,补充运动空间,合理布设小型体育运动设施。多设计一些低强度、适用人群广、噪声小的健身设施,实现空间和设施的高效利用。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服务人群,也应针对性做好功能优化[4]。

基于微更新背景的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优化
 
例如,幼儿和青少年群体是公共活动空间微更新中最为特殊的对象,可设置小沙坑、小滑梯等功能区,并利用植物景观与其他区域适当隔离,在满足儿童多元化游乐需求的基础上,减少其他群体的干扰。针对老年群体,则应考虑使用时间长、聊天和健身为主的特征,合理设计场地面积,优化分区配比。针对中青年群体,则应考虑白天活动时间较短,以夜间带娃和跑步等休闲形式为主特征,适当设计健身步道、滨水步道等区域,实现有限空间的合理利用。以临沂市义堂·埠北头游园为例,场地整体上呈长方形,将篮球场、健身区等设置在一侧,并布置树池等便于休息的区域;将游乐区、休憩座椅等布置在另一侧,便于儿童和家长游乐需求。利用500m的绿道串联各个区域,满足多类人群的休闲娱乐需求(图1)。
 
3.3融合特色文化
 
传承发扬区域传统文化,增强城市居民共同情感回忆,记录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革,是城市公园应当具备的重要功能,也是设计时应关注的重点内容。设计城市口袋公园时,应注重与周边环境整体协调,不能为片面追求个性和差异使用过于迥异的风格,避免造成城市景观割裂。在要素设计上,充分提炼区域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元素,并应用于口袋公园小品、景墙、铺装等设计中,实现优秀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丰富口袋公园的教育功能[5]。在设施选材方面,尽量选择贴近周边居民生活的材料。在植物选择上,以乡土树种为主,尽量保留现状中原有树木,通过合理搭配乔灌草,彰显地方景观特色。

基于微更新背景的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优化
 
以临沂市银雀山·兵工园口袋公园项目为例(图2),以兵工文化为主题,整体呈“五角星”形式布局,鉴于周边居民较多,采用开敞空间为主,局部半开敞的空间设置形式,设计与兵工文化相关的精神堡垒、景墙,并通过摆放历史物件、老照片等形式,宣传“三线建设”的历史文化。在种植设计上,主要选择当地品种国槐、银杏、榉树等大乔木,搭配海棠、紫薇、晚樱等开花小乔木,林荫树下设置花坛式坐凳,提供市民林下休憩空间。既能解决周边社区活动场地不足、休闲娱乐场所缺失的问题,又能有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3.4完善生态功能
 
城市口袋公园建设面积通常在10000m2以下,虽然布局较为灵活,但受场地面积限制,所能承载的生态功能较为有限。因此在设计中,应从合适视角出发进行优化设计,发挥生态功能。例如,尽量增加绿化面积,改善老城区内绿化景观较为单一的问题,并通过持续性建设,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形成网状分布,有效改善区域生态平衡[6]。在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在绿地中增加雨水吸纳设施,有效缓解城市排涝压力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调节城市小气候,更好地维持生态平衡。

基于微更新背景的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优化
 
在部分空间设计中,完善小动物栖息环境,增设儿童科普标识,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形成复合式的生态系统,还能完善文化教育功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以临沂市兰山区红埠寺游园口袋公园为例,建设面积为3460m2,以中心集散小广场为核心,周边依次布置儿童游乐区、篮球场、林荫棋艺区、林下休息区、林下健身区等空间。通过在以上各功能区增加相应的园林设施,以“林荫+”形式,打造多样化林下活动空间,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可进行文化娱乐、活动健身的绿色空间,也能为鸟类动物提供有效的生存空间(图3)。
 
4结语
 
基于微更新理念开展城市口袋公园设计,应从城市发展动态变化特征出发,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群体休闲娱乐需求,切实推动功能重组、深度融入特色文化、完善生态功能,真正体现口袋公园对促进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更多>同类园林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