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3个特殊性

   2022-02-01 0
核心提示: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但自然条件恶劣,干旱、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近年来,气候逐渐变暖,蒸发量加剧,降水减少趋势更加显著,致使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更为敏感和脆弱,
摘要: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但自然条件恶劣,干旱、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近年来,气候逐渐变暖,蒸发量加剧,降水减少趋势更加显著,致使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更为敏感和脆弱,具有可恢复性低和不稳定性高,因而其高原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极其难以恢复。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特殊性,给西宁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和制约作用。通过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特殊性的深入研究,更加全面地认知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准确掌握高原环境的特殊性,有利于对西宁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进行有意识的、理性的规划和建设,进而推动西宁市社会经济的全面持续发展。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特殊性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特殊性,表现为生态环境极具破坏性、恢复的困难性和影响的广泛性等3个方面”。高原生态环境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约束性较强,主要表现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3个特性对园林绿化发展的不同影响方面。
 
1极具破坏性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形成需要历经漫长的时期,环境条件极为恶劣,寒冷、氧气不足、十旱缺水,因而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非常差,恢复能力比较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导致生态平衡被打破,进而使青藏高原生态出现严重恶化和退化,形成逆向演替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这种生态环境形成于青藏高原隆起上升的过程中,无法人为地使这一过程再现。相比于海拔较低的区域,在这种生态环境条件下,生物生存压力很大,这在生命极限区体现更为明显。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3个特殊性
 
正是由于高原生态环境高脆弱性,更容易遭到破坏,所以受到自然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时,导致其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无法长期保持稳定多样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加速草地退化。严峻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为因素造成高原地区出现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大量流失、土地沙漠化、绿地裸露面积增加等不良后果。二是水资源极度缺乏。实际上,就连被称为“中华水库”的青藏高原地区都时常缺水,甚至这一形势极有可能继续恶化。

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象导致水量减少,园林绿化植物干旱缺水,成活率低,园林绿地生态系统恶化。三是环境污染加剧。尽管青藏高原的工业规模以及人口基数小,但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却不可小觑。由于受地理生态环境以及技术和资金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大量的工业“三废”无法得到有效的回收和利用,对园林绿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产生了较大影响。
 
2恢复的困难性
 
青藏高原生态特殊性易使生态失衡,生态危机程度加重,导致经济建设和生态恢复的成本加大,地区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受到影响。一般认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往往会破坏生态环境,给环境造成压力,即经济对环境的压力,尤其是在高原生态环境基础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相对更大,不但无法实现发展经济的愿望,而且还使环境遭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目前,高原生态环境破坏后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恢复成本昂贵。由于高原生态环境形成时间长,一旦遭到破坏,恢复的时间成本就相对较大,恢复过程中需要投入的资金也就越多。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3个特殊性

因此,若是过度开发生态环境,就会打乱生态平衡,容易陷入经济建设和生态恢复的两难抉择中。二是难以恢复。从当前现状来看,尽管高原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逐渐开始恢复,但总的生态环境还在持续恶化,甚至有些生态已经无法恢复。
 
3影响的广泛性
 
一般情况下,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影响本地区,而且对区域外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青藏高原来说,与一般区域的不同在于这种影响具有一个极强的放大作用。一是高原的屏障作用。可充当巨型的热、冷源,从而作用于大气环流,特别是对纬度相同区域的含水量、气温的改变起着巨大的作用。二是作为亚洲地区多数江河湖泊的发源地。河流经过青藏高原的外围地带时受到高度差的影响,从而具有显著的侵蚀性,地貌遭到破坏,生态环境也容易被毁坏,造成水土大量流失、植被覆盖率骤降等不良后果,从而使生态环境的质量下降。

由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普遍作用可概述为: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变会引发一系列的反应,有着典型的“蝴蝶效应”特点。换而言之,也就是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变引起的反应范围不仅限于当地,有着更广的作用范围。应该注意的是,仅仅只从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广泛性来说,任何区域的生态环境都具有特殊性,不过高原生态环境影响的广泛性则表现得更为显著,更具有代表性。
 
 
更多>同类园林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