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存在问题及分析
存在主要问题
2021年1-4月,根据行业标准《园林绿化养护标准》、地方标准《贵州省城镇园林绿地管护规范》中的管护质量标准要求,共梳理贵阳市道路绿化管护存在问题2024个,最突出问题是植物长势类,共1239个,占比61.2%;其中地被、草坪、花卉和观赏草类管护问题最多,为668个,其次是乔灌木及攀援木本类,为421个;绿地容貌类问题640个,占比31.6%,其中绿地卫生保洁类问题最多,为525类;园林附属设施破损问题116个,占比5.73%;其他类问题(安全文明施工、资料档案)问题19个,占比0.93%。
问题分析
1 植物养护规范化程度差


园林植物长势不良是道路绿化管护问题最集中的部分,原因是管护工人现场作业技术措施上常不科学、不规范,导致植物生长受限、景观受损(见图 2)。最突出原因是植物修剪整形问题,共 337 个,占比 27%;如宝山路等道路行道树法桐属于生长年限超过 30 年的老化苗木,老枝、枯枝、险枝多,修剪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其次是有害生物防治不到位,为 208 个,占比 23%;双龙区的植物灰霉病长期不能根治;南明区沙冲路女贞白蜡蚧年年暴发;花冠路美国红枫星 天 牛 为 害 严重,除草除杂、补植换植、浇灌水、施肥、树木支撑等技术措施出现问题也是重要原因;安全防护、排水、中耕松土等技术措施出现问题较少。
其次是有害生物防治不到位,为 208 个,占比 23%;双龙区的植物灰霉病长期不能根治;南明区沙冲路女贞白蜡蚧年年暴发;花冠路美国红枫星 天 牛 为 害 严重,除草除杂、补植换植、浇灌水、施肥、树木支撑等技术措施出现问题也是重要原因;安全防护、排水、中耕松土等技术措施出现问题较少。
2 先天建设基础差,后期管护投入不足
城市道路绿地是道路附属绿地,部分绿地从建设之初就先天不足,首要问题就是土壤基质存在肥力瘠薄、垃圾废料混杂等问题。“三分种,七分养”,养护公司在后期管护中没有加强土壤改良等工作,没有给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生境条件[5]。
3 存在技术瓶颈,难以独力解决。
在道路绿化管护中,各区反映了一些确实难以独力解决的技术难题,
一是立交桥下和大树树荫下等光照不足道路绿地的景观问题,如花果园立交桥、艺校立交下的八角金盘大面积死亡、积尘,难以解决;宝山南路法桐下的草坪大面积死亡;
二是冬季绿化景观差的问题,冬季花卉选用品种范围狭窄,局限于金鱼草、角堇等个别品种,新品种少,
三是冬季绿化带积尘严重的问题,很多植物如檵木、女贞的叶片有绒毛,易吸附灰尘,造成冬季中分带等绿化景观上积尘难以清除,甚至需要人工刷除;
四是园林绿化垃圾太多,属于有机质垃圾,很多修剪伐除的干枝杂乱无章,难以处理。
在道路绿化管护中,各区反映了一些确实难以独力解决的技术难题,
一是立交桥下和大树树荫下等光照不足道路绿地的景观问题,如花果园立交桥、艺校立交下的八角金盘大面积死亡、积尘,难以解决;宝山南路法桐下的草坪大面积死亡;
二是冬季绿化景观差的问题,冬季花卉选用品种范围狭窄,局限于金鱼草、角堇等个别品种,新品种少,
三是冬季绿化带积尘严重的问题,很多植物如檵木、女贞的叶片有绒毛,易吸附灰尘,造成冬季中分带等绿化景观上积尘难以清除,甚至需要人工刷除;
四是园林绿化垃圾太多,属于有机质垃圾,很多修剪伐除的干枝杂乱无章,难以处理。

4 管理滞后,景观要求降低
一是管理单位管理机构设置大多不独立,工作受制,资金预算和拨付存在困难;养护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少。截至 2021年 5 月,全市 1484 万 m2道路绿地配置管护工人仅1100 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不到 100 人。
二是新建道路管护存在盲区,如双龙区、清镇市“建管分离”严重。
三是管理责任感不够,缺株、死株、断行苗木补植不及时,新种、补种苗木管护强度不够,对道路生态墙、重要节点绿地、人流聚集路段绿地管护不尽如人意。
四是管护出现了“一成不变”甚至“坐吃山空”的情况,极大降低了景观要求;如在重要道路缩减花量和植物种类,过于节约成本,造成景观效益不断下降。五是背街小巷绿化管护基本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