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与建议
此次调查共调查到重庆师范大学校园植物306种,结果表明重师校园内植物数量充足,种类多样,是学校一贯坚持的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在校园环境上的体现。但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学校在建设与开发利用校园植物资源上的不足,结合调查结果,针对校园植物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提出以下建议。
①采取措施保障校园植物多样性。校园植物多样性受到的最大威胁就是生境的变化。一方面,校园本身是受人为扰动较大的环境类型;另一方面,校园内多种植物生境单一,分布极为狭窄,若其生存环境受到人为干扰,该种植物即可能从校园内消失。应尽量避免校内不必要的灌草清理,在春季适当减少除草频次,为植物的繁殖提供有利条件。


②加强校园垂直绿化。对校园植物初步调研后发现,重庆师范大学校园绿化植物总量丰富,但分配较不均衡,主要绿化方式为平面绿化,垂直绿化相对欠缺。调查显示,重庆师范大学校内人工栽培的垂直绿化植物仅有地锦与尼泊尔常春藤2种,且绿化面积小,不足以达到绿化效果,而野生藤本植物,如三裂叶野葛(Puerariaphaseoloides)、常春油麻藤(Mucunasemper-virens)等,虽然覆盖面积广,但多分布于人迹罕至的山坡上,对校园垂直绿化贡献较小。综上,校园绿化在垂直绿化方面有广阔的提升空间,建议增加垂直绿化资源配置,扩大地锦、尼泊尔常春藤等攀援植物在校园内的栽培面积,引入厚萼凌霄(Campsisradicans)、紫藤(Wisteriasinensis)等攀援植物,以提升校园环境质量。
③校园植物种类繁多,为植物学的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在植物学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采集校内植物,利用实物教学法开展教学,以解决植物学课程知识点抽象且不易理解等问题,提高学生知识吸收率。同时,在开展植物学实验时,教师应该结合校园植物物候,合理安排户外教学的时间,以便学生能够观察到更多植物的花、果结构。
④除了植物学专业课的教学,利用校园植物资源也可提升学校师生的自然科学素养,促进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开展跨学科的交叉创新研究活动。建议学校重视基于校园植物多样性的科学传播工作,鼓励学生编撰校园植物图鉴,制作校园植物信息网站,开展以校园植物多样性为基础的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