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生活在南京城市与景园间

日期:2022-03-07 09:50:53     作者:陈薇    浏览:1    
核心提示:摘要:以古代南京、苏州和无锡及其周边主要景园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发展与景园生长的关系。以生活在别处生活在圣俗生活在彼此概
 摘要:以古代南京、苏州和无锡及其周边主要景园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发展与景园生长的关系。以“生活在别处”“生活在圣俗”“生活在彼此”概括了江南城市于古代不同重要发展阶段在“人-地-景-城”上的认知、建设及其文化贡献;并以“生活在古今”阐述了古人形成的智慧对于当下建设和未来发展的意义——可能包括理念借鉴、契机应对和综合的科学应用。
 
城市相对来说是人口和建筑密度较高的场所,而景园主要指城市之外的近郊风景园林。两者之间的距离,在中国古代一般当天可以往返,在现代估计也就1小时以内车程。这种特殊的城市与景园架构及形成的人群流动现象,亦古亦今,相当普遍。在古代江南①[1],有山水环境的许多城市也多有景园相伴,并形成特殊的城市关联活动好去处,从而成就丰富的文化。

诸如南京有“春牛首,秋栖霞,夏钟阜,冬石头”之说,这些四季后缀的名称都是南京附近的山脉或景园;再如苏州虎丘,便有“春之花会”和“秋之庙会”活动,从而带来与苏州城市之间的频繁交流;又如对于无锡来说,锡惠山既有持续的香火,又有人间的佳泉,可谓人生的悲伤和欢喜都在这里。故而,穿梭于城市与景园之间,是古人的常态,也是当下城市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因为生活多半如此——在功能和精神的需求中取得平衡。

本文选择古代南京、苏州、无锡及其相关景园作为探讨对象,无意于陈述城市具体发展和辨析景园具体景点,主要在时间梯度上回望江南古代城市与景园的发展之间有何规律,以及不同规模城市(都城南京、府城苏州、县城无锡)和景园之间存在如何结构关系及发展模式,从而能够在时空中了解和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节奏和交叉频率。如此,对于今天及其未来的城市与景园发展做到胸有成竹和略有洞见。
 
1生活在别处
 
景园和城市的最大差别,一在自然为胜,一在人工为主,尤其在城市发展初始阶段,表现尤甚。后来的景园,曾经往往只是在特别僻静处,只有独有眼光的人才会向往和选择。那么当时的这块僻静地对何人有何用,以及特征是什么?
 
1.1山地为主,形态稳定
 
如南京栖霞山(古棲霞山)一名摄山,峰峦叠嶂,“高一百三十二丈,周回四十里”[2]3,山体主要由石灰岩、砂岩等组成,北麓由带状花岗岩分布,这种山体形态自古至今没有太大变动,其规模也足以为后来的发展形成支撑。钟阜山即钟山、紫金山,“山高一百五十八丈,周回六十里”[2]2,山势整体呈弧形,中部向北凸出,东段向东南方向延伸,西段走向西,隆起为富贵山、覆舟山(今九华山)和鸡笼山(今鸡鸣山),蜿蜒逶迤,形似巨龙,故称“钟山龙蟠”。

临长江为石头山(清凉山),系长江冲刷自然山岩形成,呈红色砂砾岩而凹凸不平,其位西的形胜和东侧钟山一起,构成诸葛亮称谓的“虎踞龙盘”之势。而牛首山脉,由牛首山、祖堂山、将军山、东天幕岭、西天幕岭、隐龙山等诸多大小山组成,其中牛首山因东西双峰对峙形似牛角而得名,属沿江低山丘陵的一部分,山体多为三迭系黄马青组砂岩。

生活在南京城市与景园间

这些山体山脉不仅形态稳定,更重要的是其构成的空间和条件为金陵②[3](南京)的长期发展建立了平台(图1)[4]。自冶城、越城、孙吴石头城到六朝建康,由南唐金陵到明朝南京和民国首都,均在四周环绕的山水环境中建城立都。
 
苏州虎丘山又名海涌山,山体为侏罗系火山岩浆构成的流纹岩,虎丘远古时曾是海湾中的一座随着海潮时隐时现的小岛,历经沧海桑田终从海中涌出,成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人们便称它为海涌山。“高一百三十尺,周二百十丈”[5]1,地质也相当稳定,“剑池”便是这种特殊山石形成的景观——“两崖倚天开,苍渊深莫测”③[6]1。自传说阖闾试剑到如今仍为奇观,可见岩石之坚固,而苏州建城伊始也是在春秋战国之吴国时期,可以互为呼应。
 
无锡惠山一名历山、慧山,坐落于江苏无锡西郊,属于浙江天目山由东向西绵延的支脉,“周四十里,高百余丈”④[7]8;锡山“山在惠山东偏,广三里,高仅数百武”⑤[7]1。锡惠山是无锡近郊的重要山体,两者连为一体却各有山峰。如果说,惠山的山泉给无锡带来无限的赐予,那么锡山因为“无锡锡山山无锡”⑥[7]1,则给无锡带来了长久的安宁。

无锡也得县名于汉代,后虽有废制而西晋复县后,经长期发展为富饶的无锡县(图2)[8]。这几座山均和整个江南的丘陵地带及地质状态融为一体,山体坚固,形态稳定,且多有充沛泉水,并和水源联系,是大自然的馈赠。
 
1.2择地埋葬,选址营墅
 
堑为屏障图谋天下,于石头山筑金陵邑。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权(182—252)迁至秣陵(今南京),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名石头城,自此及六朝都城建康的持续发展,是南京历史上第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城址主要位于钟阜余脉之覆舟山和鸡笼山南侧,北倚玄武湖。

当时风尚自然,近郊山地也有别墅或宅园建设,如东晋谢安(320—385)于土山、王导(276—339)于钟山,梁代沈约(441—513)于钟山均有私宅建设,而孙权安葬也是在钟山。棲霞山距城略远,有南朝平原人明僧绍(?—483)于棲霞山修建宅院。
 
无独有偶,苏州虎丘也是重要埋葬地和别墅地。据《越绝书》记载,吴王阖闾(公元前537—前496)葬于此,葬后3日“白虎蹲踞其上故名”[5]1。至东晋,有王珣(349—400)“其宅在白华里,别墅在虎丘,与弟珉夹石涧东西以居”[9]1。
 
无锡锡惠山亦然。锡山有吴泰伯遗祠,另惠山南朝刘宋年间司徒右长史湛挺(南朝宋人)建有“历山草堂”。
 
可以见得,山地形胜佳绝处,是早期帝王建都及部分士大夫和高等阶层择地埋葬和选址建造别墅的共同取向。

生活在南京城市与景园间
 
1.3“人-地”关系
 
对于处于江南的南京、苏州、无锡而言,建城历史均相当久远,春秋战国前后为重要起始,但城市和景园的主要发生阶段在六朝时期,这也是建立“人-地”关系认知的重要阶段。

如郭璞(276—324)擅长奇异方术,还精通风水之学,著有《葬经》,不仅对风水及其重要性作了论述,还介绍了相地的具体方法,可见其时人对于“地”的认识进入了新阶段,郭璞也被奉为中国风水之宗,他也是游仙诗的开创者,代表着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的认知已进入理性和感知、利用和崇尚并存的深入阶段。不过,相对于城市,自然之地被人们纳用还只局限于少数人,笔者称之为“生活在别处”——既区别于城市空间的他处,也蕴含着仅上等阶层对另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更多>园林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694 second(s), 516 queries, Memory 3.2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