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城市空间视野下北京通惠河水系历史社会连通性研究

日期:2022-03-07 14:59:42     作者:张诗阳    浏览:4    
核心提示:摘要:文化线路等概念的发展和当前城市规划的相关要求均强调对运河遗产及其所处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认知。以基于河流空间特征的社
摘要:文化线路等概念的发展和当前城市规划的相关要求均强调对运河遗产及其所处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认知。以基于河流空间特征的社会连通性概念为研究框架,通过历史考据、空间图解等方法,解析通惠河纵向、横向及河道断面3个维度与元明清北京城市空间的多维度关联,聚焦运河对不同城市环境的连通方式及具体影响,揭示城市空间视野下运河社会连通关系的主要特征,以期为运河遗产及其城市环境的关联构建、整体认知和相关规划提供依据。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北京中心城区水文化遗产当代演变特征及空间规划对策研究”(编号19SRC012)资助
 
随着文化遗产相关理念与内涵的不断发展,文化线路、线性文化遗产等注重整体性、体系性的概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运河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中。《文化线路宪章》(CharteronCulturalRoutes)强调应关注文化线路视野下文化遗产环境背景和相关区域的整体价值,认为文化线路必须归入一个动态的系统[1]。国内大运河遗产研究也由单个遗产向遗产群的方向发展,强调运河遗产的整体性、体系性和动态性特征,重点关注运河遗产与其所处环境的关联构建和整体认知[2-6]。

城市空间视野下北京通惠河水系历史社会连通性研究
 
中国大运河与其流经的每一座城市的空间与社会环境都产生了多维度的关联。《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第一阶段编制要求》就明确指出,“市级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应与所在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等相衔接和整合,以构成所在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7]”。而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大运河北京段不仅将作为完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3条文化带之一,同时也是城市蓝绿网络和公共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8]。
 
研究试图以元明清时期的通惠河水系为例,通过社会连通性框架去剖析运河要素、相关场所与城市内外环境之间的多维度关联,揭示城市空间视角下运河的社会连通特征,为运河及其环境关联构建、整体认知及当代运河遗产相关规划提供依据。
 
1社会连通性:基于空间特性的河流研究框架
 
在地理学、水文学及生态学等领域,连通性(connectivity)指以水为介质,物质、能量及生物在水文循环内部或之间的转移[9-11]。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河流的社会连通性(socialconnectivity)概念,指人、物资、思想及文化沿着或跨越河流进行交流与移动,其连通作用发生在纵向(longitudinal)、横向(lateral)及河道断面①(vertical)3个维度(图1),能够作为理解城市空间、社会与河流互动关系的框架,也可以用来改善城市与河流间的关系[12]。
 
基于城市运河的空间特征,纵向维度的研究关注运河流经的环境类型、连通的空间载体及其影响;横向维度的研究关注不同空间区位的具体作用方式及对环境的各类影响;河道断面维度则关注其空间断面的具体特征及其上的社会活动类型。
 
2元明清时期通惠河概况
 
通惠河兴修自1291年始,由都水监郭守敬主持,通过整合前代瓮山泊至高梁河水道、海子(积水潭)、闸河等水系,自白浮泉引水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总长一百六十四里一百四步”[13]。元代通惠河水系分为白浮瓮山河、瓮山泊至海子2个引水段,海子至张家湾的漕运段,实际修建水闸11处24座[14]。

城市空间视野下北京通惠河水系历史社会连通性研究
 
明清时期通惠河水系主要变迁体现在水源、漕运段、水闸3个方面。

1)水源方面,元末明初白浮瓮山河断流,而后瓮山泊水源主要依靠玉泉山汇水及地下水,清代又自香山、西山等处开槽引水[15]85-86。

2)漕运段方面,明朝皇城建设将元萧墙以外的南北向河道包入皇城,积水潭失去漕运码头功能,东便门外的大通桥成为通惠河漕运西端点,通惠河与白河的交接处在明嘉靖后由张家湾转变为通州城东。

3)水闸方面,由于城墙的变化和城内海子规模的缩减,海子、文明门外等区域的多处水闸在明清时已废,而东便门外则新建大通桥闸。此外为提升水运效率,至明中叶东便门至通州段的主要水闸已精简为庆丰闸(原籍东上闸)、平津上闸、平津下闸、普济闸(原杨尹下闸)、通流闸5座。通州以南各闸则在明代中后期随河道一起逐渐被废弃。
 
更多>园林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796 second(s), 604 queries, Memory 3.8 M